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寒门状元 > 《寒门状元》TXT全集下载_430

《寒门状元》TXT全集下载_430(1/2)

目录

沈亦儿撅着嘴,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但到这个地步她仍旧不哭,只是心里非常难受。

沈明钧夫妇离开,沈溪浑然没有出去相送的意思,只是由谢韵儿代表他送客。

等人走了,谢韵儿才折返回来,到了正堂,她对林黛和陆曦儿等女道:“你们先回房,乖乖等着!老爷稍后就会过去看你们!”

陆曦儿等人回了屋,谢韵儿才上前问道:“相公,先前那位小公子究竟是何人?我从未见你发过这么大的脾气!”

沈溪道:“无论是何人,你觉得娘如此做,应该吗?”

谢韵儿面带羞惭之色,显然是觉得平日没规劝好婆婆。最后沈溪无奈地叹了口气,解释道:“那是当朝太子,他今日是偷跑出宫的!如果娘打太子的消息传出去,你说会怎样?丢官都是轻的,说不一定家人都会下大狱……娘惹下如此泼天大祸,我怎么可能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第一二七九章 阖家团聚

在沈溪眼中,老娘和妹妹这次算是露脸了,在太子面前把粗鄙的秉性暴露得淋淋尽致,沈家门风败坏,若被人知晓的话,必然会贻笑大方。

好在朱厚照不管是于公于私都不会主动声张,为自己引来一身骚,倒是不用担心他会把事情抖露出去。

不过,朱厚照毕竟不再是七八岁的顽童,已经有了一定的心机,心中能藏得住事情,还知道威逼利诱。在沈溪看来,朱厚照那边少不得要有点儿实际的“甜头”,才能让这小子守住秘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朱厚照压根儿就不懂得门风这样的东西,看最后朱厚照乐得咧开嘴撒腿就跑的样子,这小子似乎还觉得此事挺好玩,那老娘和妹妹意欲殴打太子的事情可以借此了结,沈溪也不用太过担心。

见谢韵儿花容失色,沈溪连忙安慰道:“太子年纪还小,或许还不清楚冒犯他尊严的严重后果,此事或许可就此遮掩过去,但无论如何,娘必须得改改性子,否则迟早会给这个家带来祸患。”

谢韵儿拍了拍胸口,后怕不已。

沈溪知道妻子与老娘私教很好,毕竟做了那么多年的姐妹,几乎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或许这事情由谢韵儿跟周氏说,效果会好许多。

主要目的还是要让周氏明白,这京城藏龙卧虎,不是她想象的那么简单,连教训一个小小的顽童都可能碰到太子,遑论其他?真有一天招惹到王公贵胄,说不得就会家破人亡,所以最好夹着尾巴做人,才能令沈家兴旺发达。

沈溪和谢韵儿又说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什么,从随身的包袱里拿出几锭银子,带着几分歉意:

“韵儿,这几个月朝廷没发俸禄,家里没有进项,你要支撑这个家想必很艰难,这些钱你先收好,留作家用!”

谢韵儿脸上涌现一抹如释重负,接过银子放好,才说道:“之前家里用度确实紧张,小玉连她的贴己银子都借出来了,有了这笔钱,妾身轻松多了。请相公放心,妾身一定会将家里打点好,不辜负相公的期望!”

沈溪点了点头,但还是提醒了一句:“关键还是娘……娘是那种你跟她讲道理怎么都不听的人,我们沈家在京城没有根基,虽然出事了可以求助君儿的祖父,但人情越用越薄,老去唠叨别人也不好,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约束好自己的行为。”

“韵儿,你回头装作不经意跟娘说她打的是当朝太子,未来的皇帝,好好把她吓一吓,让她收收心,学习做一个淑妇。”

“另外,亦儿年岁尚小,虽然跟娘学习了一些不好的东西,但只需善加引导,应该可以改过来。让女先生教她学习《女诫》、《内训》、《女论语》等奠基,再学习倾其书画和女红,莫让她跟娘学那些市井流俗的东西!”

谢韵儿虚心受教:“妾身记下了!”

……

……

沈溪回家是沈府头等大事。

虽然沈明钧夫妇被沈溪赶走了,但家里的女眷,还得他逐一慰籍。

这会儿沈溪也知道妻妾多的坏处了,不但久旷的娇妻眼巴巴等着他安慰,妾侍也在等着他浇灌,甚至没过门的小丫头也在暗中觊觎,沈溪不愿意厚此薄彼,他知道自己无法同时应付这么多女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一碗水端平,能不独处都不独处,如此也就少了许多猜测。

沈溪最关心的还是快要临盆的谢恒奴。

自小娇生惯养的谢恒奴,在沈家经受了最难熬的一段岁月,不但跟着他走南闯北,还带着身孕千里迢迢回归京城,心里一直为出征在外的丈夫担惊受怕。

沈溪留在谢恒奴房中,将身边的女孩都叫到一块儿来,大家坐在一起交心,畅所欲言。沈溪就好像个大家长,将这段时间家里的情况详细问明,连茶米油盐酱醋茶的琐事也都一一过问。

林黛几次张开嘴想说点儿什么,但因在场有其他人,没敢说出口。

中午沈府设家宴,照理应该把沈明钧夫妇请过来,但为了让周氏好好反省,沈溪决定不派人去请,免得周氏借题发挥,越发地趾高气扬,沈溪准备回头再跟沈明钧夫妇赔礼道歉,但前提是谢韵儿把太子的身份告之,让周氏知道什么是惧怕。

等吃过午饭,沈溪回到自己的小院看了看。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床铺被褥透着一股阳光的香气,看来谢韵儿把家务操持得不错,比起他当初领军出京时更有家的韵味。

沈溪心满意足地回到前面的书房,想了想把林黛单独叫过来。

林黛小脸上满是郁郁寡欢,毕竟在她心目中,自己才是沈家“大妇”,怎么说她都是跟沈溪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共过患难,对沈溪一往情深。

沈溪问道:“方才见你一直有话想说,但没机会跟你单独谈,现在叫你过来,你且说来听听!”

林黛微微撅起小嘴,轻哼一声,显得很不满意。

沈溪道:“不说?那我可说了……你兄长,林恒,近来都在跟随我作战,他现在于边军中担任副千总,此战过后会被提拔重用,等他回到京城,我会想方设法带他来见你一面!”

林黛委屈地道:“兄长的事情,我不想听,这一别差不多就是一年,你不知道我多想你……当初离开广州府时你不是说好了,要给我一个孩子吗?”

之前沈溪一直以为,林黛想说的事情,要么跟林恒有关系,要么是家里被谁欺负了准备告小状,谁知道是为了说孩子的事情。

沈溪微微摇头,苦笑道:“黛儿,很多事不用急于一时,我这次回京,短时间内不会离开,之后我们有的是时间造孩子,你还怕少了单独相处的机会?”

林黛撅着嘴,那神色好似在说,鬼才信你呢!

沈溪不再跟林黛多说,他下午还要去兵部走一趟,昨日匆忙,很多手尾没有交待完,再者他要争取早日将城外的京营兵马从南苑调回京城驻扎,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自己的士兵留在城外,这会让将士寒心。

沈溪道:“你且在家中等着,这短时间没事的话,晚上我都会回来,现在入门的只有你、韵儿和君儿三人,但君儿有孕事在身,你韵儿姐姐又让着你,你怀孕的机会少吗?开心一点儿,我不想出门工作的时候还看你耷拉一张脸!”

林黛仔细想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谢恒奴有孕在身,显然不会跟她争宠,而谢韵儿一向谦和好说话,再者谢韵儿生下长子沈平,对于为沈家传宗接代的事情没那么苛求,这么想起来,她反倒是家里最有优势的一个。

但转眼林黛又有些懊恼:“我这算什么优势?别人都有了,我这边还什么都没有,就算得到机会又怎样?没本事就没本事,看来娘说的没错,我可能就是个没福气的人,跟憨娃儿相守这么多年,都没能为他生下一儿半女!”

见林黛哭丧着脸,沈溪无奈地摇摇头,温柔地安慰两句,这才离家。

第一二八〇章 戳破窗户纸

紫禁城,乾清宫寝殿。

朱祐樘的身体逐渐康复,整个人精神好了许多,这跟近来朝廷兵马与鞑靼人作战节节胜利有关。

沈溪带兵回援京城,解了京师之围,尤其是在西直门和正阳门打了两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仗,振奋了军心民心,鞑靼不得不狼狈撤兵,随后大明军队顺利克复紫荆关,鞑靼兵马仓皇北撤,大明王朝终于一洗前耻。

朱祐樘斜躺在龙榻靠背上,张皇后端着药碗,亲手服侍自己的丈夫用药。

朱祐樘笑着说道:“皇后,你别担心,你看这些日子朕的身体不是好多了吗?”

张皇后欣慰地说道:“是啊,皇上,眼看你身子骨一天比一天好,臣妾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服侍一旁的萧敬看着这对相敬如宾的夫妻,脸上带着欣慰的笑意,可惜没等夫妻俩说两句知心话,司礼监那边送来了奏本。

萧敬听到传报立即出了寝殿,站在门边喝斥:“没规没矩的,陛下龙体日益好转,现在最重要的是静养,有什么天大的事情需要过来叨扰?”

等萧敬把司礼监的值班太监屏退,重新进来,朱祐樘好奇地问道:“萧公公,外面可是有紧急军务?”

萧敬支支吾吾道:“没……没什么大事,我让先送到内阁去了,让内阁先给出票拟再说!陛下龙体为重,这时候应静心休养,近来九边重地基本太平无事,鞑子逃命心切,哪里敢与刘尚书麾下兵马对阵?眼看就要逃出张家口堡了!”

朱祐樘高兴地点了点头,转向张皇后说道:“皇后,你知道吗?大明朝这场战事,可算是打赢了!”

对于弘治皇帝来说,他的将士在战场上获胜,保住了大明江山,还是颇为欣慰的,现在把高兴的事情说给自己的妻子听,也可以在妻子面前好好风光一把。

张皇后虽然笑着应了一声,但明显张皇后的笑容带着一抹敷衍。

作为相伴多年的丈夫,朱祐樘马上察觉自己妻子情绪上的小小变化,问道:“皇后,你怎么了?不为朕感到开心吗?”

张皇后轻叹道:“皇上,很多事……臣妾不想说!”说完,抬起头看了恭敬立在一旁的萧敬一眼。

萧敬很懂事,正要退下,朱祐樘却阻拦道:“皇后有什么话直言便可,萧公公是自己人,很多事没必要避讳他!”

“是,皇上!”

张皇后绣眉蹙了一下,道,“皇上,您在生病这段日子,朝廷大小事情,你可是决定由内阁和司礼监来决断吧?”

朱祐樘点头道:“是啊,幸好有刘少傅、李大学士、谢阁老以及萧公公辅佐朕……在京师被困的危急关头,朕的病情一直反复,以至于很多紧急军情朕都无法过问,朕实在问心有愧啊!不过阁部和司礼监,还有六部、五军都督府做事得当,终于保住了京城!”

张皇后问道:“那陛下可知,之前西直门一战,若是没有皇儿亲自领兵杀敌,或许西直门已然失守?”

朱祐樘迟疑了一下,点头道:“太子亲自上西直门的事情,朕已当面听谢阁老和太子奏禀过!当日西直门境况异常的凶险,太子眼见城墙不保,紧要关头亲自带领御林军上阵杀敌,终于取得一场大胜,朕也觉得太子有担当,但……作为一国储君,事关大明江山社稷传续,还是显得太过鲁莽了!”

张皇后微微颔首,显然她也同意丈夫所说的儿子行事鲁莽,她又道:“那皇上又可知,若无沈溪带兵回援,西直门和正阳门都要失守?太子虽然救得了京城一时,但鞑子攻势连绵不绝,若非沈溪所部所向披靡,在野外连连挫败鞑子用兵,在最危险的关头自侧翼击溃鞑子兵马,或许京城已然陷落?”

真实哪壶不开提哪壶!

朱祐樘最不想提及的,便是京城两次遇险,因为他不想把沈溪的功劳彰显得太过突出,而且他始终认为,刘健和李东阳所奏禀的事情有道理,要论功绩,应该从边军先论功,这样才能维护朝局的稳定。

朱祐樘板起脸,严肃地问道:“皇后,你到底要说什么?”

话说到了这个地步,再退缩反而会显得心中有鬼,张皇后不再隐瞒自己的想法,迎着弘治皇帝逼视的目光,道:

“陛下,您对内阁和司礼监信任有加,但臣妾听闻,此战中,刘少傅等人,一心架空司礼监,甚至在皇儿被委命为监国太子后,仍旧被架空所有权力,大小政令皆由刘少傅一人决断。”

“若所做决策得当,自然应该褒奖,但实际在用兵上,刘少傅畏手畏脚,处处被鞑靼人压制,最后更是差点儿酿成京师沦陷的惨祸。皇儿几次都在城门的第一线拼杀,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立下偌大的功勋,却被刘少傅无端指责。刘少傅如此作为,实在有僭越之心!”

朱厚照以太子建国,总领大局,最高兴的莫过于张皇后,儿子终于长大成人可以出来担当大任了。

刘健把朱厚照的监国之位给架空,最不满的自然也是张皇后,我儿子可是储君,你刘健老儿什么东西,居然敢剥夺我儿子的权力?

作为一个护犊的母亲,张皇后一直心中憋着这口气,但大明的安危完全系在刘健身上,张皇后只能强自忍者不发作,甚至太子向她倾诉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她也是劝解自己的儿子,目的是为大局着想。

如今战事缓和,丈夫病情日渐好转,已经可以处理朝政,她马上就在丈夫面前告状,想为儿子讨回公道。

朱祐樘一直都在病榻上,所知的事情,都是下面的奏禀,还有萧敬的转述。

萧敬在朝中就是个标准的老好人,从来不会跟谁急眼,即便他清楚刘健架空朱厚照权力,但却不对朱祐樘说,担心破坏皇帝跟首辅大臣的良好关系,但纸始终包不住火,现在张皇后主动出来发难,自然而然就把那层窗户纸给捅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