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赚钱好难(1/2)
第13章赚钱好难
等到医院上班,拿着证明去找少妇签好字拿好药,沈红莲都没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沈世海听说去宣传部,很是糊涂,县城没一个熟人,也无半点官方关系,没必要到处乱窜耽误回家。
沈红莲正式吩咐,到那遇到人你尽量少说话。还有,别说你是我爸,就说是我姑父。
长能耐了,老子都不认了么。
沈红莲眼一白,不依我,以后就不给你酒喝。
行。小姑奶奶,不,小外甥女,还有啥吩咐,尽管提。
孺子可教也。
什么子?
我夸爸聪明呢。
到了宣传部大门前,里面是个很大的院子,几进青砖黛瓦房,古色古香的模样,分明是以前的大户人家改造的。
门口有一个背着步枪的兵在站岗,大门西边修了新屋,比较矮小,做传达室用的。
传达室连着的西边围墙上,装了个不到一丈长三尺高的橱窗,面向街道。橱窗玻璃门里,贴着两份报纸的正反面,一份本省日报,一份最高级别的官方日报。
沈红莲站到橱窗前仔细看,一边掏出纸笔,不时把纸按在玻璃上写几笔。
沈世海自觉避到一边,眼神乱转。看三丫这样子分明在等人,等谁呢?
半个多小时过去,一个人也没来,只有站岗的小伙子偶尔瞄沈红莲一眼。
沈世海不耐烦了,催促沈红莲回家。不做干部,哪来的票卷,算了,想吃我再去黄庄看看。
沈红莲摇头,粮食六畜已经由国家统一收购经销,黄庄恐怕也买不到了。
可以问你大伯买几只小公鸡给你打牙祭。
我说一定要吃肉肉了么?我是饭桶么?
那你来这干嘛?
来看看能不能赚到钱啊。
这可是文化人待的地儿,怎么赚钱?
就来赚文化人的钱啊。
沈世海觉得自己又快疯了。
文化人不赚文盲的钱就算了,这丫头还想赚文化人的钱,这梦做得多大了啊。
沈红莲看完了报纸,除了政治形势,各种喜报,各种伟大胜利,极少有别的。看来,这个时代纯文学性的玩意真少。
小说里说,本县城曾有一份杂志,可去年因稿件和资金等因素停刊了。
十几年前,还没解放,这个县是全国最富的,被称为第一县,县里有日报社,有外国语学校,现在,啥都没了。
新国家新社会,果然今非昔比。
作为一个擅长千字文的写手,不涉及政治,以点见面,管中窥豹,烂造励志鸡汤,胡扯人生道理,沈红莲很拿手。曾有一晚写五篇的记录,其中三篇还发了纸媒,拿了稿费。
这类题材沈红莲前世写了好几百篇,被那文友贬损到无以复加,认为鸡汤文是传销洗脑,害人害己,专门忽悠蠢货的。
现在,背上的小布包里就有几十篇,尽力用繁体字写在作文本上,足有七八本。
县里没纸媒,现在只能往省里报刊投稿。怎么投,邮寄?
得把报刊地址抄下来。
这很容易,主要是,以谁的名义投呢?
用自己的名义肯定不行。
当年也有个九岁女孩出书,可那是五十年后。
眼下遍地都是文盲,看一个八岁小女孩畅谈人生大道,不要这么搞笑好吧。
无疑,这个问题目前无法解决。
沈红莲让父亲一边待着去,不要打扰她钓鱼。
终于,有个穿中山装的中年人夹着牛皮纸袋一路走过来,上衣上口袋别着一支钢笔,沈红莲装没看见,按着纸抄报社地址。
中年人看看沈红莲,迟疑了一下,还是走到橱窗前面,看这个小女孩在写什么。
小丫头,你抄报社地址干嘛?要投稿么?
一个农村小女孩抄报刊地址,是挺好笑的。
沈红莲不是没有好看的衣服,因为想免费看病,就没穿出来。
事实上,也就在自己家里穿着孤芳自赏过,这个时代,乃至将来二十年,还是低调为好,低调才能保命。
看看总算有鱼上钩了,赶紧起钩。我有个姐姐想投稿,让我抄的。叔叔,县里有报刊么?可以投县里么?
县里的刊物去年停办了。
为啥不办了呀?
上两年,没收到过一篇农村稿件,就那几个人写,也没啥意思。
中山装显然不想多说这件事,岔开话题,你姐姐写了啥子,这么有信心投稿?
不知道写了啥。要不,叔叔帮忙看看?
沈红莲不用猜也知道此人是宣传部的,说不定还是条大鱼呢。
不待中山装回话,沈红莲将手伸进布袋里,随便抽出一本作文簿。
中山装讥笑摇头,勉强接过去翻开。看着里面还有拼音代替的字,脸上很是不屑,但很快,不屑转化成惊异。你姐姐多大了?做什么工作的?
姐二十四五岁吧,不是我亲姐,听说是从北方流窜来的,被我姑父收养了。哦,姐身体不好,不能见人。
不能见人?啥意思?
就是腿脚不好,躺在床上起不来,看到生人就发疯,喜欢打人,还要放火。
那是精神有问题了。
沈红连继续胡编,医生说不能受刺激。
中山装点点头,是的,精神病是不能刺激。我觉得这稿子起码可以发省里的报刊。
沈红莲装无知,真的么?
中山装点头,你表姐留了底稿没,这稿件能先放我这么?我可以帮你姐推荐到省里去。
沈红莲心道,凭啥要你推荐。一点都不熟,干嘛要帮忙推荐?哎呀,县里有这么好的稿件,也是宣传部的政绩呀。
对。都是宣传部英明宣扬的结果,才使得本县人才辈出的。
下一步是不是要上门慰问并让作者加入官方文艺组织呢。
六十年后也是这套路,据文友说,他不过发表了几十篇小说散文,市作家协会就三番两次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连有点名气的自媒体都得经常叫去开会,以端正思想,共同发展。
共同发展!
话语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官方手里。
既然穿书进来,这辈子都无法改变,那就只能服从,将来毕竟还要通过官方赚大钱呢。
表姐这样的稿子有一大叠咧,不稀罕的。
沈红莲张开双臂比划了一下,表姐让我问一下,用了的话,有钱么?
省里的稿件一千字至少两块,最高有五六块,看质量的,我看这稿子能值五块。
沈红莲故意被惊住了,啊,这么多钱啊。
能留个地址给我么?有消息我通知你表姐。
什么是地址啊?
就是你表姐的家在哪?
我姑父家再八大队二队呀。
我去,比八二年的拉菲还早二十一年。
中山装一边掏出钢笔将地址写在作文本封面一边问,你表姐叫什么名字呀?
她叫吴红莲。
哦,难怪笔名叫红莲。
什么是笔名呀?
笔名是——
看看面前的小女孩,中山装感觉很难解释清楚。这个笔名嘛,你可以问问你表姐。
嗯。我回去就问。我表姐啥都懂的。
中山装按在橱窗边框上写好地址姓名。你等我一会,我需要确定一下稿件的水平。
好呀。我等叔叔回话。
沈红莲说谎说得面不改色,简直太佩服自己了。暗道,这些地址姓名,你能查到才怪。
看着中山装进了宣传部大院,沈红莲暗地祷告,暂时千万别给柳主任看到啊,不然,柳主任会认出自己的,也不知道狗伢有没有将自己的秘密泄露给她。
也就几分钟后,宣传部里有人说笑着出来,赫然是中山装带着柳主任和一个年轻小伙子。急得沈红莲连连叫苦,真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这小伙子真帅呀。
啊。和小说里描述的一样,就是小顾。老婆可是县城一枝花,最漂亮的女人,还是柳主任做的媒,不过,现在还没结婚,说不定还没见到他老婆呢。
柳主任看着文本走到橱窗边仔细打量这个不起眼的小丫头。
即便是低着头,还是被柳主任一眼认出,脸上掠过一丝难以觉察的惊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