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我在明朝当国公 > 第303节

第303节(1/2)

目录

“温体仁倒是没有。”

大玉儿思索了一下摇了摇头:“这个家伙倒是挺老实的,每天呆在巡抚衙门的官邸里深居简出,很少看到他出来。”

“嗯……那朝廷有没有新的旨意传来?”

尽管刚才又休息了几个小时,但大玉儿依旧没缓过劲来,说了几句话的她整个人累得犹如没有了骨头似地瘫在椅子上,听到杨峰问话,她给了对方一个白眼后才从鼻子了哼了一声,“没有!”

看着杨峰和大玉儿说话,海兰珠和哲哲俩人并没有在意。

说实话她们姑侄三人当中,哲哲对于后宅的管理能力是最强的,整个征南大都督府数百号人被她管得井然有序。

海兰珠则是对诗词女红比较感兴趣,更兼学了一手好厨艺。

大玉儿对于厨艺、女红都不怎么感冒,她最喜欢做的还是对朝廷发生的大事进行分析,顺便还管理着《真理报》的事宜,虽然她的年纪最小,但三女中最有政治头脑的人就是她了,所以碰到这种事杨峰一般都会跟她商量两句。

杨峰摸了摸下巴,眼中刚露出一缕异芒,嘿嘿笑了起来:“看来他们还真以为吃定我杨某人了。那就好,待会吃完饭,明天我就回台湾。”

“这么快就回去啊。”

看到杨峰刚回来就又要回台湾,三女脸上都露出了不舍的神情。

原本“瘫倒”在椅子上的大玉儿立即坐直了身子,有些不悦的说:“你才刚回来,怎么又要去台湾。朝廷不是不让打热兰遮城了吗?”

杨峰冷哼一声:“谁说不让打了,陛下给我的旨意只是暂停攻城,可是停多久却是没说。三天是暂停,半个月也是暂停,至于什么时候打那就要看为夫的心情了。索诺德他们以为凭借着那点不入流的手段就能拖下去吗,做他们的春秋大梦!”

听到杨峰这么说,三女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对于蒙古女人来说,丈夫出征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跟狼要吃肉一样正常,所以蒙古女人是永远也做不出那种“悔教夫婿觅封侯”这种诗来的。

看着默不作声的三女,杨峰心里涌出一股愧疚之意,他说道:“这样吧,等我拿下热兰遮城后,我就派人来接你们过去,到时候我们不就又可以在一起了吗?”

听到这里,原本有些不开心的三女情绪又重新高涨起来,大玉儿更是笑颜如花的冲着杨峰轻哼了一声:“算你还有良心!”

第0659章 劝阻

杨峰回来的消息自然瞒不住密切关注他行踪的曹大忠、温体仁等一行人。

原本他们还不以为意,但当第二天得知杨峰要上船赶往热兰遮城前线的消息后,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曹大忠立刻在第一时间赶往了码头,将正在准备登船的杨峰给拦了下来。

“诶哟,杨侯爷,我的活祖宗诶,你说你好不容易有空闲好好呆着,怎么又要到热兰遮城去,如今那里不是停战了么,怎么又要回去了呢?”

看着匆匆赶来急得一头大汗的曹大忠,杨峰无奈的摇头道:“我说曹公公啊,我可是征南大都督啊,如今数万大军还在台湾呆着呢呢,我已经离开了大半个月了,再不回去我能放心吗?”

“正是因为你回去了我才不放心呢。”

曹大忠心里腹诽着,但又不敢说出来,只能低声道:“侯爷啊,陛下可是让你暂停对热兰遮城的攻击呢,你怎么着也得缓个三两个月吧,这才过了半个月你就忙着过去,你让陛下怎么跟朝臣交待啊?”

“交待,他们还想要什么交待?”

杨峰眼睛一瞪。

“那些文官们懂什么?大军作战贵在速战速决,明明热兰遮城就在眼前,只要加把劲就能拿下来,朝廷里那些狗屁不通的家伙却偏偏让我停止攻击,若是贻误战机他们担得起这个责任么?”

面对发怒的杨峰,曹大忠这位御马监的提督太监只能陪着笑:“侯爷,你再给咱家一个面子,一个月。一个月之后若是朝廷再没有别的旨意,你怎么打热兰遮城我都不管了,你看成不成?”

“不行!”

按理说曹大忠跟他关系还不错,而且他的要求也不算过份,左右不过是一个月而已,杨峰应该给他这个面子。

不过杨峰这次却不打算给任何人这个面子,现代社会里还有那么多糟心的事情等着他处理,他哪有那么多时间耗在这里。

只见他摇了摇头沉声道:“老曹,按理说咱们也是那么些年的交情了,我刚来金陵的时候也是呈了你的情才踏上了仕途,但这次我确实不能拖得太久了,毕竟数万大军孤悬海外,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我不能冒这个险。”

看到杨峰说完就要走,曹大忠急得不行,正想拦住他,旁边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人还未到急切的声音就先传了过来。

“杨侯爷,且慢!”

俩人扭头一看,竟然是温体仁赶过来了,在他的后面还跟着跑得气喘吁吁的钱谦益。

很快,俩人来到了杨峰的跟前。

看着跑得满头大汗的俩人,杨峰无奈的摇了摇头。大哥啊,从码头到登船的甲板才不过几百米的路,你们都能跑得满头是汗,这身体是得多差啊,难怪老百姓都用手无缚鸡之力来形容这些读书人,还真是一点都没冤枉你们啊。

温体仁跑到杨峰面前,来不及擦拭一下额头上的汗,便急着问道:“侯爷,下官听闻您又要去热兰遮城?这是真的吗?”

杨峰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淡淡的说了句:“看来温大人还真是关心本侯呢,本侯刚准备商船就有这么多人来送行。”

饶是温体仁在官场浸淫多年,此刻也被杨峰话里那浓浓的讥讽之意弄得老脸微红。不过对于他来说,脸皮这东西就跟后世的盲肠一样,要不要已经无所谓了。

不过温体仁不说话,后面的钱谦益却开口了。

“侯爷,朝廷早有旨意让江宁军停战,如今好不容易消停了半个月,现在您又要擅起战端,难道您就不怕破坏两国邦交吗?”

“破坏邦交?”

杨峰脸上露出了错愕的神情,用关爱智障的表情看着钱谦益。

“钱大人,你是不是傻,连这种话都能说出来?本侯真不知道你是怎么考的进士?”

不等钱谦益发怒,杨峰继续道:“荷兰人的本土远在万里之外,如今他们开着战舰带着火炮抢占我大明疆土,甚至在我大明的地方上建了城池,本侯率领大军想要恢复失地,钱大人你却指责本侯破坏两国邦交。本侯倒想问一问,你钱谦益当的是大明的官还是荷兰人的官?你这么做难道就不怕留下千古骂名么?”

此言一出,不止钱谦益勃然变色,就连温体仁的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

读书人最看重的就是身后名,最喜欢的也就是能青史留名,不过如果留的是千古骂名那就另当别论了。纵然是钱谦益这样的官迷也不例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