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2)
处于谨慎,林尘还是问了一句:什么打电话?
郁寒犹豫了一下,还是道:今天下雨了,你为什么不打电话让我来接你。
郁家目前有三个长期雇用的司机,一个是郁母平时出门约姐妹在用,一般只接送郁母;一个是陪同郁父进出公司,接见重要客户时在用,地位等同于郁父的半个私人助理,一个则是长期待机,留作备用。
偶尔郁寒不想自己开车了,或者林尘有什么事情需要坐车,就会让备用的张师傅接送,这一次回老家结婚的也是他。
有郁寒在家,郁母不会让司机出门接人可以理解,但是林尘不一样,他完全可以给郁母的司机打电话。
凭魏岚对林尘的喜爱程度,她非但不会介意,还会感慨wuli尘尘终于愿意和魏姨亲近地用一个司机了,高兴得再给林尘配辆车。
林尘没想到这种事情还会让郁寒特意过来问一遍,理所当然地说:雨也不是很大,无论是等雨停还是直接走都不是很麻烦,为什么要叫司机?
郁寒一噎,对啊,连他自己都会选择直接冒雨走回去,为什么要叫司机?
钢琴曲在车内悠悠播放,尴尬的情绪在郁寒心中不断扩散,其中还夹杂着对于自己问出这种傻话的懊恼和迷茫。
他是傻了吗?
回去的路上,两人没有再说话。
林尘是本身就是话题杀手,不怎么爱说话,郁寒则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只有钢琴曲尽责地播放着,缓解着可能只有郁寒感受得到的尴尬气氛。
临到家门口,下车之后,郁寒匆匆往里走,感觉多呆一秒自己就要爆炸。
却在离开的前一秒,听到林尘一句掷地有声的谢谢。
还是坐车回来舒服,早知道我应该打个电话给司机的,还麻烦你特意过来一趟。林尘真诚地道了谢。
能坐车,谁会选择淋雨呢?
郁寒心中一腔郁闷和懊恼,随着这声谢谢,顿时烟消云散,他脚步轻快地回头:没什么,小少爷嘛,怎么能淋雨呢?应该的应该的。
林尘:???
郁寒又脚步轻快地进屋了。
这一天之后,不知道是不是林尘的错觉,总感觉郁寒在家待的时间明显变多了。
以前的郁寒,用魏姨的话说,就是家只是一个临时旅馆,酒吧和会所才是永恒的故乡。
不仅如此,以前几乎是每天都能闻见,还天天不重样的女士香水,慢慢地再也闻不到了。
家里的水果盘里,永远有切好的水果点心,只有石榴没有剥籽,只切成了形状适合的四瓣,非常容易剥又不至于没有剥石榴的快感。
郁母最近这几天都不爱和姐妹出去玩了,天天盯着郁寒忙上忙下,享受成果的同时还要左右指点两番,对于郁寒的突然转性,魏岚既没有问号,也没有半分不适,甚至很快做到了鸡蛋里面挑骨头无中生有。
只有郁寒,经过几天的思索,明白了一件事情
奉献使人快乐!
什么奇怪的注重点,疑似弯曲的性向,那都是放屁。
他郁寒,就是新一代居家好哥哥!
在经过了第一次的做饭,第二次的投喂,以及第三次的接送放学之后,食髓知味,喜欢上了奉献这一行,并且因为奉献的快乐,让他过分注意了奉献对象,尘尘小弟弟的其他地方。
只要他坚持奉献,努力奉献,最终,这份奉献的快乐,会带给高于一切的情绪反馈,让他再也不会注意弟弟的其他地方,从精致的脸庞,到白皙的皮肤,他都不会再关注,他爱的,只是这份奉献的快乐!
第19章 创业
大学的生活远没有小说里来得跌宕多彩,哪怕主人公是林尘,在这个阳盛阴衰的计算机系,也实在擦不起半点火花。
林尘与许书兰等人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多月之后,时不时找不到人的方云路再度出现。
你们有兴趣创业吗?方云路坐在教室的木质书桌上,一条腿垂落在地上,另一条腿悬空,问这话的时候,他的视线落在窗外的枫树上,眼睛里反射出阳光的颜色,像是在观赏火红的枫叶,又像是看着枫树在发呆,总之,不像是在问一个大一新生关于创业的问题。
必须得说的是,方云路有着作为S大一届风云人物的资本,面容俊美非凡,毕业的两年带给他一些不同于校园学生的成熟气质,但是还没有褪去属于少年人的锐气和似乎随时可以打败世界自信,很吸引人。
但是在座的四个人,三个都是男的,剩下唯一的女孩还是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霸。
许书兰面露诧异,她不明白方云路问这句话的意思,好像是在闲聊,又好像是在给他们又一轮的考核。
在实验室里,他经常这样毫无预兆地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有时候是问四人实验室的生活还习惯吗?实验室就是实验室,配合学长学姐做一些数据记录、数据测试,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有什么习不习惯的?
有时候是问四人实验失败的时候会不会有挫败感?挫败感?项目负责人不是他们,主要研究人员不是他们,就连仪器的使用和检测也不关他们的事,实验就算失败了也轮不到打杂的感到挫败吧。
虽然如此,但是四人还是一一回答,四人一致认为,这是方云路的某种考核,回答不好或许会被踢出助手组?
但是无论四人怎样回答,方云路都没有说过要让谁离开,好像这些只是他一时的突发奇想。
习惯沉默的舒雅文倒是露出一个惊疑的表情。
他连忙看向方云路,想从他的眼睛里得到确认。
方云路坦然回望。
学长,你是想
你是想让我们加入到你的创业团队吗?林尘抬起头,露出一双冷静的双眼。
那双眼睛里,没有如许书兰一般的诧异疑惑,也没有舒雅文的惊异和惊喜,水一样的平静,像是早就知道方云路此行的目的。
在实验室里的时候,方云路就不似其他研究人员一样长期待在电脑前面盯数据,经常莫名奇妙地消失,他们四个说是方云路的助手,但实际上见到方云路的次数还没有面对其他研究人员的次数多。
而且时常有紧急电话,说到一半就由私人助理代劳,自己迅速离开。
而且林尘好几次听到方云路说人手、资金之类的问题,结合方云路的一些行为,不难猜出他正准备创业。
虽然猜到了,但是林尘并不像舒雅文一样激动。
虽然方云路确实是一个十分有个人魅力的一个人。
他是S大延续了四年的传奇,在大二已有专利加身,跟着岳教授做了三年实验,在毕业后还去国外深造,本人性格虽然有些跳脱,但不难看出本性是一个沉稳而有决断的人,遇事果决,做事情圆融而不失锐意,而且能进岳教授的实验室,人品也有保证。
但是创业,并不只是个人魅力强大就能成功的,它需要经验,需要时间,需要人手,需要资金。
有了这些,它还需要人脉,需要手腕,需要运气和时机。
他相信方云路的个人实力,但是不相信他的团队的实力。
我们?我们才大一,就算进去了又能做什么呢?余山考虑问题很实在,他觉得自己每周在实验室的时间也不长,但是两个月下来学到的东西实在有限,并没有因为进了实验室实力就突飞猛进。
没有真正经手项目,很多东西是怎么也学不来的,而这些东西,可能要等到大三才能接触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