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策行三国 > 《策行三国》TXT全集下载_31

《策行三国》TXT全集下载_31(1/2)

目录

“那你也起来吧。”

尹姁破泣为笑,连忙起身,盈盈一拜。袁术说得没错,她长得的确不错。这含泪一笑,颇有几分动人。史书上说何晏相貌出众,是个美男子,应该是传她的基因。

“夫人,我丑话说在前头。”孙策放下筷子,命人添了一张案,两副餐具,让张夫人和尹姁坐下吃早饭。“何咸起兵与后将军对抗,他的生死由后将军决定,我说了不算。”

张夫人神情淡漠地摇摇头。“成王败寇,这个道理我懂。大将军死在宫里的那一天,我就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何咸决定支持曹操,背叛后将军,我拦不住他,现在我也救不了他,由他去吧。将军的美意,我们心领了。”

孙策很意外。难道大户人家的女子都这么淡定,或者说听天由命?

“夫人打算去哪儿?我派人送你。”

张夫人出了一会儿神,直到尹姁扯她的袖子提醒他,这才说道:“我想回穰县母家,了此残生。”

“行,你不用急,收拾一下,有什么想带走的人或者东西,都可以带走。别让我为难就行。”

“多谢将军。我什么也不带,只求将军派一役夫,驾一牛车,送我回穰县,我就感激不尽了。”

张夫人话音刚落,尹姁就急了,扯着她的袖子连连央求,泪水涟涟。张夫人摸着她的脸,轻叹一声:“傻孩子,你平时那么聪明,这时候怎么糊涂起来了?何家已经完了,是阶下囚还是堂上客,你我各安天命吧。”

尹姁顿时面红耳赤,连头都抬不起来。张夫人对孙策微微欠身,转身离去。出门的那一刻,泪水夺眶而出。张夫人就这么仰着满脸泪水,缓缓从跪了一地的何家老幼中走过,消失在门外,至始至终脚步不乱。

孙策暗自叹息。这张夫人真够厉害的,家破人亡在即,她依然不失气度,利害得失权衡得一清二楚,何进当初费了多少心思才从张家求到她?何皇后要有她的一半,也不会闹成那个样子,大汉说不定还能再延续几十年。

娶妻当娶贤,一点儿没错。

尹姁独自留在堂上,低着头,绞着手指,手足无措。孙策越看越觉得有趣,却没理她,自顾自和周瑜讨论接下来的问题。

拿下何家庄园倒没什么,昨夜一战,他损失不小。虽然具体数字还没出来,但阵亡接近三百,受伤的超过六成,短时间内很难有再战的能力。袁术催得又急,不可能给他太多的时间休整,如何鼓舞士气,再接再励,奖赏就成了不可忽视的环节。

这也是他不肯向袁术让利的原因之一。别看何家富庶,但他有几千将士需要奖赏,受伤的将士需要治疗,阵亡的将士需要抚恤,还要增补人手,添置兵器、甲胄,损坏的军械需要补充,这些都需要钱,算起来绝对是一笔大数目。不精打细算,最后很可能入不敷出,越打越穷。

打仗从来都不是一件便宜的事。大汉的衰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战争,连年的羌乱成了压垮帝国最重的那块石头。

尹姁坐在一旁,听孙策和周瑜讨论怎么分何家的家产,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过她慢慢也明白了张夫人的意思。孙策此刻需要一个熟悉何家内情的人帮忙,而她正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帮了孙策这个忙,将来就算孙策不让她做堂上客,至少不会让她做阶下囚。

至于何家,谁又顾得上呢?张夫人嫁入何家是何进求来的,她嫁入何家却是大父尹端想借何家的势力东山再起,只是没想到运气差到这种地步,她刚刚成亲没几天,权势赫然的何大将军就死在宦官的手中。现在何家得罪了袁氏兄弟,何咸病急乱投医,居然支持曹操与袁术作对,却忘了曹操只是袁绍的部属,将来怎么面对袁绍,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张夫人说得对,孙策比何咸强一百倍。上天眷顾她,给了她第二次选择的机会,她绝不能轻易放过。

尹姁鼓起勇气,抬起头。“二位将军?”

孙策转过头,看着尹姁通红的小脸。“夫人有何指教?”

“我……我知道何家有一些上好的金创药,也许能为将军和麾下的勇士疗伤提供一些帮助。”

孙策大喜。“何大将军家藏的金创药,应该是最好的金创药了吧?这些药是宫里的秘方吗?”

尹姁摇摇头。“是不是宫里的秘方,我不清楚,但南阳三步一药,兼有南北,却是人人皆知的常识。”

第132章 尹家旧事

孙策知道南阳是兵家必争之地,却不知道南阳还是药材宝库,连周瑜都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看到何家那宽敞的药房和堆得满满的药架,闻着浓郁的药味,孙策知道尹姁所言不虚。他立刻让人叫来了辎重营的医匠,让他们挑选需要的药物。几个医匠闻讯赶来,看到满屋子的药库,欣喜若狂。

“将军,这下子有救了,这下子有救了。”一个老医匠揪着胡子,乐得满脸的皱纹都开了。“有了这些药,只要不是致命伤,我们至少能保住他们的命。”

孙策也很欢喜。多救一个经过血战的将士,他就多一份力量。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对任何一个将领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他心情大好,和尹姁聊起了天。

“你大父现在官居何职?”

尹姁眼神一黯。“自从熹平三年讨贼不利,输作左校,我大父已经赋闲近二十年了。”

听到熹平三年四字,孙策心头微动。他父亲孙坚就是熹平年间随刺史臧旻讨会稽妖贼许昌起家的,尹姁的大父尹端就是那时候的会稽太守?这尹端出道挺早啊,三四十岁就是二千石了,怎么一点也没听说过。

“你大父是如何出仕的?”

见孙策对尹家一点也不熟悉,尹姁忍不住说道:“我大父是故度辽将军张公然明麾下司马,曾随张公破羌有功,升任会稽太守。说起来,当时董公不过拜为郎中,还逊我大父一筹。”

“董公?”孙策一头雾水,哪个董公?他想了想,忽然大悟。“你是说董卓?”

尹姁知道失言,脸色煞白,怯怯地点了点头。

孙策不禁翻了个白眼。这古人说话就是喜欢绕圈子,他想了半天才想起尹姁所说的张公然明是谁,凉州三明之张奂张然明,董卓是做过他的部下,没想到尹姁的大父尹端居然也是张奂的部下,曾经和董卓并肩作战,而且军功比董卓还要多。

这样一个人,居然没在史书上留下什么记载,难道和他失官以后一直没有再次出仕有关?

“跟我讲讲你大父的事。”

尹姁又惊又喜。“将……将军不责我失言?”

“我想你不仅仅是一时失言吧?”孙策笑着挥挥手。“公瑾,你忙你的去,我听会儿故事。”

周瑜笑笑,拱手而去。尹姁红了脸,怯怯地站在一旁。孙策一边随手翻捡着药材,一边说道:“我如果猜得不错,你心里大概对董卓颇有同情之意,对吧?说吧,出于你口,入于我耳,除非这些药材通灵,否则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你说了些什么。”

尹姁心虚地看看四周,见除了那些正在安排人搬药材的医匠,并无他人,这才偷偷地松了一口气,低声说道:“我尹家本是南阳小户,大父生来雄壮过人,练得一身好武艺,从军十余年,才挣了一个六百石的都尉。张公赏识,从行伍中提拔他为军司马,随军征战,积军功为会稽太守。不料刚刚上任不久,妖贼许昌作乱,大父身为郡守,率兵征剿,但会稽大姓与妖贼多有勾结,大父作战不利,被刺史臧旻奏免,若不是朱君公伟为他奔走,险些送了性命。”

“后来就一直赋闲在家,没有出仕?”

“没有。大父与董卓不同。董卓原本也是久久不能升迁,一直在县令、都尉之类的官职上盘桓,又被借故免职,后来他向宦者孝敬,又搭上了袁家的门路,成了袁家故吏,这才仕途通畅,一路升迁。我大父迟迟不肯俯首,一心盼着朝廷起复,十几年音讯全无,这才想办法将我嫁入何家,想借何大将军的门路复出,没曾想……”尹姁一声叹息。“这大概就是他的命吧。”

孙策静静地听着,心里有些酸楚。尹端简直是年轻版的孙坚啊,只不过孙坚运气好,等到了黄巾起义。如果不是黄巾起义,孙坚这辈子大概也就是个县丞、县尉,很难达到尹端的成就,更别说封侯了。现在好,天下大乱,孙坚一路积累军功,不仅跻身二千石,还封了侯。

寒门不易啊。

“你大父身体怎么样?”

“不好。”尹姁摇摇头。“原本就不太好,大将军出事之后,他复出无望,一下子老了很多,六十多岁的人和八十多岁一样,头发、胡须全白了。”

“你家离这儿远吗?”

尹姁抬起头,怔怔地看着孙策。“不远,将军,你……”

“我想去看看他,可以吗?”

“真的?”尹姁双手捂着脸,不敢置信,连声音都颤抖起来。“将军,你……你不会是……”

孙策笑笑。“真的。如果他身体好,还有廉颇之勇,我甚至想请他出山。天下大乱,大汉需要他这样的宿将征战天下,重致太平。”

“太好了,太好了。”尹姁喜极而泣。“不劳将军费心,我立刻让人送信回去,请大父来拜见将军。”

“哪有这样的道理。”孙策叹了一口气。“他是前贤,我是后生,理当我去见他。你陪我走一趟?”

“我……”尹姁尴尬地笑了两声,扭捏起来。孙策笑笑,戏谑之心顿起。到这世界几个月,终于找到一个能下手的“同龄”人了。他挑挑眉,故意恶狠狠地说道:“从半个时辰前开始,你就不是何咸的妻子了,你是我的俘虏。你要是听话,一切都好说,你要是不听话,别怪我下手狠,先杀了你儿子,再杀了你。”

“我……我儿子?”尹姁眨着眼睛,莫名其妙。“将军,我……我还没有生育,没有……孩子。”

“呃……”孙策无语。那位让曹丕咬牙切齿、开启魏晋玄风的清谈大师何晏还没生?他打量着尹姁窈窕纤细的身材,这才意识到自己来得的确有点早。他瞪起眼睛,拔出半截长刀。“那你是不想听话了?”

尹姁吓得一哆嗦,低下了头,怯怯地说道:“将军有……有令,焉……焉敢不从。”

“这还差不多。现在,你带我四处转转,看看除了你之外,我还有哪些收获。若有丝毫隐瞒,休怪我认得你,我的刀认不得你。”孙策还刀入鞘,得意地笑了两声,瞅了瞅尹姁瑟瑟发抖的小身子骨,眼神也变得炙热起来。“嘿嘿,我的大刀已经饥渴很久了。”

“喏,谨遵将军令。”尹姁小心翼翼地应了一声,转身前行。

第133章 六龙

袁术说,何家富可敌国。

在尹姁的配合下,孙策查看了何家的库房,觉得袁术言过其实。何家的确很肥,但还没有到富可敌国的地步,相比于何家富丽堂皇的庄园、坞堡,何家甚至有些虚胖。

孙策觉得自己被袁术骗了,心里很不爽。口口声声以长辈自居,做事这么不地道。

不过,他还是有意外惊喜。何家藏有不少制作精良,装饰精美的兵器,多达三十余件,应该是袁术所说出自尚方监的精品。其中一口和曹操的那口七曜刀形制相似,只是制作更为精美,错金刀环金光闪闪,嵌着青玉的黑色刀鞘描绘着身形矫健的金龙。孙策取下来,拔出一半刀身,顿时觉得寒光逼人,花纹与七曜还要漂亮,让他想起以花纹繁美丽复著称的大马士革钢。

“这是什么刀?”

“原西园八校上军校尉蹇硕的佩刀,先帝所赐,据说是用胡铁打造的,非常锋利。”尹姁伸出如青葱一般修长白皙的手指指了指刀身。“上面有铭文,前面两个字就是刀名,好像是叫六龙吧。”

孙策看了看,也只能猜,这是两个古字,有点像甲骨文。六字还勉强能看出一点,龙字根本看不出。下面的铭文很长,他干脆一个字也不认识。可是他看得出来,汉灵帝将这口刀赐给蹇硕是寄托了殷切的希望,只可惜蹇硕不是何进对手,这口刀也成了何进的收藏品。

孙策心头一动,有了主意。

由尹姁陪着,孙策将何家的家底摸了个遍,便有些累了。战了一夜,连番恶战,还受了伤,在最初的兴奋过后,倦意上涌,他有些撑不住了,接连打了几个哈欠。

尹姁莫名的红了脸。“将军累了?休息一下吧。”

“嗯。”孙策点点头,转身出了库房,随身只带了那柄六龙。“士元,请黄校尉来,让他接管何家,清点一下名册,拟一个奖赏将士的方案来。”

庞统应了一声,转身去了。

孙策又让人请来了周瑜,把那口六龙给他看。周瑜见了,也很意外。只知道先帝荒唐,没想到他居然打造出这么好的武器。“你打算怎么处置这口刀?”

孙策笑了。“当然是献给后将军了。这么名贵的宝刀,我可不敢用。”

周瑜瞅了孙策一眼,也笑了。他清楚孙策的想法,孙策可没什么不敢用的,六龙这个名字的确有些犯忌,却不是孙策不敢用的原因。这口刀献给袁术,只是因为袁术喜欢,而孙策却并不在乎。他现在迫切需要的是由黄承彦接管南阳铁官,打造出能够装备大军的优质军械,而不是一两口精工细作的宝刀。

“有了这口刀,后将军应该能满意了。”周瑜接过刀。“我亲自走一趟。我去马厩看看,再挑两匹好马。”

“行,你看着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