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2)
柳观晴留了个心眼,没有如实说出谢无药出身谢府,只含混道:谢老弟家就是京城,本来也要回京,顺路一起吧。
他是江湖人?万一我们与匪徒交手,会否影响到他?彭强显然对多一个陌生人同路有一定戒心。
柳观晴解释道:谢老弟算不得江湖人,不过他会卜卦测吉凶。之前仇方的藏身之所就是他算出来的。
这一解释让彭强疑心更重,不免问道:谢少侠居然会算卦?
柳观晴意识到彭强的疑虑,赶紧将谢无药测算左家家主喜得贵子的神奇事迹讲了出来。彭强倒是相信柳观晴不会说谎,不过仍对谢无药的存在多了一重顾虑。
要不这样,明日你带着林姑娘走在明处,我和谢老弟在暗处尾随保护。柳观晴主动提议。
彭强终是点点头,算是认同了这个方案。一明一暗相辅相成,他这边若有想避开柳观晴的事,也比伙在一块方便。
明日我们走陆路,不坐船。彭强知道那一方势力在水路上的控制力更强,万一对舟船动了手脚,人在江上武功高的比不上水性好的,他们怕是无法安全返回。
虽然沿江而下,从铜陵城去金陵京中走水路更方便,不过既然彭强说走陆路,柳观晴也就跟着走陆路。
多几天的路程,也能与谢无药多几日相处的时间。
第15章 路遇截杀
柳观晴回到谢无药这里的时候,早饭已经完全凉了。但是能看出来谢无药给他剩了至少一半的饭菜,而且不是那种随意吃剩下,是看起就像提前分好的。这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教养,贩夫走卒绝对没有这样讲究,柳观晴的家里经常有江湖豪客往来,这些细节的差距他能感受到。
谢无药虽然最初穿着粗布衣裳,却总能在不经意间流露出贵族一样的气质和习惯。他真的只是谢府里普通的药人么?为什么药人还学了那么神奇的占卜之术?
那真的只是占卜么?谢无药还会什么?
月圆之夜,谢无药包裹全身的强烈劲气就像是内力修为有一甲子以上的人,连柳观晴都无法突破分毫,莫非是错觉?还是说谢无药本身就是高手,天赋秉异未及弱冠竟然内力修为已经大成,清醒之时收放自如,一直深藏不露?
如果谢无药武功那么高,为什么还会一身刑伤?为何江湖从不曾听过这样一位年轻的高手?
这些疑问在柳观晴的心中打转,最终却什么也没有问出口。如果谢无药想告诉他,肯定会说。如今没说,一定是有顾虑。柳观晴选择尊重谢无药,信他,耐心等他自己说。
谢无药看柳观晴明明有疑问,却只是低头吃着冷饭,心中感激。这是信任也是尊重。投桃报李,谢无药更坚定了要帮助柳观晴的决心。
大侠们都有正经事情忙,明天就要去京城,今天柳观晴就要抓紧时间将城里的长辈们都拜访一遍。柳观晴简单说了一下去向,又问:明天启程上京城,走陆路,让裁缝现做衣服肯定来不及了。要不这样,你自己在城里逛逛,买了衣服挂我的账,让他们晚上来左宅这里找我结算。我会与左家下人提前知会一声。
谢无药笑道:柳大哥的心意我领了,现在衣服已经够穿,买那么多干什么?不要浪费你的银子,带行李多了也累赘。
唉,跟兄弟客气什么。柳观晴没再多说,出门前还是照样吩咐了左家的下人。
谢无药却没有出门。
昨晚上的剧痛消耗了大量的精神和体力,他吃了早饭,又有点疲惫,躺在床上歇着根本不想动弹。明天就要跟着回去京城了,早晚要见到义父,该怎么说才能避免一顿打呢?拉着柳观晴一起到谢府是必须的。
路上最好还能有点什么事发生,让柳观晴增强对他的信任。这样将来到了谢府,有柳观晴作为背书,好歹更有说服力。
回京城的路上,不怕那些坏人来骚扰,相反的,谢无药盼着他们能来的更猛烈一些才好,并肩战斗最能培养朋友之间的情谊。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谢无药决定今天还是乖乖留在房里养精蓄锐,闲极无聊就试验一下,看看自己的身体对那些精妙的招式是不是还有肌肉记忆。如果跟着感觉走,他能发挥主角受三五成的功力,就足够应付一般的匪徒或死士围攻。
当然,这点水平若是行刺邢子卉,定无生还的能力。谢无药庆幸自己是穿到了行刺之后,否则大概率已经挂了。
事实上,书中描写邢子卉的武功已经达到至臻之境地,柳开山都未必能杀的了他。若是正规场合过招交手,饶是谢无药的武功高过同龄人许多,与剑痴还是差了十多年的火号经验。他是潜伏在周遭观察了几天,摸清楚了邢子卉的行动轨迹,发现对方入夜后视力模糊接近睁眼瞎,这才找到机会出其不意行刺。
行刺与正经比武不同。邢子卉显然也没料到居然有人胆敢单枪匹马来行刺他。一个一心要命半句废话不多说,一个几乎目不能视心存侥幸问东问西试探深浅。交手后此消彼长,谢无药又是拼着自己受伤,仗着内力精深不要命的打法,这才在百招之内终于得手。
如果是白天,如果是有半分犹豫,如果忍不住重伤的痛楚,谢无药都不可能成功。
却未料到,邢子卉在临死前挣扎的时候,用了千霜之毒。一代久负盛名的大侠,被逼得用毒药自保,却还是没有保住性命。
原书主角受并不知道邢子卉从哪里弄到的千霜,但是看过全书的谢无药很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不仅知道这千霜之毒是从北国得来的,也知道邢子卉死的不冤。
次日启程,谢无药发现柳观晴神情郁郁,比昨天显得心事重重。他不免打马走在柳观晴身边问道:柳大哥,你怎么了?
柳观晴语带悲凉道:昨日晚些时候,左前辈已经确认了消息,邢前辈被人杀了,尸横荒野好几日。他隐居的地方本来少有人知道,平时也没人会去。最先发现的还是上山打柴的樵夫,好心的将邢前辈的尸体带下山,停放在废弃的土地庙那里等人来认。没想到邢前辈死的这么惨,他没有亲眷,我身为晚辈,本该亲自为他去料理后事。
那既然如此,你为何没去呢?
柳观晴说道:左前辈说他去安排处理,让我专心护卫彭强他们回去京中。据说,邢前辈的致命伤与仇方惯用的兵器不太一样,说不定另有刺客行凶。邢前辈隐居的地方没找到天丝宝甲,他的宝剑也不见了踪迹。
谢无药心说邢子卉的剑上沾了这个身体的血,当时主角受不想旁人得到他的血液,直接是将那把削铁如泥的宝剑扔入了旁边的深潭。毕竟剑痴的剑大家都认识,造型奇特江湖上赫赫有名,拿走了也只能是小心收藏,路上万一被别人认出肯定是大麻烦,不如扔了干脆。
原书主角受自幼被义父洗脑,只关心任务。这次的任务是杀了邢子卉,拿走天丝宝甲,别的事情他都不关心。天丝宝甲的样子低调朴素,江湖几乎无人见过,从尸体上扒下来再带走很方便。
谢无药装模作样打探道:你说过剑痴前辈武功很高,什么人能杀的了他?
剑痴前辈最近这些年一直隐居,有说是他当初在北国那边受了很重的伤。刺客或许就是趁着剑痴前辈虚弱的时候下手,而且未必单打独斗,若是一伙训练有素的刺客,剑痴前辈一个人总归还是会吃亏。
从这话里就能听出来,柳观晴对邢子卉还是十分敬重的。这多少是受了父辈的影响。当年柳开山江湖落难,被邢子卉救了,两人义结金兰,一起闯荡江湖,情感深厚。虽然后来一个痴迷武学剑法,一个变成武林盟主,聚少离多,不过年轻时相互扶助行侠仗义的经历,轻易不可能淡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