《八零娇俏农场主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39(1/2)
“陈小五,准备利是了。”陈金成舞动着旧狮子头,因为没有专业的培训,不过是随意的舞动几下,当然不会有村里专业的舞狮队那样有看头。
所以什么跳高凳,摘菜等等,统统没有,就是陈金成顶着一个狮子头站在地上跳动、舞动几下,然后说几句吉利的话,讨个好意头。
如果是村里的舞狮队上门,大家一般都会把利是还有一把葱绑在竹竿上,逗着舞狮队的人想尽办法来摘取。
但,少年舞狮队肯定没有那个本事。
阿公拿了一个红包出来,直接递给他们。
拿到红包后,一行小少年继续下一家。
陈白羽坐在床上,把今天收到的利是封统统拿出来,一个个的数。
“一共六十八个。”
陈白羽高高兴兴的把利是封拆开,把钱掏出来,分面值归类。
多数是一分,两分,然后就是一角,最大的一个是米公给的,一元。
“有财和有权拿你钱了?”阿祖突然问道。
阿祖虽然不知道陈白羽的行李箱有多少钱,但绝对不少于五元。
“拿就拿吧。反正没有多少。”陈白羽不在意,不想说出来让阿婆为难。如果阿婆知道两位表哥偷拿了她的钱,肯定会帮着要回来,然后阿婆和大姑势必要争吵一番。
这样的日子,陈白羽不希望家里吵吵闹闹,也不希望阿婆难过。
阿祖笑了笑,“你大姑自以为聪明。”其实就是蠢。
“小五,找男人一定要擦亮眼睛了。和聪明的人在一起,越来越聪明。和蠢货在一起久了,也会变蠢的。”
大姑以前虽然看着心高气傲了些,但人也还算聪明。
自从结婚后,就一天比一天懒,一天比一天蠢。
“我知道。等我找到男朋友了,第一个带回来给阿祖看。”陈白羽笑嘻嘻的看着阿祖,眉眼弯弯,“阿祖还要帮我带孩子呢。”
陈白羽把钱数了两遍,然后收在行李箱里。
“阿祖,等我考到京都去了,就带你去看长城,看升国旗。”陈白羽希望阿祖能健健康康的,最好就是能一直一直的陪着她。
一年年,陈白羽最担心的就是阿祖的健康。
她怕。
怕阿祖会离开她。
陈白羽的头靠在阿祖身上,“阿祖,你一定要答应我,帮我带孩子。”
“好。”阿祖笑着摸摸陈白羽的脑袋,然后又问起丽花堂姐的事情。
“你姐夫回去了?”阿祖叹口气,“委屈阿春了。”
“堂姐夫说要离婚。不过,我看丽花堂姐应该不会答应。”
在丽花堂姐找到更有钱的男人之前,丽花堂姐是不会同意离婚的。因为离婚后,她就要花自己赚的钱,哪有花男人赚的钱来得爽?
“她就是看不明白。”阿祖轻轻的捏着陈白羽的小手,“过日子是要两个人努力的。作为女人可以不为家庭付出,但不能拖后腿。”
“叫丽花过来。”阿祖拍拍陈白羽的手背。
陈白羽帮阿祖把丽花堂姐叫过来,也不知道阿祖和丽花堂姐说了什么,丽花堂姐立刻就让堂伯娘准备东西回婆家去了。
姜还是老的辣。
大堂伯和堂伯娘口水都说干了,丽花堂姐就是一口咬定:不回家。坚决要住在娘家。
但阿祖不过是寥寥几句话,就然让丽花堂姐心甘情愿的回家去了。
陈白羽知道,平静不过是暂时的。
以丽花堂姐的性格,肯定不会消停。
过年就是吃吃喝喝玩玩。
陈白羽跟着阿爸阿妈或者阿公阿婆走亲戚,收到一大叠的利是,虽然里面也不过是几分一角,但她高兴。
有空的时候,陈白羽会带着小胖子到村里的五保户孤寡老人家去,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然后让小胖子唱个歌,扭动一下肥胖的腰肢,逗老人笑。
不知不觉,就年初八了。
这一天,陈白羽正式认黄知然当干爸,一切都要按照爱新觉罗家的习俗和规矩进行。
从这一天起,黄知然就是陈白羽的干爸了。
黄妈妈眼冒泪光,“好。真好。”
希望有了小羽毛,知然能活得有血有肉,不要这样无欲无求像个木偶。每次看到黄知然无所欲的眼神,黄妈妈就心疼。
黄妈妈是真的心疼黄知然。
这个世上,她也只有黄知然一个亲人了。
“给。这是当年王妃给我的。”黄妈妈轻轻的抚摸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玉佩,即使陈白羽这样对翡翠玉石一窍不通的人也看得出这玉佩是好东西。
触手生暖。
“暖玉?”陈白羽还是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暖玉。
“嗯。当初我照顾知然阿玛的时候,老王妃赏的。”
想想当年,再看看现在,黄妈妈轻轻的叹出一口气。不知不觉,她已经一百多岁了,曾经的那些人都已经不在了。
“黄妈妈,这个太贵重了。我......”
“戴着。”黄妈妈不容陈白羽拒绝,“以后要好好孝顺你干爸。”
“好。”陈白羽摸着脖子上的玉佩,郑重其事,“我一定会好好孝顺干爸和黄妈妈你的。”
黄妈妈握着陈白羽的手,“知然这一辈子......太难。”
“黄妈妈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干爸的。”
认干亲。
黄妈妈家摆了宴席,热热闹闹。
“要我说,知然还年轻。就应该再娶个老婆,生个孩子的。”
不少人都觉得黄知然应该娶或者买一个老婆,生育儿女。毕竟,干亲不是亲。再说,陈白羽本来就是捡来的,以后可能还要认回亲生爸妈。
到时候,养父母,亲生父母,还有一个干爸只能往后排。
当初,黄知然刚到大唐农场的时候,虽然一身伤,也不能干重活,但一张脸就足够招蜂引蝶。不少人都想要招他当入赘女婿,或者给他介绍老婆。
可惜,全部被拒绝了。
这么多年下来,黄知然和黄妈妈相依为命。不管别人说什么,黄妈妈就是不愿意给黄知然买一个老婆。
至于黄知然,除了陈白羽和小胖子和谁都保持着距离。
如果说李白主动融入农场的生活,那黄知然就始终都是一个旁观者,把自己隔离在大唐农场之外。
好像除了黄妈妈外,再没有什么人或者事能引起他的情绪波动。
他就好像一只没有感情的木偶,旁观着这个时代的发展。
陈白羽不是黄知然,不能理解他的心理变化,更不能体会他的悲和伤。感同身受,很多时候只是一句空话。
没有经历过家破人亡是不能理解那种全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的悲痛和绝望。没有经历过山河碎,也不能理解看着时代变迁的喜和无奈,还有不甘。
即使‘清’有千万个不好,但也是他祖宗打下来的江山。这个时代很好,但也不能否认,它给他的身心带来的巨大伤害。
曾经,陈白羽也只剩下一个人。
眼睁睁的看着亲人一个个的离开,她无能为力。
她痛,她恨,最后只能选择同归于尽。
陈白羽想,她能明白上辈子黄知然最后选择自尽的原因。因为,她也做出过同样的选择。
第138章 百褶裙
陈白羽认了黄知然当干爸,日子和以前没有什么不一样,每天陪陪阿祖说说话,然后陪陪黄妈妈做做干果,学学刺绣。
不过,陈白羽在刺绣上的天赋很渣,差点没把自己的手指给戳烂。最后还是黄知然看不过去了,让黄妈妈不用教她。
现在是新时代,不像过去那样,女红是衡量一个女人是否贤惠的重要标准。
而黄妈妈有些难过,很多东西在慢慢流失,例如刺绣和中医。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时代在进步,衍生很多新生事物,必然就会抛弃一些东西。例如西医的发达,中医没落。
看着黄妈妈难过的脸,陈白羽咬牙,“我学。”
黄妈妈突然就笑了,“不学也没有什么。”当从逃难到现在,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拿起绣花针了。
多少年了,在生存面前,曾经用时费心学习的刺绣没有半点用。
“不学了。”黄妈妈决定教陈白羽一些医学常识。
对于医术,她会的也不会。
更多是针对孩子的一些小偏方。
都是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而学习的。有很多小偏方是王府花费钱财从民间买来的,而她因为是小王爷的奶娘而要求学习。
这些年,这些偏方帮助她救了不少的孩子。特别是在这个最艰难荒芜的时代,让很多孩子活了下来。
所以,多学些医术没有错。
陈白羽点头,如果不是黄妈妈的小偏方,她可能活不下来。
黄知然笑着说,幸好黄妈妈没有要求陈白羽学习她的接生手法。否则,陈白羽真的要哭得,因为她真的不能想象一个女人生孩子的样子。
平时除了跟黄妈妈学些一些小医术,就是跟着黄知然学下棋。
有时候,李白会和黄知然一起,教她下棋,教她如何布局。陈白羽和两个哥哥学得认真,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想要学习就要用心去领会和感悟。
下棋,四哥陈辉年最有天赋。
轻轻松松的就领跑在前面,但赢在最后的往往都不是他。
陈辉年狡猾,喜欢故布疑阵,而陈白羽喜欢出其不意,却有些急躁。至于大哥陈一元则和他的长相一样,踏踏实实,沉稳,走一步算三步。
所以,不管是有天赋的陈辉年还是有小聪明的陈白羽都不是陈一元的对手。一般情况下,最后稳操胜券的都是陈一元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人。
教,李白和黄知然也有不同的侧重。
李白更着重布局,黄知然更喜欢通过每一步来分析下棋的人的心态,从而抓住人的心态算计对方的下一步。
李白却有宏观的布局。从一开始就把人往陷阱里拉,不让人发现半点痕迹。到最后,被陷阱拖死了才发现,原来自己从一开始就入了对方的陷阱里去。
陈白羽很好奇,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从李白的布局手法,就能看出,这绝对是一个擅长陷阱猎杀的人,为什么会心甘情愿的窝在大唐农场?
前些年,下乡的知青几乎都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回城,但李白好像从来没有什么想法。他开开心心的跟着农场的人学种田,学种果,然后每天画画。
生活优哉游哉,过得好不惬意。
一开始,大家以为他是没有门路回城,多多少少有些同情。但他却一脸不在意,总表示要一直留在大唐农场。
他喜欢农场,山好,水好,人好。
但农场的人却觉得他是不能回城,故意安慰自己。
慢慢的,大家也相信李白是真的喜欢留在农场,当一名种田的农民。因为李白用大家学习赚钱技能的劲头来学习种田。
比他刚来农场的时候还要积极。
李白刚来农场的时候,和黄知然一样,眉目间带着忧郁。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李白豁然开朗,眉宇间的忧色没有了,取代的是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
用大家的话说就是,年轻了好几岁。
“布局一定要不动声色。”李白轻轻松松的就拆了陈辉年的局。陈辉年的陷阱看起来还很粗暴,很明显。
这样明晃晃的挖一个坑,并不叫陷阱,只能叫‘愿者上钩’。
陈辉年抿抿嘴,继续下陷阱。
“看着你们下棋真累。”陈白羽揉揉太阳穴,觉得脑子不够用。
好好下棋不好吗?
为什么要死这么多脑细胞?
所以吧。
还是小孩子的飞棋、象棋更好玩。
陈一元笑了笑,“阿婆不是让你陪她去探望外祖吗?”
“阿婆还在准备东西呢。”陈白羽吃一颗黄妈妈准备的酸梅,酸得皱起了鼻子。
在本地,外祖是阿婆的妈妈,阿爸的外婆。当然,外婆的妈妈,阿妈的外婆也被叫外祖。但他们去得更多的是阿婆的娘家。
今天,阿婆说要去看望外祖,问谁想去?哥哥姐姐已经长大了,都不热衷去探亲。再加上外祖家有些远,要走差不多三个小时,所以哥哥姐姐都不想去。
陈白羽只能自告奋勇的陪着阿婆走一趟。
当然,还有小胖子这个喜欢粘着陈白羽的小屁孩,也哭着闹着要去。不过,因为外祖家太远,小胖子太胖,所以只能无情的拒绝他的好意。
为此,小胖子扁着嘴盯着陈白羽好一会,才去找阿祖告状:姐姐欺负我。
外祖在莲花镇,骑单车要绕很远的一段路,可能还没有走路快。所以,阿婆带着陈白羽走路去。
阿婆提着菜篮子,里面装了一块猪肉,半边鸡,还有一包冰糖片,还有一包陈白羽准备的牛奶糖。
先从大唐农场到宝阳镇,然后渡过一条河,翻过三座山,然后还有一片田才能到莲花镇。
他们要渡过的这条河叫凌江,是从广西流入的。
水流不急,但河面挺大的。
有一条小小的木板桥,大概4a纸大的木板用铁钉连接起来,下面是一根根竖起的木桩固定。桥很高,走在上面的时候会有一种晃动的错觉。
特别是风吹来的时候,会觉得自己要被吹掉下河。
刚开始走的时候会害怕得哭起来,但走多了也就习惯了。因为这条桥就在宝阳镇的旁边,对面山的一些人家会在虚日的时候挑东西过来卖。
每次看到有人挑着担子从桥上走过,陈白羽都会双腿发软,然后佩服得不要不要的。
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陈白羽过这条桥从来都是用爬的。
这条桥,只容一个人通过。
陈白羽和阿婆站在这边的桥头等着对岸的人过来。
一个中年妇女挑着两个箩筐,箩筐里坐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紧紧的抓着箩筐的边缘,被摇摇晃晃的挑了过来。
然后是一个小男孩,认认真真的过桥。
对比一下年龄,陈白羽有些汗颜,她连几岁的小屁孩都不如。
“走。小五,我们过桥。”阿婆让陈白羽走在前面,“不要往下看就不怕了。”
陈白羽摇摇头,让阿婆先走,她爬的速度有些慢。
阿婆看了她一眼,然后走在前面。
陈白羽深呼吸一口气,看了一眼下面的流水,慢慢蹲下来,双手撑地,撅着屁股慢慢的爬上桥。
小心翼翼,总感觉桥有些晃。
陈白羽吞吞口水,告诉自己不要怕,不要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