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心计》TXT全集下载_35(1/2)
吃过早饭,二人去安阳城,到了榆林巷药铺,连丹玥告辞要回王府,被常叔拦下。
“郡主、六小姐,有客人在里间等你们。”常叔低声道。
祝妤君点点头,她已猜到客人是谁,毕竟知晓她和郡主在一起的,没有几人。
里间连昭廷在研究橱架上各种药材和药丸。
他虽然受伤又中毒,但昨日泡完药浴,再睡一觉醒来,除肩膀上伤口还隐隐作疼,动作要格外小心外,其他已与正常无异。
“不在府里休息?”连丹玥问道。
“在府里见不到六小姐啊。”连昭廷回答得理所当然。
连丹玥白了二哥一眼,若不是看在他受伤份上,她要打人了。
祝妤君却是习惯了连昭廷在说正事前插科打诨两句,笑道:“二公子过来是不是还有事要问我。”
“六小姐真聪明。”被说中目的,连昭廷有些不好意思,“昨日六小姐提到了东府在栽培灵芝,我记得栽培灵芝的方子是六小姐拿出来的。”
祝妤君点点头,“二公子不必担心,十年内他们都不可能栽培成功。”
“六小姐意思是?”连昭廷眼睛亮晶晶的。
“嗯,我知道如何栽培,我已经在西府庄子中,挑出一处适宜栽培的,灵芝喜温,一年只能生一季,正好趁今年冬日将一切筹备好,明年便可培植第一季。”祝妤君坦诚道:“栽培成功后,除了北地自需的,灵芝会销往江南一带,江南富庶,祝家西府希望能助王府一臂之力。”
祝妤君当时给东府的灵芝栽培方法,看似完善,其实缺了很多细节,东府有药草培植经验,一点点试不一定不能成功,但究竟要耗费多少时间,就说不准了。
连昭廷和连丹玥听到祝妤君所言,皆惊讶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祝妤君能栽培出灵芝他们不稀奇,他们惊讶的是祝妤君后面那句话,助王府一臂之力……
感动不必说,还有是不是意味着王府要开始结党营私了?
思及京城那些人所为,连昭廷亦明白若想不费一兵一卒护王府周全,唯有如此。
连昭廷认真地看祝妤君,目光忽然有几分犀利,似要看到她心里去,“六小姐如此帮我们,为什么。”
连丹玥不满地瞪连昭廷,她没有太多的花花肠子,是以认为二哥的问法侮辱了好友。
祝妤君淡淡道:“我并非无所图,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王府在,北地在,我希望王府能护祝家西府一世周全,让我可以安心地开医馆药铺,让延仁成为大梁第一字号,二公子能答应吗?”
第146章 分忧
房间里有浓郁的药香。
连昭廷看着橱架上各种草药、药丸和一些奇怪的瓶瓶罐罐,不禁想起六小姐替他治伤的情景,如果延仁成为大梁第一字号,六小姐一定能从阎王手里抢回许多人。
思及此连昭廷黑亮的眼睛微现笑意。
连昭廷和连丹玥又坐了一会,准备回王府了,连丹玥还不忘拿走一罐雪梨膏,她言秋冬两季,父王和她嗓子常不舒服。
从昨天的夜聊,祝妤君知晓王爷和郡主曾长驻北境。
早在几十年前,那一代由于牧民集中,故植被稀疏,不少地方已成荒漠。
常年缺水、干燥,人的皮肤和嗓子受到伤害最明显。
郡主拿走雪梨膏,祝妤君没阻拦,只交代每天吃法用量,让郡主吃完了再来拿。
至于先才祝妤君问连昭廷的问题,也有了结果。
祝妤君和连丹玥仍是各自认可欣赏的朋友,祝妤君和连昭廷则成了盟友。
……
回王府的路上,连昭廷靠在他垫了金丝软褥的宽敞马车里,少见的安静。
祝六小姐那平静得没有一丝情绪的目光和说话语气,他全清晰地印在脑海里。
所谓的倾慕、欢喜,换在其她小姐身上他会不屑,可却期盼在六小姐身上看到这些。
罢了,他暂且还是不要庸人自扰。
“我要去一趟崔府,妹妹去吗?”连昭廷问道。
“我不去,崔元靖又不在安阳城,你去崔家何事?”连丹玥看一眼连昭廷的左肩,先才妤君交代她二哥注意休息,虽然伤口不深,可毕竟是中了毒。
“元靖不在才敢去,否则他一见面就拉着我打架或骑马。”连昭廷端起茶慢慢地喝一口,“崔氏一族有不少人在京为官,之前是我们不够重视……至于元靖,他也不能成日游手好闲了,否则比起六小姐,我们真是惭愧。”
……
同日,屏州知府蔡震元前往安阳城以北的梅列乡。
他的一万精兵驻扎在此处。
随同前往的有青州按察使肖利、郭应韦和宋侍郎。
兵士们清晨已训练过一轮,听闻蔡知府过来,又全部集合,整整齐齐地站成方阵。
“皇上要求他们留在北地啊……”宋侍郎感慨一句,又道:“不过纵是皇上有犹豫不开口,殿下也会主动提议的。”
蔡震元俯视高台下的将士操练,他们手握朴刀,每出一招既短喝一声鼓舞气势。
不论动作、声音,皆整齐划一,万人共鸣有气吞山河之力。
蔡震元眯起眼睛,他身体内仿佛又涌动起当年在福建领兵抗倭的豪情热血。
倭人被他打退,琉球成为大梁的朝贡国。
他立了大功,同时东南沿海一代不再需要他镇守,皇上换一位年轻将军接替了他。
原以为他会直接入兵部,没想到皇上要他带一万士兵过来北地。
谁不知北地是荣亲王的地盘,他一开始不明白皇上缘何做此安排,后来才知晓,真正促成此事的是二皇子及其背后势力。
二皇子要拉拢他。
皇上年纪大了,太子瘫在床等死。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
照着烈阳,蔡震元笑容有几分冷意,他拼尽全力打退倭人,荣亲王却与瓦刺僵持至今。
真是瓦刺凶恶难退?他看未必。
过来北地五年,他的士兵仅配合荣亲王军打过一次战,瓦刺刚过境就被打退回去。
再后来皆是些小打小闹,别说用到他的兵士,荣亲王自己也没出手,全是王府那年纪轻轻的黄毛丫头上阵,可见瓦刺不过如此,远不及倭人残忍无道。
荣亲王之所以不斩草除根,必是担心皇上卸磨杀驴。
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凭什么越过他,成为大梁第一将军?
无非仗着身体里流着皇家血罢了。
练武场上士兵的砍刀敲在地上,刀身发出嗡嗡的震颤声。
宋侍郎见蔡震元沉默,以为蔡震元舍不得,说道:“这一万精兵跟随蔡大人走南闯北,确实不易,可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道理,蔡大人必是明白的。”
蔡震元笑道:“宋大人多虑了,他们虽是我一手训练出来,但都是皇上的士兵,皇上认为哪里需要他们,他们自当留在哪里。”
“哈哈哈蔡大人所言极是,是我小人心思了。”宋侍郎拱手向蔡震元道歉。
“不敢不敢,宋大人是在提点蔡某。”蔡震元也朗声笑。
这一万士兵他早没放在眼里,等到了京城,他会任兵部侍郎,并接管神武营,要知现在兵部是没有尚书的,只有他和邓长诀两位兵部侍郎,那邓长诀是二皇子的舅舅,据说亦是个荒诞无能的。
“我蔡某一介武夫,只知带兵打战和效忠帝王,接下来士兵该如何安排,就交由宋大人和肖利兄了,对了,这些士兵虽然也曾交给王府训练,但你们大可放心,里面没有王府的人,你们打算如何安排,安排什么人,王府皆不会知晓。”蔡震元说完向宋侍郎比了个请的手势。
“还是蔡大人最懂替皇上分忧解难啊……”宋大人一边夸赞,一边带了肖利自去安排不提。
……
一旦猜透他人谋算,凭王府和连昭廷的能力,要解决非难事。
接到京城送下来,令一万士兵留在北地的公文,荣亲王未假意表现得激动欣喜,只跪地朝京城方向行大礼,言定不负圣恩,再当了京城官员的面,命人将兵士名册编入王府军队,择日统一迁往北境,与王府十万大军聚一处。
一切按照计划顺利进行,不论京城官员还是王府,看起来都特别满意。
官员于八月初回京,蔡震元则由于新任知府有事耽搁,尚未赴任,需再留月余。
连昭廷明面上瞧着仍无所事事,背地里一直在安排和处理各方事物,郡主则干脆动身去北境,大有军队不整顿妥当便不回安阳城的架势。
兄妹二人皆不得空来找祝妤君,祝妤君正好安心筹备另外几家药铺开张事宜,成日忙得脚不沾地,甚至连自己八月初九的生辰都忘记了。
第147章 糟蹋银子
祝妤君忘了自己生辰,小张氏却牢牢记着。
初八上午她就拉住祝妤君,交代下午早点回来,以及明日生辰在府里休息,不要去安阳城了。
十三岁不是大生辰,无需大肆操办,但一家子热闹热闹还是要的。
小张氏一脸期盼,她前两天替君儿缝了一身樱红色的织金小袄,君儿皮肤白,生辰穿上必定喜庆又漂亮。
祝妤君笑着答应下,如今除了八妹会到安阳城帮忙,姐妹两有不少时间在一起外,爹、娘、七弟,她都很少陪了,爹还埋怨过她不陪下棋。
“明轩下午会回来,君儿可要请沈家小姐,可惜郡主不在安阳城,否则一起请了来。”小张氏开心地说道。
“好的,孩儿下午写信给云琳,娘,旁的无事,孩儿带八妹去安阳城了。”
“诶诶,君儿注意安全……”
祝妤君这几日也不得空与云琳见面,郡主离开安阳城前,带云琳去崔家吃了一顿扬州菜。
云琳得偿所愿见到崔家大公子,而且即兴作的一副晚荷图,得到崔大公子称赞。
云琳回府后与她写了一封满满五页纸的信,言当初她是得妤君提点,认认真真地观察了茶花十八学士,待她能将十八学士画得满意,再画旁的花花草草,几乎信手拈来。
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喜悦,最后云琳还提到崔元靖。
崔元靖与大公子初进花厅时,少见的满面春风、风度翩翩。
可不知为何,崔元靖突然沉下脸,变得非常生气,凶凶地瞪她和郡主。
崔大夫人训斥了他几句,他转身跑出花厅,哪怕崔老夫人派人去找他,也再没出现。
沈云琳心下不安,细究来她们与崔元靖确实有过节,之前东府宴请,郡主与他大打出手。
不过郡主只说一句崔元靖病又发作了,让她不要理会……
看完信,祝妤君挺无奈的,崔元靖生气大约是发现她没去。
当时换人,郡主是直接同崔家大夫人说,崔元靖成日在绥陵县,大夫人没告诉他很正常。
崔元靖是个孩子,任由脾气外露,肆无忌惮发泄,不过祝妤君还是感谢他生气时没有直接质问出她的名字。
“六姐,崔公子又在茶楼喝茶。”朝马车外张望的祝妤桐说道。
“外面风大。”祝妤君拨下帘子,令祝妤桐坐正了。
茶楼在她马车去安阳城必经的路上,她不在意崔元靖是不是真喜欢这家茶楼,反正是孩子心性,凡事一阵子热度,很快会忘记的。
……
祝妤君要再开三家药铺的事不是秘密,东府一早知道。
东府的宝庆字号在安阳城有六家铺子,延仁字号要开五家,看似与他们争上了。
不过延仁那两间药铺看病买药的人虽然越来越多,但完全没影响宝庆字号生意。
去延仁药铺看病的多是拿不出诊金的穷人。
穷人原本就是被宝庆字号拒之门外的。能进宝庆字号,能请到宝庆字号郎中上门的人家,不说大富大贵吧,至少也是家境殷实,否则怎么买得起名贵药材,付得起高额诊金。
“西府就是一窝蠢货,哪里懂得经营赚钱,那小贱人拿去开药铺的几间铺子,榆林巷的不算,其它可是每年都能租上三五百两银子的,现在开药铺,一颗药几文钱,甚至一文钱,除去成本,扣去药铺郎中和学徒的月银,他们能赚到多少,怕是一两银子也赚不到。”
祝祥茂在内堂里生气地控诉,他昨日去安阳城一家酒楼与人斗蝈蝈,看见了祝妤君。
西府新开三间药铺,其中一间恰好在酒楼对面。
祝妤君同一名匠人比比划划,周围除一名丫鬟外全是男人。
作为女子,应该规规矩矩在厢房里绣花默诵女德,年岁到了再由长辈出面选一个门当户对对家族有利的男人,像祝妤君这样抛头露面,名声尽毁的,怎么还没被抓去浸猪笼?
真是世风日下。幸亏分家了,否则带累他女儿。
“爹,由着西府胡来,一年得糟蹋多少银子。”
祝祥茂仗着大舅子是郭应韦,说话声音又粗又响。
郭氏告诉他,等将来京城贵人荣登大宝,东府会是功臣,而他们三房,又是功臣里功劳最大的,到那时祝祥茂少说也能混到个六七品官职。
“不由着他们胡来这么办,都分家了。”祝老太爷瞪祝祥茂一眼。
东府认为自己得罪了王府,为保住在北地产业,由郭应韦牵线,悄悄依附了二皇子,成为二皇子在北地的势力。
祝家仅是商户,朝堂上帮不了,自然要贡献钱财。
这次宋侍郎往蔡知府的一万士兵里安插人手,再混入荣亲王军队,折腾了不少钱。
钱当然不可能二皇子出,于是北地里二皇子的势力按照实力和情况摊一摊,摊到东府头上,是六千两银。
东府虽不缺六千两,可钱掏出去总是肉疼的,尤其在未来仍遥远的情况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