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我在明朝当国公 > 第479节

第479节(1/2)

目录

天色渐渐亮了,随着一阵阵熟悉的吆喝声和号角声响起,杨峰也睁开了眼睛,等他穿好衣服后,已经有家丁端着洗漱用具和一盆清水进了帐篷。

刷牙洗脸后,宋烨又端上来两个馒头、一碗稀饭和一小碟咸菜,这就是杨峰的早餐,也是江宁军全体将士的早餐。这样的早餐在后世看来自然非常平常甚至稍显寒碜,但在这个时代里却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吃完早餐,值星官来报,部队已经全部用餐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杨峰正准备下令出发,就有人来报,有外出侦查的夜不收送来重要情报,并带来了三名流寇的俘虏。

“哦……马上让他们过来。”

杨峰在自己的帐篷里接见了连夜赶回来的亮子和二狗又重新派人审讯了这三名俘虏,听完了手下的报告后,他很是有些惊讶起来,他没想到这些流寇居然设伏,难道他们就不怕被官兵反包围吃掉吗?

一旁的宋烨忍不住道:“公爷……贼寇很有可能在前方设伏,咱们要不要暂缓前进?”

“暂缓,为什么要暂缓?”杨峰奇怪的问:“这难道不是咱们剿灭贼寇主力的好机会吗?只要能全歼高迎祥,剩余的贼寇将不足为虑。不过嘛,咱们的行动也要做一下改变了。”

缓缓踱了一会步后,杨峰才喊来了传令兵下令道:“马上传令,苟醒马的第七营立即前出,加速赶往野猪岭,炮营加紧跟上,遇见流寇后不需冒进,一定要稳扎稳打,曹迎矛率领骑兵营掩护两翼。本公率领第八、第九营以及辎重营、医护营随后跟上。”

“喏!”

接到了命令的苟醒马没有迟疑,立即带着本部人马和炮营强行军向野猪岭赶去,直到第二天中午,部队来到了距离野猪岭十里外的一处丘陵地带。

正当部队闷头赶路时,前方有夜不收报告,前方发现流寇的踪迹。

苟醒马立即让部队停止前进,开始整顿队形并通知后面的炮营加快速度跟上来。

有一名千总建议道:“将军,这个野猪岭两侧都是山峦,地形险要,若是贼寇在山的两侧舍下埋伏,趁我军路过时袭杀出来,搞不好我军可是要损失惨重,依末将之见,咱们不如先派人占领两侧的山岭,然后再让大军过去,您以为如何?”

这名千总的建议是比较稳妥的,周围的另外几名军官也点头赞同,不料苟醒马却否决了这个提议。

“不妥!”

苟醒马摇了摇头。

“如今贼寇已经占据了两侧的山岭,咱们若是派人攻击的话属于仰攻,即便咱们有火器的优势也不一定能占上风,即便能将贼寇击败也很可能会伤亡惨重。既然如此,咱们就停下来不打了,等炮营上来后再说。”

众军官们转念一想,如果炮营在这里的话,有炮营的掩护他们即便是强攻也会轻松很多,这确实要比单单让步卒强攻要好得多了。

很快,第七营五千兵马便在野猪岭的外面停了下来,军官们甚至还下令军士们吃干领喝水,补充体力和水份。

看到山谷外的明军居然这么悠闲,野猪岭上的流寇却开始急了。

第1024章 李自成

在野猪岭一处山坳处,一名左眼带着眼罩面目凶狠,穿着一件铠甲外面罩着一件羊皮袄,约莫三十岁的男子正恶狠狠的瞪着面前一名汉子恶狠狠道。

“你是如何跟俺保证的?你说官兵就要到了,他们一定会经过野猪岭,让俺在这里设伏,可现在呢?官兵是到了,可他娘的却一个也没进来,你说……俺该怎么办?”

那名站在他面前的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前日逃出去的那个精壮彪悍男子,面对责骂他深吸了口气:“贺老大,俺没有说谎,官兵确实来了,至于他们为什么没有进山谷俺也不知道,不过这也是常理,毕竟很显然对面的官兵将领不是草包,他似乎看出了什么?”

“看出个屁!”

独眼汉子指着对方喝骂道:“李自成,俺告诉你,若是今天官兵没有踏入野猪岭,就算你是闯王的人俺也饶不了你!”

若是杨峰在这里肯定会大吃一惊,没想到历史上那位赫赫有名,将崇祯皇帝逼得上吊的流寇头子居然会在这里,而且还被人骂得狗血淋头。

不得不说历史还是有其巨大的惯性,李自成这个驿卒出身的家伙还是因为发现妻子韩金儿与盖虎通奸,愤而杀人,随后走投无路之下带着侄儿李过落草为寇,就在今年他投靠了高迎祥。

因为李自成有过人的勇武,头脑也很灵活,很快就混入了老营的队伍,并成为一名探哨的小头目,只可惜前两天他带着一帮手下去探查明军动向的时候被老刀子一伙给偷袭,最后还是李自成机灵,见势不妙后第一时间逃了出来。

李自成逃出来后,很快将情况向高迎祥作了汇报,并指出明军若想向孟津进军,肯定要经过野猪岭这个必经之地,建议高迎祥集结全军在野猪岭设伏,一举击溃明军。

不得不说李自成的提议非常的大胆,但高迎祥听了李自成的提议后却犹豫起来。

要知道,如今的大明可不是历史上那个千疮百孔的王朝。

杨峰以及大量高产种子在很大程度上大大缓和了小冰河时期带给大明的伤害,加上满清的覆灭,可以说如今的大明王朝最大的外部隐患已经没有了,若不是陕西、山西两地的官员实在太过无能,地主阶层太过贪婪,流寇们根本就没有生存的土壤。

加之如今的大明财政可是比历史上好得太多,能打的大明军队也没有在和满清的战争中消耗殆尽,如今的大明百姓对于大明还是心存敬畏的,高迎祥自然没有要全歼明军的想法。

所以左思右想之下,高迎祥派出了“革左五营”之一,号称“革里眼”的贺一龙率领五千多流寇在野猪岭设伏,能重创明军最好,若是事不可违则赶紧开溜。

只是贺一龙等了快一天了,好不容易等到了明军的到来,可对方居然停在了距离他们一里地外不动了,这可把贺一龙急坏了,喊来了李自成将他骂了个狗血喷头。

现在的李自成还不是后来那个叱咤风云的闯王,此时的他充其量只是流寇老营的一名哨队队官,被贺一龙喝骂后,虽然眼中闪过一丝怒色,但他还是据理力争道:“贺当家,我早就说过,这支明军明显就不是一般的明军,虽然我不知道他隶属于哪部分人马,但从前日我所遭遇到的情况来看,这支明军精锐程度绝不在卢象升那支新军之下,甚至比起新军还要厉害一筹。”

一听到卢象升的新军,贺一龙原本略微缓和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起来。

高迎祥他们为什么放着自己的老巢陕西不呆,而跑到河南来,还不是因为被卢象升的三万新军打怕了吗。

想当初,贺一龙原本已经在陕西拿下了好几个县城,正打算过过土皇帝的瘾,没曾想好日子还没过上几天,卢象升的新军就打了过来。

他永远也忘不了跟新军交手的那一幕,一阵阵排枪就这么不讲道理的打了过来,无论是多勇猛的汉子挨上一枚铅弹后都会立刻丧失战斗力,轻的断手断脚,重的立即丧命。

他好不容易打下来的三个县城在不到五天的时间里全都被明军夺了回去,要不是他见势不妙脚底抹油开溜,恐怕早就一命呜呼了,他的左眼就是在那场战斗中被一枚远处射来的铅弹打瞎的,为此他还得到了一个“革里眼”的绰号,试问他对新军又怎能不痛恨呢。

只见他厉声喝道:“李自成,俺现在问的是外面的明军不上钩,你有什么办法?”

看着目露凶光的贺一龙,李自成知道自己若是一个答不好,恐怕这家伙真的会翻脸。

他强自镇定地说道:“贺当家的,打仗便是如此,俺也不是神仙,自然不能保证明军能乖乖的按照俺们的安排进入野猪岭,现在俺们只能在这里等了,用读书人的说话就是那啥……对,以不变应万变。”

“屁的以不变应万变。”贺一龙骂骂咧咧了一声,或许他觉得为难一个小小的队官有失当家的身份,咕囔了两声后也就不再理会李自成了,又重新趴在一个土坡后面探出了脑袋朝外头望了过去。

时间一点点过去,野猪岭外的明军依旧在原地休息没有动静,直到半个时辰过去后又远处开来了一队明军,这队明军跟刚才在外头的明军还不怎么相同,这队明军队伍里几乎全都是骡马大车,在这些大车后面还拖着一些黑乎乎的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