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 > 八零娇俏农场主 > 《八零娇俏农场主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38

《八零娇俏农场主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38(1/2)

目录

最后,她在杂物房的角落里找到一把已经破旧不用的伞,她把满是灰尘的伞布扯下来,自己包扎伤口。

可能是因为包扎的布不干净,伤口化脓,很久都不能结疤,还带着一股恶臭。因为每天都要洗衣服,做饭,所以陈白羽每天都用伞布把伤口包扎得紧紧的。

越是包扎,伤口化脓越厉害。还是黄小平姐姐偷偷拿家里的双氧水给她洗伤口,还送给她一条小时候穿过的旧裙子包扎伤口,才慢慢的好了起来。

这些事,外婆知道吗?

肯定知道。

但是,为了家庭的和睦,外婆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后偷偷的在大舅母不知道的时候塞给她一颗糖或者一颗水煮蛋。

当然,即使外婆为了她和大舅母争吵,也吵不赢,最后受气的还是外婆。再说,陈白羽是捡来的,而大舅母是外婆亲儿子的老婆,亲孙子的妈。

不用问也知道谁轻、谁重?

上辈子,陈白羽并不喜欢外婆家。

相对于外婆家,陈白羽更愿意回自己家,虽然阿公常骂她,但不会把她当牛一样使,尽可能的压榨她的所有劳动力。

如果不是阿妈坚定要送陈白羽上学,相信大舅母早就逼着她辍学回家帮忙干活了。

大舅母是个狠心的人。

有一次,陈白羽下晚自修回来,已经是晚上九点。

发现大门被锁上,她进不去。

其实在农村,一般人很少会锁门的,平时外婆家的大门也不会锁。

但是,这一晚,大门被锁了。

陈白羽站在门口叫开门,没有人应。

因为大舅母的房间最靠近大门口,所以陈白羽站在门外一遍遍的叫着:大舅母,开门。

陈白羽知道大舅母听到了,但她就是不起来开门。可能是因为天气冷,也可能是因为想要教训她,不管什么原因,大舅母就是不愿意起来开门,任由陈白羽在门口喊。

那时候,天很冷了,陈白羽躲在大门口叫喊着。

因为外婆家在半山腰上,从山上传来各种各样的声音吓得陈白羽直哆嗦。陈白羽靠着门,不敢乱看,总觉得旁边的大树上有什么东西正在看着她。

陈白羽很害怕,浑身发冷,鸡皮疙瘩顿起。

她甚至看到外婆家门口的竹林里有蓝色的火焰,还有什么东西在一闪一闪。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陈白羽好像还听到有人在喃喃的叫她的名字,然后还有哭声。

陈白羽是知道有一种鸟的叫声像孩子哭,但那个时候的她什么都想不起来,就觉得有孩子在附近哭。

觉得脸在发麻,头越来越重。

陈白羽被吓得眼泪直流,紧紧的靠着门,然后声音颤抖的叫:大舅母,快开门。

“大舅母,开门。”陈白羽知道大舅母醒了,听到了。

但她就是不肯起来开门,任由陈白羽拍着门,叫着。

有那么一刻,陈白羽想起去世的阿祖,眼泪再也忍不住呜呜的哭了起来。她真的太想阿祖了。如果阿祖还在,绝对不会任由阿公把她扔出来,她也不用生活在外婆家。

阿祖最疼她,最爱她,最舍不得她害怕和委屈。

陈白羽心里难过,越哭越大声。

突然,竹林里有什么光射过来,听到有人问:谁?

“谁在哪里?”

光在乱晃。

陈白羽吓得再也不敢动,不敢哭,死死的咬着唇不让自己发出一点声音,蹲在门口卷缩起来把自己藏好。

因为陈白羽听出来了,这是外婆家邻居的一个二流子的声音。

这二流子平时最喜欢的就是偷鸡摸狗,还喜欢调戏别人家的小媳妇。这个时候,二流子应该是起来上粪坑,听到了陈白羽哭。

陈白羽一直记得阿祖的话,遇到坏人,一定要躲避得远远的。陈白羽也不会傻傻的想要找一个二流子帮忙。

到时候不是帮忙,而是自投罗网。

陈白羽不敢发出一点声音,好一会,听到二流子的臭骂声越来越远,才微微的松一口气。

陈白羽软到在地上,双手抱着脚,却再也不敢出声叫大舅母开门。

天很冷。

陈白羽的心也很冷。

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然后又被冷醒,然后又睡过去。

如此反复的睡睡醒醒。

就这样,陈白羽卷缩在大门口,足足一夜。

听到别人叫‘上学’的声音时,陈白羽浑身僵硬,双腿木马得直打飘感觉落不到实地。鼻子也塞塞的,说不出的难受。

但陈白羽只能胡乱的擦擦脸,又上学去了。

这一晚,一直藏在陈白羽心里,她谁都不告诉,却也一直不曾淡忘。

大舅母也好像从来没有把陈白羽锁在门口,大家都相安无事的相处着。

第137章 认干亲

一直到陈白羽一家要离开回家,大舅母的脸色都没有好起来。拉长着脸,对谁都没有好脸色,对谁都爱理不睬。

好像全世界都欠了她钱一样。

亲戚们也都不太在意,因为已经习惯。

以前家里穷的时候,大舅母最讨厌的就是亲戚上门,觉得别人都是来打秋风的。话里话外都是不欢迎。

看多了,谁都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

不过,大过年的就拉长着一张脸,看着就晦气。

大家也不想找不自在,所以谁都没有找大舅母说话。任由她一个人自己生闷气。

好笑的是,大舅居然也不管,正在和一群人说广州的工程,希望灯火村的小伙子跟着他出去打工,保证带着大家赚钱。

大舅是个很活络的人,但就是太活络了,给人一种很狡猾的感觉。但不能否认,这个需要胆子的时代,大舅这样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上辈子,大舅也是成功过的,成为灯火村最有钱最成功的人,第一个搬离灯火村,到县城买地皮起了一栋很漂亮的小楼。

但是,这并不长久,很快就因为接工程不谨慎而败落下来。最后因为欠了不少钱而到外面躲债,债主找不到大舅,就逼着外公外婆还钱。

让外公外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安生的日子过。

一朝风光翻脸不忍人,一旦落魄无人伸出援手。

陈白羽对大舅的感官很复杂。

她在县城读书的时候,因为身体不好,常生病,阿妈怕学校的饭菜太差没有营养,所以就和大舅商量,愿意给米给生活费,让陈白羽住在大舅家。

跟着大舅一家,能吃好些。

大舅答应得好好的。

阿公也从家里拉了一百多斤米过去。

一百多斤米,足够陈白羽吃一学期了。但是,陈白羽只在大舅家吃了两个星期,就被大舅母给赶了出来,逼着她回学校吃饭堂。

每次,中午放学回来吃饭的时候,大舅母就把门锁上,不管她在门口怎么叫就是不开门。随后干脆直接和陈白羽说,家里的开销太大,负担不起她的吃喝,让她回学校去。

陈白羽本来就不喜欢和大舅母住在一起。如果不是怕阿妈担心,从一开始她就不会答应,她太了解大舅母的为人了。

陈白羽毫不犹豫的回学校吃饭堂。

阿公听了也生气,不过因为亲戚关系也没有问大舅母要回一百斤米,而是又从农场给陈白羽送礼米过来学校。

阿妈知道后,直接哭了,觉得大舅母太过分。最后,因为陈白羽在学校晕倒,而直接找上大舅,骂了一顿,吵了一架。

“我不知道这件事。”

“呸。谁不知道谁?你们夫妻两,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都当别人是傻子不成?”阿妈既生气又难过。

生气的是大舅母太过分,难过的是大舅没有半点姐弟情。

如果不是大舅同意,默认,大舅母怎么敢直接把很白羽赶出去?

其实,陈白羽能理解的,因为她是捡来的,和大舅没有血亲关系,所以大舅对她并没有哥哥姐姐的感情。

平时给利是也是不同的,她和四哥的是一分,而大哥和两个姐姐则是一角。

却别对待。

上辈子,陈白羽不懂。

但这辈子的她看得很明白。

上辈子,大舅之所以很快就败落的原因之一,就是太过势利眼,利益至上。有利可图的时候就各种拍马屁,各种伏低做小。一旦没有利益,就立刻翻脸不认人。

欠钱了,能不管不顾的躲在外面,要一把年纪的外公外婆帮他还债也没有半点羞愧之心。还没脸没皮。

不过,在阿妈生病瘫痪在床的时候,大舅却跑来跑去的给阿妈找药找医生。

医生说,已经没有办法了。

但大舅却不愿意相信,甚至还揍了医生一顿,然后去打听各种各样的偏方,希望能治好阿妈的病。

可惜,阿妈最后还是去了。

大舅也没有参加阿妈的葬礼,因为他的新家刚进宅,怕不吉利。不管阿爸还有大哥怎么劝说,希望大舅来见阿妈最后一面,他就是不答应。

所以,对大舅,陈白羽的感官很复杂。

说他冷心冷血,是个坏人吧?

不是。

说他有情有义,是个好人吧?

也不是。

“呵呵。阿一来了?”大舅爽朗的和打招呼,然后拿出从广州带回来的饼干还有鸡仔饼。

大舅在有钱,事业有成的时候,是很大方豪爽的。

一盒盒的鸡仔饼拿出来,还给陈白羽塞了一把。

大舅母见了,直接冷哼一声,斜着眼睛白了陈白羽和四哥一眼。

陈辉年拉拉陈白羽的手,怕她难过。

陈白羽笑了笑,她已经不会再为这些事情难过了。

看来,大舅母是铁了心的要跟着大舅一起出去打工了。

这辈子,她不需要再在外婆家寄人篱下了。

大舅母在家还是出外,对她的影响都不大。

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后,陈白羽帮着小舅母收拾碗筷,外婆开始准备给大家回礼。

礼尚往来。

阿妈给外公外婆带了不少东西,外公外婆也给阿妈准备了很多的回礼。就好像阿婆说的,这些东西不过是过过手,照照面而已。

一般新年送礼,没有人会真的收。

不过是换一换,把你家的肉换成我家的。

外公外婆就收下了陈白羽送的礼物,其他东西又统统让阿妈带回家。鸡肉,猪肉,还有冰糖片等等,全部装在篮子里给阿妈带回家。

“妈,你留一截猪肉吧。”一点都不留下,她这个当女儿的也不好意思。

“不留。家里有。带回去给阿祖。”

在农场,过年送礼的时候一般会在篮子里加上一把新鲜的葱或者蒜。别人家收礼的时候,不管收多少,也总会回一把葱。

即使把礼全部收下的人家,也是绝对不会让人空着篮子回家的,不吉利。起码都会回一把葱。

葱,有聪明的意思。

是希望孩子聪明伶俐的意愿。

外婆把阿妈准备的葱拿出来,然后换上一把自家种的蒜。

“话如,你家小五是怎么教的?这么能干。”嫁到宝鸡镇的大姨用手臂撞了撞阿妈,“小五这么漂亮,又能干,以后还不知道要迷倒多少男人。”

“乱说什么。”阿妈生气了,陈小五还是个小屁孩,‘迷倒男人’这些话也是能说的?

大姨讪讪,她真不明白黄话如是不是蠢?

把捡来的孩子当宝。

如果说之前让陈辉年读书也就算了,陈辉年是个男孩子。但,陈小五一个女娃子居然也去市里读书,这得浪费多少钱?

大姨还想说什么,但阿妈却不想理会她,知道她不会说出什么好话来。

阿妈怕大姨说得难听,会让陈小五难过。所以,干脆让大姨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转身离开。

大姨撇撇嘴,和大舅母聊了起来。

“宝贝什么?不就是一个赔钱货。真是的,我不过是要提醒她,小心陈小五长大后跑回去找亲妈。她倒好,还给我脸色看。好心没好报。”

大姨撇撇嘴,一脸的鄙视。

“你懂什么。陈小五长得好,以后还不知道会找个多有钱的男人呢。以后还能少得了她的好?”大舅母看着陈白羽那张白嫩嫩的脸,说不出的妒忌。

附近这么多的村镇,就没有比陈小五更好看的女孩子。

皮肤白嫩,好像剥开壳的荔枝肉。

“也不知道话如怎么养的,把捡来的孩子养得比自己亲生的还要好。”

......

小舅母看了陈白羽一眼,“小五,不要管别人怎么说,多读书,读书好。”

“我知道。”陈白羽看向小舅母,眼里多了一份真诚。小舅母虽然也抠也是‘只入不出’但脾气还算好。

最重要的是,小舅舅和小舅母和爸妈的关系好,相处也好。

小舅母收拾了碗筷后,又去喂蚕。

陈白羽和小胖子跟着,看着大片大片密密麻麻的蚕宝宝在蠕动,陈白羽觉得头皮在发麻。

密集恐惧症。

小胖子却很高兴,手里抓着桑叶乱扔,“吃。快高长大。”

蚕房很臭,即使撒了石灰粉,也掩盖不住蚕屎还有桑叶渣混合在一起散发出来的臭味。其实,外婆家已经很勤快的清理了,但臭味是避免不了的。

养蚕需要很小心谨慎,否则,随时可能死一片。

不管是蚕房里的温度,还是卫生等都需要小心翼翼。在蚕宝宝上蚕箔之前,随时都有可能会血本无归。

一条蚕生病,可能会传染整个蚕房,所以养蚕需要时刻注意,发现发病或者死蚕立刻就清理出去。

不过,外婆所在的灯火村以养蚕为主,所以大家对养蚕都有不少经验和心德,除非是大规模的感染,否则一般情况下不会血本无归。

随着经济的发展,蚕丝越来越贵。

养蚕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再过几年很多外出打工的人都会回乡养蚕,然后发家致富。

从外婆家离开,外婆一人发一个利是,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有。不过,看起来,爸妈的利是封明显要厚很多。

外婆把陈白羽一家送出村口,让爸妈在外打工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太拼,身体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