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 > 穿成负债小可怜 > 《穿成负债小可怜》TXT全集下载_14

《穿成负债小可怜》TXT全集下载_14(1/2)

目录

邱势有些震惊。

他的船上大部分商品都是主顾早就定下的,但这些东西因为量大且没有风险,利润相对并不高。

所以除此之外,邱势都会多备上一些货物,卖给需要进货的散户,能赚上一点是一点。

此次他早准备要进乐谣的吃食,备下的货物没以往多,但也算价值不菲。他是真没想到,锦州这几个看着贫穷的残兵,居然能把东西都包圆。

“你确定吗?”邱势看着自己的东西,“这些都给你……价值都快接近百两了。”

乐全和几个兄弟确定道:“是。”

乐谣也有点惊讶。

她把乐全拖到一边,问道:“全叔……你们有这么多钱吗?”

乐全笑着与她道:“昨天我听了你说的事情后,便找了城中几家之前买过我们东西的饭馆。

“光是他们定下的货物,已经占据这里的一小半了。东西根本不愁卖不出去!

“钱的话,有饭馆给的定金,加上我们本身的积蓄和在当铺借来的钱,已经足够了。”

乐谣点了点头:“嗯,那就好。”

在当铺借钱是有风险的,但乐谣本身就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在现代时跟银行贷款数额也不是什么小数目。

她听到乐全说的话,并不觉得担忧,反而敬佩他们远超于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的勇气和眼光。

钱货两讫,交易很快便完成了。

乐谣和荆殊先离开,而乐全几人则继续留在船上,与邱势约定起下次做买卖的时间。

晚些时候,乐谣在摆摊处见到了珊珊来迟的阮青。

她眼下有一点青黑,但整个人精神却很好,一边走还一边与身边的两个女子聊天。

乐谣过去与她打招呼,才知道她刚从邱势那边交完货回来。

“对了,跟你介绍一下。”阮青拉过跟她一起过来的两个女孩,“这是依依,这是双双,她[cx独家]们原本是我姐姐手下的人,昨晚我姐姐正式把她们调给了我,我们现在三个人一起忙活这个糕点铺子的事情!”

乐谣一愣,随即欢喜道:“是吗?那你之后就有伴儿了。”

阮青开心地点着头。

双双看起来却是一个比较忧虑的女子。

她看到阮青无忧无虑的模样,提醒道:“还不一定能做成呢,可别骄傲了。”

阮青面上的笑容一下子收敛许多,乐谣适时插话道:“才不是!

“万事开头难,这一单已经完成了,接下来你们肯定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她故意开阮青的玩笑:“或许将来,你能在码头边开一家名声比唐记还大的糕点铺,到时候可得记着还送我糕点吃!”

阮青又兴奋起来,笑着说了一声“好”。

有了乐谣这番话,这三个女孩肉眼可见自信了一些。

接下来,乐谣一直有意帮着旁边的阮青铺子做推荐。

她本就掌握许多推销的话术,再加上阮青那边的东西确实新奇又美味,一段时间下来,阮青竟真的陆陆续续接到好几个单子。

她的糕点比起乐谣的荷叶饭可好保存多了,一些本因为保质期放弃了与乐谣合作的商船,也转而投向阮青的摊位。

短短半个月时间过去,阮青身边的助手一直在增加,除了一开始的依依和双双,又多了其他四位同样风华正茂的姑娘。

终于,码头热闹的景象又告一段落。某天下午,潘山如同上一次一般,带着人过来宣布码头将有三天冷清期的消息。

他临走之前,往乐谣摊位跑了一趟,乐谣便又收到了来自伶红的邀请。

还是之前的那个院落,还是之前那个待客厅,梨木案几上的糕点换成了现在阮青摊子上最热销的那几款,坐在主座上,美丽而温婉的红衣姑娘也变换了想法。

“你想我怎么做?”她问乐谣。

作者有话要说:说是9点,就是9点[狗头]

第32章

想要让一个地方从贫穷到繁荣, 需要的努力和机遇是难以想象的。

但东陵码头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它本身已经具备了繁荣的种种条件,即使没有人刻意推动, 也会在未来几年, 慢慢展现出它强大的地理经济优势。

如今, 伶红愿意站在乐谣这一边,将东陵码头发展起来, 乐谣仿佛已经能看到接下来码头每日里热闹的场面。

她思索了好一会儿,接着用伶红能够理解的语言, 将自己之前想过的方案一一提出来。

乐谣本身是一个来自现代的灵魂,她言语中很多词句连荆殊都听不懂, 更何况是没读过书的伶红。

但伶红没有半点不耐烦,一直在努力想要跟上乐谣的思路。

“……请那些掌船和船工帮忙,向其他商船宣扬东陵这边的情况,这个没有问题, 我会让……让我手下的人去办。”伶红道, “但是,重整码头, 搞促销活动,该要怎么做?”

乐谣想了想, 解释道:“我的想法是, 将如今码头的摆摊区域做一个规划和调整, 让它看起来与城中的市集一般。然后,您再安排人手,负责每日的巡逻、清扫等等。

“这样一来,您也可以借此向摊贩们收取一定的租金。”

伶红点了点头,随即又提出一个问题:“码头的地契并不在我手中, 如今是官府没有精力管辖到此处,所以才让我一个弱女子轻易占了码头这地界。

“若是……将来码头重振了,官府却要来收回此处,怎么办?”

乐谣其实也想到了这件事,但是她却没有太多的顾虑:“不用担心。如果码头能发展起来,由官府来接管此处,其实更好。

“到时候,您应该已经掌控了此处,大可以将自己的筹码摆出来,与官府谈判。

“只要城中的县令不蠢,就不会轻易得罪你这个再次盘亘了许久的势力。”

伶红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乐谣便继续道:“这个月我们便以宣传为主,不仅是商船,锦州周边的城市也可以派人去散播消息,吸引更多的摊贩,甚至生意人前来凑热闹。

“到下个月,等码头的市集雏形修建出来,我们便以‘东陵节’为名,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欢庆活动。活动的具体事宜还请您稍带,我这两天回去整理清楚了再过来与你说明。

“东陵本就是如今锦州少有的大型码头,只要商船能在此处停靠一次,他们便很有可能将此处也作为固定的补给点。

“到时候……”

乐谣花了一些时间,将这其中的营销道理与伶红仔细掰碎讲了一遍。

她在现代时没有受过正规的经济管理教育,做生意全凭自己摸索的门道,所以某些说法听起来有些主观,但却十分清晰易懂,不至于让荆殊和伶红这两个门外汉消化不良。

伶红边听边点头,最后直接点头答应了下来:“好。”

乐谣有些诧异,因为她没想到伶红会如此果断。

伶红也发现了乐谣的疑惑。

她笑了笑,道:“你不必惊讶……我愿意按照你说的来做,是因为就算凭白折腾一番,于我而言也无碍。”

说完这一句,她突然朝外面的潘山喊了一声。

潘山显然早有准备,应了一声后便端着一个盖着绸布的木盘走了进来。

伶红当着乐谣的面,将绸布一掀。

霎时间,没有了遮挡的银锭子完全暴露在众人眼前。

乐谣粗粗一扫,发现盘中至少有个百来两银子。

伶红解释道:“我不知道之前你跟阮青说的那些糕点方子价值多少,但我曾听闻,唐记也向其他人出售一些普通的糕点做法,方子价值不一,但大抵在三五十两左右。

“这些银两,加上我今日答应你的所有事情,权当作阮青收了你恩惠的回礼,你可看看可否抵消得了。”

乐谣一时心中有些难受。

某个瞬间,她其实想说那些方子就是自己送给阮青的礼物,伶红方才答应下她的事情,那么她的目的已经达成了,这些银两大可不必。

但是她身为成年人与生意人的习惯,却又让她很欣赏伶红的做法。

本质上来说,这确实就是一场真金白银的交易。

于是乐谣点点头。

“抵消了。”她道。

但她没有将银两全部收走,而只是调了两块价值十辆的银锭子出来,随后道:“我只拿走这些,剩下的,我想请伶红姐姐帮一个忙。”

“嗯?”伶红问,“什么忙?”

“我想在码头附近购置一些地产……就是靠近外沿,将来能改造成商铺的就可以。”乐谣道,“烦请伶红姐帮我打听一下,到时候我抽个时间过去看看,然后将地契过了。”

码头隶属于官府,无法买卖。但距离码头不远就是几个零散的村落,置地并不麻烦。

伶红定定地看了她好一会儿,随即点头:“……好。”

乐谣这一招,看似没有拒绝她两清的提议,但却又将大部分资产投入到了码头这边。

这不仅将两方的利益重新捆绑在了一处,也给伶红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她越发相信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真的对码头兴盛有用。

两方迅速定下了约定,之后,乐谣没有再耽搁,直接带着荆殊离开了。

路上,荆殊咧着嘴幻想道:“如今东陵码头冷清,地价并不高,那些银子足够买下大片的土地。等到它繁荣起来,唉,就是靠着收地租,你也能安心数着银两了。”

乐谣看了他一眼,道:“那些房子……到时候我分你一半。”

“啊?”荆殊第一反应并不是高兴,而是疑惑道:“为,为什么?”

乐谣回道:“如果没有你,事情并不会如此顺利。码头这个摊子,至少有你一半的功劳。”

“这……可是那些方子是你想出来的,跟我没有关系啊……”荆殊有些理不清。

他摆手道:“你不用这样的,我现在每天还收你给的工钱,已经足够了。”

乐谣突然笑了起来。

她停下脚步,转过身面对荆殊,荆殊也不得以停了下来,将推车靠到地上。

“每天几十个铜板,真的能雇佣到你这样的人吗?”乐谣问。

荆殊蹙着眉头,却想不出该如何回答。

乐谣便摊牌道:“荆殊……我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够不够,但我想,我们迟早也该‘钱货两清’。”

她说完后等了一会儿,见荆殊一直沉默,便重新迈开脚步往回走。

过了一会,她听到车轮滚动的声音,荆殊重新跟了上来。

“你给我这些,是单纯为了我这个人……还是也想拉拢我背后的势力?”荆殊走到她身边,轻声问道。

乐谣微抬起头,直视着天边的斜阳。

“你的价值,远不止这么多……”她说道。

路边枝叶摇曳,发出令人心旷神怡的“沙沙”声,有鸟雀被惊扰,鸣叫着展翅飞离。

乐谣的话像是散在了苍穹中,随着风一起灌入荆殊的耳膜:“只是我现在能给的,只有这么多。”

荆殊愣了好一会儿,回过神来时已经被没有停步的乐谣落下好一段距离。

他连忙加快脚步,小跑着赶了上去。

第33章

接下来的日子, 乐谣一边要照顾着摊子,一边要协调伶红那边的工作,忙得几乎脚不沾地。

好在她如今已经有了足够的积蓄, 干脆便接着之前连夜赶制出一千个荷叶饭的做法, 将所有简单的工序都承包给了村中人。

原本夏闲时节, 许多乐家村的村民都会到城中碰碰运气,找点事情做, 但是今年,他们中部分人得以留在村中。

很快, 在金钱的支撑下,就在乐谣原本摆摊的位置前边, 伶红的人将市集的雏形修建了出来。

尽管这片区域比起城中还是简陋,但是已经有了简单的木棚和道路规划,在日渐炎热的夏季,为摊贩和客人提供了荫凉的休憩之所。

有了伶红作为保证, 再加上初期几乎与免费无异的租金, 摊贩们很快搬迁了过去。伶红按照乐谣的提醒安排了潘山每日巡逻和几个清扫公共区域的杂役女工,短短几日下来, 整个码头看着便规整了许多。

至于江上的行船,也肉眼可见地多了起来。

这段时间本来就是热闹的时候, 又加上伶红安排了人刻意宣传, 东陵码头的消息在行船间流传, 很多商船路过此处,都愿意过来探个路。

但这件事在锦州内部,似乎还未掀起什么风浪。

航运这种事情,总是需要内外双方共同协作的。

如果码头只能吸引来商船,而没有锦州本地的商户, 这种关系注定不能长久。

乐谣跟伶红提过这件事,伶红说会尽力派人去邀请商户进驻。

乐谣身为农家女,如今在这方面人脉还不多,但她也没有闲着,在一个难得清闲的午后,主动将罗可儿邀请了过来。

罗可儿上次过来还是采高升花的时候,那时两人对东陵码头的事情产生了一些分歧,罗可儿离开的时候心中还是藏了一根刺的。

但她想念乐谣,也想念乐家美味新奇的吃食,几乎是一收到乐谣派人递过去的消息,便准备上各种回礼过来了。

几人在乐家修葺一新的小院落中吃了午膳,乐谣便将罗可儿拉到了屋中,谈起了正事。

“……把绢花售到别的州府去?”罗可儿有些惊讶,“你是说,通过东陵码头那边的行船?”

乐谣点点头。

她问:“上次你不是与我说过,如今景康城的绢花已经差不多饱和,绣坊也计划着将绢花铺到锦州其他各个城池吗?

“锦州如今还是贫苦,愿意花钱买绢花的人不会多,反而是外面的人家富裕些。”

罗可儿思索了一阵,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可是……不都说外面比锦州繁华,我们这个绢花……能卖得出去吗?”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乐谣笑。

她道:“如今码头上的商船日益增多,顺着远陵江的水流,一日便能抵达千里之外的地方,比寻常的陆运可快上不少。

“绣坊如今的绢花流水线已经非常成熟,成本并不高,如果能将绢花卖到外面,价格便可以再提上一提啊,这其中的利润,绝对比花费马力,将绢花运到锦州其他地方售卖要来得高。”

罗可儿家庭条件还算不错,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