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1/2)
汉子只觉得眼前一黑,浑身发软,腿一弯就倒在了地上,嘴里喃喃自语,这可如何是好,数百斤橘子,都是工友们的工钱,便是拆了家中破茅屋也凑不出这笔钱了。
那邋遢道人哪里还有踪迹,早就不见了。
“跟我来吧。”
云苏拉着他就走。
……
离卖橘之处数十丈外的一个巷子,一个道人现出身形,回首望着远处卖橘之人,捋须长笑。
他的脸上带着教化世人的怡然自得,仿佛又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就连那下巴上的胡须都一抖一抖的,诉说着心中的得意。
“世人多愚昧,视金钱如命,不知行善积德,真是可笑得很。”
邋遢道人不屑地一甩袖,就要走人,却见面前一个年轻男子,带着那个卖橘子的农人,正淡淡地看着自己,猛然一惊,身上冰凉,浑身止不住的颤栗发抖,就像是面对着一个会吃人的妖怪一般。
整个人动弹不得,连开口求饶都做不到。
此人年纪轻轻,虽然相貌堂堂但身上却没有丝毫法力波动,怎的如此可怕。只是淡淡地看着自己,便有这般可怕,自己似乎随时会被这种无形的诡异杀死。
“你……”
“道长,橘子好吃吗?”
“好……好……吃……”
“嗯,既然好吃,那就把钱付了吧,天下间哪有买东西不给钱的道理。”
“好,好好。”
邋遢道人忽然发现自己能动了,急忙伸手入袖,拿出了一个钱袋,却一下没有拿稳,掉到了地上,里面哐当声响,显然银子不少。
“给,给你的橘子钱。”
道人好不容易弯下腰捡起来钱袋子,也不数,直接递给了那个浑浑噩噩,一脸懵然的汉子。
“呃?钱!”
汉子回过神来,接过了钱袋,感受到了里面的重量,打开了袋子,小心翼翼地挑出了一点碎银子。
“小的一车橘子共有三百五十一斤,早已求先生算过数了,该这么多钱,多的,多的不敢要的。”
汉子把钱袋塞回给老道,老道见状退回也不是,只好颤抖着手递向云苏。
“我和你没有买卖,用不到钱。”
邋遢老道此时哪里还有丝毫仙风道骨,心里都快哭出来了,您要是收了钱,我还心安一些呢。
云苏也不理他,转向那汉子说道:“早些回去吧,家人想来正等着,路上小心银钱。”
“仙长,这,这是你的一文钱,小的一车橘子,道长都付钱了。”
“也好。”
云苏接过那一文钱,也不多说,转身径直走了。
足足半柱香之后,青山老道的身子才一软,跌坐在地上,半响爬起来,连滚带爬地跑出城去了,暗道这渔阳城太可怕了,不可久留。
云苏此时正饶有兴致地站在街边看人胸口碎大石,扭头见到那道人飞奔出城,此人身上有些许极弱的法力,也就是个半吊子的修士,勉强引气入体却不完整,也不再理他。
就是那种橘的幻术,从头到尾在云苏眼中也是视若无睹,只是凡人看不破,看来术法一道,任重道远,这道人修为极低,一手障眼法使得还不错,装神弄鬼唬人的效果是出奇的好。
今日出门,算是值了。
第15章 渔阳书院
云苏一路游逛,午后又在馄饨张那吃了一碗馄饨,觉得心满意足,隔着老远就听到清风小筑里几个小家伙正在读书,便打听了一下附近私塾的位置。
“苏先生,本县自古以来重文兴教,两百多年前城中富户们一起捐建了渔阳书院,离此地不远。另外尚有一些坊间学堂和私塾,比起书院又稍差一些。”
“哦?富户人家的私塾也比不得渔阳书院吗?”
“不错,这渔阳书院的历任山长都是那些告老还乡的有德之官员,我渔阳自古以来文人辈出,本地最受敬佩之人不是县太爷也不是商贾巨富,而是渔阳书院的先生们,其中不乏秀才先生和举人老爷。
现任山长鲁山公,早年是咱们阳明府的进士老爷,一直做到了礼部员外郎,后来不满官场乱象,告老还乡后当了这渔阳书院的山长。”
云苏点点头,礼部员外郎做山长,教书先生也不差,这渔阳书院值得去看看。
……
半柱香时间,大约十五分钟后,城北的渔阳书院外,云苏看着眼前规模宏大的书院,微微点头,算是明白这书院为何不凡了。
书院坐落在一个矮山坡上,院落有四进,校舍数十间,双手环抱的松柏无数,环境雅致,朗朗的读书声此起彼伏,有中气十足者,也有牙牙学语声,这书院果然是有蒙学课堂的。
和学堂,甚至是寻常的书院不同,渔阳书院上空有一股特殊的气运萦绕,在法眼之下无所遁形,其中隐隐有文人读书之声,也有大儒讲学论经的画面,应该是这书院在两百多年间凝聚的浩然文气。
这文气,风吹不动,雨浇不灭,偶尔有那么一丝污秽之气飘荡过来,马上就被文气照见,化作飞灰。
正在这时,一名身着学院文服的青年,见云苏在那里踟蹰观望,就走了过来,只觉得此人文质彬彬,相貌堂堂,气度不凡,便拱手行礼。
“在下渔阳书院教习何不语,这位先生可是有事?”
“原来是何夫子。在下云苏,最近刚搬到这渔阳城。久仰渔阳书院大名,正巧家中有弟妹数人,便过来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