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我在明朝当国公 > 第553节

第553节(1/2)

目录

越想越感到心痒痒的严狄忍不住问道:“国公爷,末将已经连续两天看您提到李岩这个人了,莫非这个家伙真的那么厉害么?”

“他嘛……”杨峰沉吟了一下,随即才说道:“此人允文允武,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只可惜跟错了人,最后落得了个枉死的下场。”

“枉死?”

严狄和苟醒马面面相窥,自家的国公爷怎么越来越像一个神棍,居然连预言都冒出来了。

严狄忍不住说道:“国公爷,想那李岩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贼寇,何来文武双全之说?”

“你错了。”杨峰摇头道:“那李岩可是官宦人家出身,家产颇为丰厚,若是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这小子跟贼寇怎么也沾不上边。

但是李岩这个人天生就是一副热心肠,看到百姓流离失所后不忍百姓受苦,将自家的三百石粮食全都捐了给了那些流民,最后还四处其家乡杞县游说那些富户士绅,甚至还为此得罪了当地的县令,被人家设计坑了一把,最后一怒之下才入了贼寇的。”

听完杨峰的形容后,严、苟两人也是连连摇头惊叹这世间居然还有这样的傻子。为了那些不相干的百姓,居然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居然还有这样的人?”严狄有些不相信的说:“他心怀百姓自然是好的,可为了百姓把自己也给搭进去了,这不是傻子吗?”

杨峰轻叹了一声:“他确实是个傻子,但是本公却希望大明多几个像他这样的傻子,这样对于大明来说肯定是一件大好事。”

严狄顿时闹了个大红脸,杨峰这话颇有指责的味道,平日里口号喊得震天响,一旦动真格的了一个个立马就焉了。

苟醒马心里也有些好奇,听国公爷的口气,若是有可能,将来他还打算拉李岩一把,看来国公爷很器重这位流寇啊。

苟醒马确实猜到了杨峰的心思,不过这也要看李岩是否识趣了,如果这厮真的执迷不悟的话,那就别怪他下辣手了。

看着城头上弥漫的硝烟和不断响起的爆炸声,杨峰忍不住轻叹一声,回想起这一路打过来,所看到的那一座座被流寇摧残过的城池,他的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

有时候他都有那么一刻想要调动所有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李自成他们包围起来,然后一举歼灭,但最后又被他压了下来。

如果现在就把李自成他们剿灭,那么先前的那么多人可就白白牺牲了。

大明开国近三百年,江南的士绅地主们已经变成了一颗颗毒瘤,经过那么多年的演变,他们已经结成了一张张巨大的利益网,依附在大明的身体里不停的吸食着大明的鲜血,除非大明轰然倒塌,否则他们的这种行为是不会停止的,谁敢阻止他们就是他们不死不休的敌人。

就比如现在,杨峰虽然被不少人尊称为大明的栋梁和战神,但在江南士绅的眼中,杨峰就跟恶魔没有什么区别,这厮不但开设了大明皇家商行这样一个怪物来抢他们的生意,去年更是给皇帝献上了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计策。

这个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简直就是一把刺向他们心脏的利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引以为傲的读书人不用服徭役,不用纳粮的福利将会彻底消失,这简直就是在砸所有读书人的饭碗啊。

也正以为如此,尽管杨峰已经官至信国公,但整个大明朝廷愿意跟他有私交的官员简直一巴掌都数得过来,说他是举目皆敌也不为过。

不过对此我们的杨大官人并不在乎,若非如此,朱由校也不会这么信任他,放任江宁军这么一支强大的军队游离在朝廷的掌控之外也没有任何猜忌之心。

这不仅是因为杨峰每年都分给他大笔的银子,而是因为在他看来,象杨峰这样几乎把全世界都得罪了的人是永远也不可能造反的,因为没有一个人会响应他。

就在杨峰怔怔出神的时候,宋烨走到他身边低声道:“国公爷,京城的宫里来人了。”

“陛下派人来了?”

杨峰微微一愣,他刚转过头,便看到一名穿着宝蓝色服饰的太监正站在一百多米开外看着他。

“咦……居然是他?”

看来来人后,杨峰笑着朝来人迎了上去,“呵呵,曹公公,您这么大忙人今儿个怎么有空来这里了?”

来人就是现任御马监掌印太监的曹大忠。

说起曹大忠,这位可是老熟人了。

想当初杨峰初来乍到的时候,就是靠上了时任南京镇守太监的曹大忠,这才当上了江东门千户所的千户,今儿一步步走上了巅峰,从这点来说,说曹大忠是杨峰的贵人也不为过。

看到杨峰向自己走来,曹大忠也哈哈笑着迎了上去,“好久不见,国公爷可是愈发的精神了,咱家这不是在京里闲得无聊想出来活动活动吗,正巧陛下要给您送点东西,缺了个跑腿的,咱家便主动请缨了。”

杨峰也笑了:“哈哈,那感情好,今天晚上本公就陪曹公公好好喝两盅,咱们不醉不归!”

“就这么说定了。”

说完,曹大忠凑到杨峰耳边低声道:“国公爷,咱们介意不说话,陛下有密旨。”

第1195章 京城形势

“密旨?”

杨峰深深的看了曹大忠一眼,这才一摆手,“曹公公随本国公过来。”

带着曹大忠来到了不远处的一个帐篷里,并让宋烨带人将帐篷周围护严实之后,这才说道:“好了,现在可以将陛下的密旨拿出来了。”

曹大忠先是掏出了一把小刀,将左手的衣袖割开了一个口子,从里面掏出了一张锦帛双手递给了杨峰。

杨峰接过锦帛并没有第一时间看内容,而是先检查锦帛的真伪,过了一会才点点头,上面确实是朱由校的笔迹,末尾还有他的印章、落款以及暗记,确实是小朱同志的密旨无疑。

核对无误后,杨峰这才看起了锦帛上的内容。

这面锦帛可不小,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小楷,还真别说,朱由校写的小楷字迹圆润、挺拔、整齐,已经颇有行家的味道了,至少比起杨峰拿手跟狗爬差不多的毛笔字比起来强得实在太多。

看着看着,杨峰脸上的神情也有些凝重起来。

在这封密旨里,朱由校先是述说了东林党和江南士绅最近反扑得厉害,而且根据东厂和锦衣卫的报告。

这些日子京城的形势有些紧张,甚至还出现了不少江湖人士的影子,打架斗殴以及各种治安事件频发,五城兵马司已经有些应付不过来了。

但是前些天皇宫的御膳房里居然发现了一包毒药,一时间整个皇宫为之震动,大怒之下的朱由校立即下令魏忠贤对皇宫进行严查,一时间整个皇宫被闹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大发雷霆的朱由校立即招来了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东厂提督王体乾,勒令俩人立即彻查,这还不算,朱由校甚至还下旨让虎大威率领五千京营进驻皇宫,严查宫内人员的进出,又让杨国柱率领剩下的两万五千名京营入驻京城协助五城兵马司巡查京城维护治安。

做完这一切后,朱由校这才细细分析起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很快就得出了结论,这是江南那些人在对他发出的反扑,又或是在向他发出警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