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寒门状元 > 《寒门状元》TXT全集下载_568

《寒门状元》TXT全集下载_568(1/2)

目录

沈溪听到朱厚照所请,点头道:“两年后,陛下作为大明军队最高统帅,御驾亲征漠北,一切都要以陛下为主导,确实有必要强化领兵才能,如此方可率领我大明军队封狼居胥,凯旋而归。”

“臣认为陛下应该进入学堂读书,不过陛下乃九五之尊,去做学生显然不那么合适,无论是微臣,还是未来学堂里那些讲习,都没有资格做陛下的先生。”

朱厚照一脸着急:“没事,沈尚书,你本来就是朕的先生,当初在东宫时,你便曾教授朕军事上的知识,如今你再做朕的先生,再合适不过。”

经过这番君臣对话,大臣们终于了解到许多宫中秘辛,明白二人渊源,看向沈溪的目光变得无比热烈。

沈溪道:“陛下当以祭酒身份入学堂为好,不过由于学堂学的是军事,为了跟国子监区别开,祭酒就叫做校长好了……不知陛下是否愿意做大明军事学堂的校长呢?”

朱厚照有些迟疑,屠勋赶紧出列反对:“陛下,您乃富有天下的天子,不适合担任……”

“没事没事。”

朱厚照最喜欢一些稀奇古怪的称呼,听到什么“校长”的名头,高兴得不得了,笑呵呵道,“既然国策是由朕和沈尚书一起制定,而且朕还把主导权交与沈尚书,那只要沈尚书提议合情合理,朕便无条件听从。”

“沈尚书,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朕出任大明军事学堂校长,待学堂开课,朕会亲自前往上课,除了听讲外,朕还会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东西教授给我大明将士!哈哈!”

在场大臣面面相觑。

乾清宫内最年轻的两个人,完全主导了朝会走向,朱厚照和沈溪一唱一和,其他人连嘴都插不上,实在憋屈。

在场一干人中,最恼火的莫过于刘瑾。

刘瑾千方百计控制朱厚照,没想到苦心经营那么久,沈溪回来一天就给改变了。朱厚照对军事学堂兴趣之浓厚,似乎比对豹房更甚,这让刘瑾担心不已。

君臣各怀心思,不过有一点确定下来,那就是正德朝将开始推行一个为期两年的基本国策,在此基础上会衍生出很多东西,而这一切的主导者非把持朝政的刘瑾,而是刚刚回朝的沈溪。

到了这个地步,朝会已经没办法继续下去了,就算有人原本想奏禀什么事情,也无心再说。

每个人都在思考,两年后皇帝就要御驾亲征,能打败鞑靼人还好,若是失败,是否会步当年英宗的后尘,实在是难说。

“别是沈之厚误我大明啊!”很多大臣如此想。

……

……

朝会在朱厚照和沈溪的表演中结束,朱厚照兴致很高,他已经许久没对朝廷的事情如此热衷了。

只是他的热情让大臣们感觉惶恐不安,熊孩子分明是想穷兵黩武,甚至要以大明江山基业来“胡闹”,而帮凶则是沈溪。

出了乾清宫,谢迁跟沈溪一同往宫门而去,大臣们对着二人背影指指点点,没一个愿意跟上去打招呼。

沈溪感觉气氛有些不对,忍不住回头看了眼远远跟在后面的屠勋等人,谢迁拍了他肩膀一下,安慰道:

“朝臣对你什么意见,你不用太过在意,只要老夫觉得妥当便可。这件事你已经尽力,就算你提出国策有所不妥,老夫也会为你撑腰,你只管放心大胆做下去,有老夫在内阁,没有人可以影响你!”

沈溪笑了笑,道:“看来学生得好好感谢谢阁老的支持!”

谢迁扁扁嘴:“你这话要是真心实意还好,就怕只是敷衍应付了事。此番你回京,提前没跟老夫打招呼,到京后又径自去找陛下,谈出许多莫名其妙的东西……你要知道,多少人在看着你,你若不想身败名裂,最好能够规行矩步。”

看到沈溪一脸的不以为然,谢迁叹了口气,摇头道:“唉,也罢,让你规行矩步,比登天还难,你便放手去做事情。两年内出兵鞑靼,这可是你对陛下的承诺,若两年后战事出现差池,你恐怕就要遗臭千古了!”

此时谢迁就跟个老古董似的,啰啰嗦嗦,说的话没有丝毫建设性,除了恐吓就是警告,让沈溪一阵无语。

沈溪心想,你谢老儿还有脸说要给我撑腰?却不知是谁因心灰意冷要离开朝廷回去当闲散之人?现在朝中出现的新气象,还不是我一手推动的?我知道事情的轻重,更明白其严重后果,不会无的放矢。

尽管沈溪腹诽不已,但他还是保持了对谢迁的尊重,毕竟谢迁算是如今朝中跟刘瑾相斗的一股清流。

如果连谢迁都告老还乡,那沈溪谁都指望不上了。

谢迁可是一朝首辅,曾经开创大明弘治中兴的关键人物,能力方面毋庸置疑。而且,不管是皇帝朱厚照还是张太后,对谢迁都有足够的信任,许多事情他不方便说的时候,由谢迁代劳,再好不过。

出了宫门,谢迁提醒:“兵部衙门你暂且别去了,先回府看看吧。自打失火后,这几日你府中都一片风声鹤唳,你若不归,家里人不能安心。至于兵部那边,老夫替你走一趟,为你铺垫一番。”

沈溪看了谢迁一眼,尽管觉得这样做不那么合适,但他还是点了点头,同意了谢迁的安排。

离家日久,他也想早些回去看看。

……

……

出宫人群中,有两人落在最后面,一点儿都不显眼,交头接耳说着关于沈溪的事情。

此二人便是外戚张氏兄弟,先前朝会上除了附和皇帝的意见,他们就没有再说什么了,但这不代表他们心里就很舒坦。

这次沈溪的目的他们看得清楚明白,就是利用军事吸引皇帝的注意力,独树一帜,跟刘瑾分庭抗礼。

张延龄道:“……沈溪这小子刚一回来就做了笔大手笔,他说要建什么军事学堂,那以后不是会损害我们的利益?是否需要去跟姐姐说一声,让姐姐设法阻止?”

张鹤龄白了弟弟一眼,道:“有这个必要吗?你也不想想,沈溪现在多得陛下宠信,若贸然跳出来跟他作对,引起陛下反感怎么办?况且现在刘瑾在朝中势力太过庞大,难得有沈溪站出来跟刘瑾对抗,这对我们来说是大好事,可以坐山观虎斗,等他们斗出个结果,我们出面收拾残局便可。”

张延龄一脸不以为然:“大哥所说残局,不会是两年后对鞑靼之战兵败垂成,甚至连大明京师也沦陷,你我兄弟出来拯救江山社稷吧?”

“大哥,现在已经到了我们选择站边的时候了,我觉得,不如把刘瑾收揽麾下,这样姓沈的小子就闹不出什么花样来。”

二人谈话间出了宫门,远远看到沈溪和谢迁分道扬镳,谢迁前往六部衙门,而沈溪则上了马车,似乎回家去了。

张鹤龄一脸深沉,最后他猛地回过神来,看了弟弟一眼,道:“刘瑾是什么人你不知晓?你有把握能将他收揽麾下?这远比收拢沈之厚困难……”

张延龄笑道:“大哥,我看未必,刘瑾再怎么嚣张,也只是阉人,只能靠陛下对他的信任才能揽权,但现在沈溪回来,他已然失势,这个时候我们主动向他示好,事情未必便不能成功。”

张鹤龄听到后没有马上驳斥自己的弟弟,认真思索一番,道:“那你派人去试试……哦不对,你暂且先别尝试,看看沈之厚把这什么基本国策实施成什么样子再说……陛下或许只是一时热度,没人知道陛下能将热情维持多久,刘瑾在没有遭受挫折前,对于我们的示好恐怕不会领情。”

张延龄点头:“我明白大哥的意思了……先看看沈溪怎么做,等真做出了成绩,刘瑾那边惊慌失措,感觉穷途末路时,我们再出面帮他一把?”

“嗯。”张鹤龄点头。

张延龄道:“大哥,你说的固然有理,但就怕那时沈之厚闹出的阵仗太大,莫说刘瑾,就算你我对此也无能为力,那当如何?”

张鹤龄冷笑不已:“沈之厚没有通天的本事,只管让他放手去做,不过是两年时间……我们完全可以等,你要知道,这大明江山始终姓朱!”

第一七四三章 联手

乾清宫朝会散后,朱厚照兴冲冲到寝宫休息。

昨日朱厚照喝了不少酒,沈溪走后他又玩了半宿,这会儿很疲倦,带着兴头想好好歇息,做一个带兵打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美梦。

而刘瑾则满肚子怨气,陪同朱厚照到了寝宫外,本想跟朱厚照说一些“贴己话”,但未料朱厚照对他不理不睬,他始终找不到机会开口。

等朱厚照在近侍陪同下进入寝宫,刘瑾知道,自己没机会跟朱厚照诉苦了。

“……沈溪这小子,老是坏咱家的好事,咱家好不容易在朝建立起来的大好局面,他刚回来就给破坏了!”

刘瑾怒火中烧,但却对沈溪没辙,他原本就没多少见地,平时所做之事无非靠阴狠毒辣和不择手段,而平时那些看起来高深莫测的计谋,除了少部分属于他灵光一现,其余多出自张文冕和孙聪的手笔。

一时间对沈溪推行的基本国策没有任何应对良方,刘瑾只能回家找张文冕和孙聪商议。就在他准备从东华门出宫,人来到宫门前时,有人从背后追了过来。

此人的出现,让刘瑾颇感意外……正是跟他平时没什么冲突,却因为争夺皇帝的宠信有极大矛盾的张苑。

“是他!?”

刘瑾见到张苑,寻思其主动来寻的目的。就本心而言,刘瑾不太想跟张苑闹得太僵,因为这是宫里少数几个不受他威胁之人……张苑看起来不得朱厚照欢心,但平日朱厚照对张苑依然信任有加。

朱厚照虽然好耍成性,但有一颗念旧的心,对东宫老人非常照顾,张苑曾为朱厚照常侍,服侍起居多年,朱厚照现在便给予张苑梦寐以求的富贵荣华。

“刘公公,这要出宫?”张苑笑盈盈凑过来打招呼。

刘瑾虽然不知张苑跟沈溪是什么关系,但他知道张苑跟沈溪走得很近,之前刘健、韩文弹劾内廷太监,他跟张苑命悬一线时,正是张苑及时拿出沈溪提前准备好的锦囊,才保得一命。

虽然张苑说那是城门送别时沈溪所留,但刘瑾并没有完全相信。

刘瑾挥挥手,让身后跟着的几名太监走得远远的,这才对张苑道:“张公公,你不在乾清宫伴驾,到这里作何?咱家要去何处,跟你何干?”

张苑对刘瑾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并不着恼,笑着说道:“刘公公不必抱有如此大的敌意,您在宫里和朝堂地位谁人不知哪个不晓?鄙人对您没有任何威胁,您不必将鄙人当作对手看待。”

“如今沈尚书回朝,对您的威胁……怕是比我们这些宫人大得多,难道您就不想集合所有力量,对抗沈尚书?”

刘瑾冷笑不已:“同为朝廷做事,沈尚书一心为国为民,咱家为何要跟他对抗?你张公公说话最好小心些,否则咱家要到陛下面前告你一状!”

张苑有些惊讶,随即和颜悦色道:“刘公公不必对鄙人抱有太大敌意,这么说吧,鄙人前来,是想跟您商议如何将沈尚书扳倒,还朝廷一个清静!”

刘瑾对张苑没有好感,不认为对方带着善意而来,当即出言拒绝。

“你要扳倒沈尚书?哼,你可知道这话被咱家告知陛下,陛下会如何对你?张公公,咱家不想跟你一般计较,这话就当咱家没听到,你若执迷不悟,莫说咱家跟陛下奏禀,到时候有什么后果,你应该知道!”

张苑一脸惊愕,心里嘀咕:“为何刘瑾对扳倒沈溪之事漠不关心?对了,一定是他不信任我,不过我今日先跟他表明态度,若回头他有了想法,必然会来找我,那时我再跟他商议扳倒沈溪之事……我一定要让你刘瑾万劫不复!”

其实张苑想针对之人并非是沈溪,而是刘瑾。

不过他显然自作聪明,以为跟刘瑾表明“心迹”刘瑾便会接纳,大可来个“身在曹营心在汉”,假意与刘瑾联手,但其实背地里掏空刘瑾的老底,再给其致命一击。

毕竟沈溪跟他没有利益冲突,张苑目的明确,就是取刘瑾而代之。

张苑行礼:“看来鄙人错估刘公公了,告辞!”说完便转身离开。

刘瑾看着张苑的背影,若有所思:“似乎天下人都知道沈溪回朝要针对咱家,连咱家这个老对头也想跟咱家联合……难道要对付沈溪这小子,真的需假借他人之手不成?”

刘瑾带着满肚子火气,离宫回到自己临近豹房的私宅,刚进大门,便见张文冕和孙聪等候在院内,他尚未开口,孙聪便迎上来:“公公,锦衣卫镇抚江栎唯回到京城,投递拜帖求见,不知您准备如何处置?”

刘瑾正在生闷气,突然听到另外一个刺耳的名字,顿时火冒三丈,道:“他投递拜帖作何?难道也是来投奔咱家?”

孙聪诧异地看了张文冕一眼,回道:“公公,正是如此,此人投递拜帖时,顺道送来一万两银子,说是要孝敬公公您。”

“据说他在西北的差事没完成,寿宁侯让他跟沈尚书联络,联合起来对付您,但此人却因私仇,选择设计陷害沈尚书,回来后他不敢去见寿宁侯,而是躲了起来,现在要投奔公公麾下。”

刘瑾皱眉:“此人跟沈溪有仇?而且为了报仇,不听寿宁侯吩咐?”

刘瑾感觉事有蹊跷,思索了一下,道:“此人虽然有一定作用,但不能留……炎光,你认为呢?”

张文冕被刘瑾点名,显得颇为谨慎:“公公,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自古以来皆如此,这江栎唯固然是势力小人,但他为仇恨甚至连主子都能背叛,这样的人若是利用得好的话,或许大有助益!”

孙聪怒视张文冕一眼:“你别忘了,此人曾加害公公,难道让公公不计前嫌?”

张文冕道:“如此落水狗,失去国舅爷庇护,屁都不是,公公要杀他随时可以,现在将其除掉,除了能让公公心里好受些,能有什么助益?等将其利用价值耗光,公公可轻易剥夺其性命……而他之所以杀公公,不过是出自国舅爷安排,听命行事罢了!”

“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