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 > 农家子科举养家(种田) > 《农家子科举养家[种田]》TXT全集下载_14

《农家子科举养家[种田]》TXT全集下载_14(1/2)

目录

值得庆幸的是,这次的题目正常许多,小题不像府试那般枯困缩脚,最多是将《中庸》隔章搭了《诗经···.大雅》。

顾玉成正要落笔,忽的心头一动,沾了墨先在草稿纸上试写,果然有些不服帖。

他干脆在草稿上用小字写了一遍,直到写出来的字与平时一般无二了,才在考卷上落笔。

写完小题再作文,顾玉成觉得思路顺畅许多,首场的四书义和五经义都破题极快,特别是“若保赤子”一题,更是走笔如飞,不到午时就写完全篇。

这题出自四书的《孟子.滕文公》。夷子来问孟子,古代帝王行儒家之道,对待百姓就像爱护刚出生的婴儿一样,“若保赤子”,究竟是什么意思。问话的同时他得出了自己的答案,认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即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只是从自己的亲人开始实施。

夷子的主张已经被孟子批评过了,破题时自然不能赞同。但要是顺着孟子的意思,换了词句再重复一遍,也肯定会被考官黜落。

顾玉成在腹中打了几个破题,最终取了反破,提笔写下“根本而不以矣,唯恃贤者之仁也”。天生万物都有其规律,这种规律是万物存在的根本和唯一。现在有人不顾这种根本,认为爱无差等,不过是仪仗贤者的仁心罢了。

破题之后,他又紧接着用一句“夫仁者,贤之根本,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来承题,借着古贤者的名言强化自己观点,随后层层铺陈,论述完毕后在结尾借圣贤之口来一番忧思,自然拔升高度。

有巡场的考官从号房前经过,顾玉成也不抬头,专心致志写自己的文章。

他可是听说之前府试有考生因左右张望被黜落的,进场就打定主意做个低头族,绝不多看一眼。

那考官看了好一会儿才离开,顾玉成暗自松口气,又开始写第二篇。

这回也作得颇为顺利,酉时之前就交了卷。

堂上,主考官林学政续了蜡烛,和其他三名考官一起判卷,遇到好的就拿出来吟诵佳句,互相比较。

其中一名考官忽然道:“我手中这份卷子,行文潇洒肆恣,颇类顾居士文风,莫非就是他在偏远小县收的学生?”

林学政恰也看到了白日巡场时的卷子,道:“不如看看这份,破题极妙,环环相扣,不过四百余字,却是真雅质朴,有古文之风。”说完曼声吟哦几句,又将卷子递出去让其余考官传看。

先出言的那名考官心知这是不喜顾仪文风了,于是将手中卷子往下放了放。

但凡应试,考官的喜好就格外重要,常有文风不合考官口味的被黜落。现下是林学政不喜,他正可将其往后挪挪,来日回了京师,也算对那位有个交代。

顾玉成对考官间的暗涌一无所知,按部就班考了后两场,再次累得脸发青,回到客栈就躲进房间休息。

他身体已然累极,精神却莫名亢奋,怎么也睡不着,便要了热水泡脚,又默了自己的文章,直到三更才数着羊慢慢睡下。

梦里也是乱七八糟的,一忽是在野外不知什么人的陵墓前,一忽是在溪口村那条清浅的小河旁,倏然又飞到空中,茫茫然不知归处。

第二天醒来,顾玉成顶着俩大大的黑眼圈打开门,恰遇到钱同在门外作势要敲。

见他出来,钱同大喜道:“贤弟终于醒了!报喜的都快来了!赶紧出来吧,一会儿还得发喜钱呐!”

中试的需要发喜钱,他们都得提前准备好这意头。顾贤弟之前排名都不错,多半是能中的,万一报喜的来了他还在睡觉,多尴尬啊。

顾玉成还未完全清醒就被拉着到了楼下,和认识的不认识的考生等在一处,耳边乱糟糟的。

出发前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至少考过府试,拿到童生出身。万一不中也要维持风度,不给老师丢人,中了也不能跟范进中举似的,得尽量淡定。

然而这会儿在人堆里等着,人人都在盼着取中,被这氛围渲染,顾玉成也紧张起来,竖起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

不知过了多久,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有人带着红案和大红笺纸写的捷报跑到如宾楼,高声报喜。

连续四个不认识的名字过后,顾玉成终于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贺!清平县溪口村顾玉成,丙二十六号,第三名!”

耳边嘈杂的声音忽然远去,模糊成一团不甚清晰的背景音,顾玉成感觉自己仿佛被什么隔开了似的,眼前只有那红纸写就的捷报。

他使劲儿眨眨眼,又悄悄掐住手心,在众人的恭贺声中,掏出银子打赏了报喜人,又对周围人说着“同喜同喜”。言行没有一丝差错,整个人却似分成了两半儿,一半儿站在人群里言笑晏晏,一半儿飘在半空中看着下面的自己。

直到第二波报喜的人过来,又重复了一遍名次,顾玉成才从那种不真切的感觉里脱出,眼中泛出浓浓的喜悦。

他考中秀才了,还是第三名!

从此就是第一等的廪生了!

作者有话要说:更得贼晚……

第38章 返回家中

顾玉成满怀喜悦参加了放榜后的覆试。

覆试没什么难度, 主要是为了对比考生的字迹和水平,确保无人替考。顾玉成规规矩矩答完一场交了卷, 走出考棚才彻底卸下那口气。

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 巡场的林学政和提学官们, 似乎总往他这边看, 来来回回经过好多次。特别是一个面色微黑的中年学官,那目光灼热得有如实质, 在他脸上扫来扫去。

盯得顾玉成几乎要忍不住摸摸脸,看自己是不是替考的了。

好在这次覆试的考生都是真材实料,顺利通过了学政大人的考核。三天之后, 顾玉成就和另外五十几个新秀才一起,在学官带领下参加了入泮仪式。

他本就生得俊秀, 这会儿穿着崭新的秀才襕衫, 越发显得芝兰玉树,跟在学官身后前往孔庙这一路上都沐浴在众人目光里,还被扔了好几条带着香风的手帕。

至于钗环花果之类却是没有的, 概因上一届有个倒霉学子被珠钗砸中眼角, 差点破相并绝了为官之路。从此知州大人就严令禁止围观者投掷此类物事,今天还派了差役在路边盯着。

顾玉成幸免于被硬物砸中的危险, 规行矩步地跟着进了孔庙, 由学政大人象征性整理一下衣襟后,就踏上一座窄窄的木桥,跨过其下半圆形的泮池,向圣人像行拜师礼。

先正衣冠, 后明事理。思乐泮水,矢志向学。

从这一刻起,他才算真正进入知识分子行列,成为圣贤门生。

顾玉成心中生颇为感慨,回到客栈后就提笔写信,一封给老师报喜,一封给家里报平安。

作为院试的第三名,廪生中的优等生,他从此就能吃公家饭了。“廪”字代表着粮仓,廪生就能享受官府发放的米粮银钱,每人每月是廪米六斗,廪银二两。

最重要的是,终生有效。

也就是说,考中秀才后只要不作死,哪怕这辈子再无寸进,都能被国家供养一辈子。

除此之外,秀才还能免除徭役赋税,上公堂也能免跪免刑。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家中出个秀才,着实是改换门庭的大事了。

只是还要多读书求上进,不然难免成为世人口中的老酸秀才……

顾玉成这般想着,将两封信分别送出,转天和同行几人一起到广德州的大寺庙里拜了拜,又买了些特产,才踏上回程的路。

清平县连他在内一共出了五个秀才,以录取比例来说相当不错,回城时谭县令特意派人迎接,还办了接风宴。

顾玉成作为其中名次最好、年龄最小的人,很是多喝了两杯酒,终于回到水井巷子时,就见到两双望穿秋水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他。

“哥哥!”顾玉荣扑过来抱住他的腿,搂着不撒手,声音甜得像掺了蜜,“我特别想你!”

顾玉成低头道:“哥哥也很想你,给你和娘带了礼物。”

顾玉荣皱皱小鼻子,松开手退后几步,疑惑道:“哥哥好像有点臭?”

顾玉成:“……”

王婉贞失笑,端了一碗汤让顾玉成喝下,又赶他去休息:“你瞧瞧这眼下都发青了,人也瘦了一圈儿,还不快去歇下?”

又对顾玉荣道,“你哥累了这么多天,有什么话咱们明天再说吧,好不好?”

顾玉荣猛点头,她哥哥都累得发臭了,还是早点睡觉吧!明天就不会臭了!

第二天醒来的哥哥果然不臭了,顾玉荣开心地扑上去来回蹭,被哄了好一会儿才爬下来,去检查自己的礼物。

顾玉成给她买了两个小珠串,细细长长地缀着小米珠,扎小辫的时候正好能编进去。顾玉荣早早有了爱美之心,拿着珠串就往脑袋上比划,又跑去找王婉贞给她梳辫子。

她小时候营养不良,头发又稀又黄,后来搬到清平县后吃得好些,又趁冬天剃了几次光头,才慢慢长起来一头黑发,现在已经能编出两条短短的小辫儿了。

王婉贞打扮好闺女,打发她去屋里照镜子,然后对顾玉成道:“阿成,现在有几家想跟你结亲,你是个有主意的孩子,娘先给你说说。”

顾玉成:“???”

怎的忽然就有人要跟他结亲,还好几家了呢?

王婉贞看着儿子震惊的表情,心中好笑。

阿成这个孩子,哪儿哪儿都好,就是总觉得自己稀疏平常这点不好。他也不想想,寻常人家里的孩子,在他这个年纪,哪能像他这样自己挣出家底,还考出个秀才来的?

自他们在这水井巷子过完第一个年,就有人找她搭话问亲。那时候家里不宽裕,儿子一心读书,来试探的也不是什么极好的人家,王婉贞便以守孝的名义都婉拒了。

现在儿子考中秀才,又品貌俱佳,当然是挑女婿的热门人选。他人还没回来,王婉贞就里里外外接到了七八家的橄榄枝。

她详详细细地给顾玉成说了一遍,最后道:“娘思来想去,这几家里就是赵家和李家最好。听说赵家的姑娘很不错,虽是庶出,也是养在厉夫人跟前的,又有你和赵家大少爷的关系在,想来不难相处。”

“李家姑娘的父亲是秀才,他家姑娘从小就识文断字,知书达理。李家夫人我也见过几回,是个和气人。”

顾玉成听来听去,发现王婉贞明显中意李家。因为赵家家财万贯,这人嘛,财大就气粗,儿媳嫁妆丰厚,她就免不了担心儿子受气。

顾玉成听得甚是无奈,道:“娘,我还不想成亲,您就推了吧,没得耽误人家姑娘。”

他还小!

知子莫若母,王婉贞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当即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现在不相看才要耽误呢。赵家姑娘十四岁,李家姑娘十三岁,甭管定了那个,过两年都是成亲的好时候呢。”

十四岁和十三岁……

仿佛有一柄名叫“道德”的锤子狠狠砸在天灵盖上,顾玉成整个人都僵住了。他木着脸好半晌才回过神,郑重道:“娘,我是要考进士的,这两年就先不提亲事了。”

真提也不能娶这么大点儿的姑娘,真是造孽啊……

王婉贞这次没有看透自己儿子,笑道:“你这孩子,怎的这般害羞?你都十六岁了,也到相看媳妇的时候了,不是都说人生四喜嘛。”

顾玉成当然知道人生四喜,其中两大喜就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可他现在这样子……

等等!他现在这样——

顾玉成脸色忽的白了一瞬,敷衍王婉贞两句就往自己房间走去,仔细看背影还有点仓皇。

王婉贞忍住笑微微摇头,她这个儿子呀,真的是太害羞了!

第39章 搬家赴考

怕儿子尴尬, 王婉贞就去厨房准备饭食了,殊不知躲回房间的顾玉成心中正在电闪雷鸣。

苍天啊!

大地啊!

他现在竟然不具备成亲的条件!

这两年王婉贞偶尔会提到成亲的话题, 因没什么实质性进展, 就是展望一番将来人丁繁茂的美好前景, 顾玉成也就不怎么在意, 过耳即忘,专心读书。

直到今天正经提到成亲, 提到人生四喜,跟着想到洞房花烛夜,思维不知怎的发散了下, 顾玉成才忽然意识到,他从来没有那啥过, 连梦里都没有……

刹那间恍若惊雷劈下, 顾玉成感觉心跳都停了一瞬,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回的房间。

他本来想说现在这样还是个房无一间的穷小子,娶了妻子也养不起, 忽的拐了个弯儿就从财经频道变成了走进科学。

不会是原身因为常年苦读又没吃过什么好东西给荒废了吧……

顾玉成呆呆地坐在床上, 好半天才缓过神,把年龄算了又算, 坚强下了定论——

绝对是因为他还小!!!

因着这点不可为外人道的隐秘心思, 顾玉成哪也没去,不管谁来邀他,是吃酒吃饭还是赏景,通通都拒绝, 只推说考试累了要在家中休息,同时为乡试做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