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过气流量的导演之路 > 第6章

第6章(1/2)

目录

我就是那种讨好型人格,看了这期节目,真的很羡慕陆鸣这样自信的人。

对的,我同意楼上的观点,我现在发现自信也是一种天赋,羡慕不来的,自信的人会活得快乐很多。

当然也有一些批评的声音,诸如太强势啦、太咄咄逼人、没有综艺感等等。

陆鸣很清醒,参加综艺只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有点,挽回一些观众缘。

但一直参加综艺是不可取的,那样自己在观众心中就会被定为为综艺咖,没有代表作,只是凭借综艺节目刷存在感。

综艺咖也有市场,存在即合理。

可陆鸣不能成为综艺咖。

他一路走来,聚焦在他身上的无数目光期待着他向上走,他一定要去更高更远的地方,这样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粉丝。

出道后经历的全网黑时代,他从来没有淡忘过,他当时也想反驳,也想争辩,却发现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回击的有力话语。

行动就是最好的应答。

只要他作为演员,能拿出过硬的作品,那所有这些质疑的声音都会自然消停。

自己为什么会在粉丝流失后就flop?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自己一直是依靠流量立身的,而没有代表作。

陆鸣不会也不敢告诉别人自己内心的目标:在两年里获得三金影帝提名。

这不是一个不可达到的目标,他没有想一步登天成为影帝,但至少要拿到一个提名,这应当是在他能力范围里的。

可现在递到他手里的剧本都是些不入流的作品,逻辑经不起推敲,人物刻板扁平,好像情情爱爱是天大的事,男主、女主两个20多岁的人除了恋爱什么都不想。

无论男主是天才科学家,还是霸道总裁,都不需要科研,不需要决策,只需要和女主误会来误会去,虐完以后再甜甜甜。

陆鸣不是看不起这些剧本,他知道小甜剧要演好也不容易,演好了也会吸引大量路人粉,对事业有帮助。

但他不喜欢这些故事。

他不是为了演这些故事而选择表演这项事业的。

作为一个演员,他是有使命感的,他希望通过表演赋予人物他理解的特质,向观众传递一些想法。

干坐着等肯定是等不来好剧本的,能靠经纪团队撕来的资源多半也是冲奖无望的。优秀的剧情片导演选角是很慎重的,首先考虑的是演员和角色的贴合性。

现在,不仅观众对他的印象停留在一个演技浮夸油腻的流量这样一个定位上,导演们的观感也大致如此。

要想挽回大家对他演技的信任,最好的办法是拿出一部完成度高的作品,用实打实的表演进步来说明问题。

但这样前后起码要花一年的时间,陆鸣决定逼自己一把,他等不起。

所以他提出要参加演技类综艺《我是演员》第二季。

第一季《我是演员》反响很好,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最后的冠军周铭获得了大导张贰谋新作《乌兰巴托的黄昏》中男主的角色。

虽说张贰谋导演的电影一般只能捧出女主,只听说过谋女郎,没听有谋男郎,但对周铭一个上戏毕业后一直不温不火,在各大电视剧作品中扮演男二、男三号的三线演员来说,这可以说是资源飞升了。

而且这个节目也帮周铭吸引了一大票粉丝。

杨姐旗帜鲜明地反对陆鸣参加。

你是失忆了,不是换了个人。演技这东西还能一天开窍吗?你自己心里清楚你是什么水平吗?你现在去就是争着给人家当垫脚石,到时候人家不知名艺人通稿就写力压陆鸣,95小生某某某未来可期。

不行,绝对不行。我是不会同意你去参加这个节目的,人要学会藏拙。

杨姐要是拦得住陆鸣,那陆鸣就不是陆鸣了。

有些粉丝经常说都是工作室的决定,哥哥什么都不知道。这哪能够呢?你哥哥也不是小朋友了,他的工作室,他请的工作人员,接不接这个代言,演不演这部剧,他比工作室更有发言权。

其实哥哥多少还是知道一点的,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

不顾阻拦,陆鸣和节目组签订合同,以北电大四准毕业生的身份参加节目。

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新的机会,我一定要好好把握,让观众重新认识我。

录制节目的前一天晚上,陆鸣这样在心中对自己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鸣崽扎起!正式开始搞事业了,努力提升演技,冲呀!

第10章 前期准备

陆鸣的台词存在很大的问题,已经播出的电视剧是配音的,电影倒是他原音。

电影用原音是守住了底线,也向观众展示了他的台词有多么糟糕。

《太空漫步》这部烂片票房以4亿收官,作为一部对外号称投资3个亿的电影来说,这样的票房成绩毫无疑问是扑街了,投资方血亏。无论是导演,还是陆鸣,接下来的电影路都不好走,可以说是被电影圈半退货了。

粉丝又怎么会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呢?

他们比谁都更清醒地意识到《太空漫步》口碑崩盘、票房扑街对陆鸣职业生涯造成的伤害。

他们只是假装不知道,拼命替陆鸣挽尊,说:95生一番票房破4亿第一人,无一番实绩的勿抬咖碰瓷大帅哥。

但你控得住评,控不住人心。

即便微博、豆瓣、抖音评论区前排都被粉丝抢占,歌颂成绩,难道大家心里就不觉得《太空漫步》是烂片,陆鸣是演技负分流量明星了?

不可能的。

要想扭转局面,只有靠实打实的新作品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