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 > 栖凰 > 第23章

第23章(1/2)

目录

燕燎这才想到自己也忙,又念着徐少浊在养伤,所以还有好几桩事没跟徐少浊算呢。

正好在这撞上了,甚好,顺便就一块儿都算了。必须得给这傻小子一个教训,省得这傻小子太不拿自己当回事

燕燎说:少浊,本世子出城前,可是让你留在宫中的?你擅自带人出城,这是一罪;城楼上本世子让你待着,你又违令不遵,这是二罪;现在又被参了个随意行动,这是三罪。三罪齐了,自己去刑堂领罚吧。

燕燎淡淡地把几桩罪行一说,又附耳在王信白耳边低语了几句,拍拍徐少浊没受伤的那半边胳膊,跨上赤兔,一夹马腹,带着同行的两个禁卫,从禁军队里打马踏雪而去。

没一会儿,那鲜目的一抹赤红之色便遥遥消失在了素白之间。

留下原地三个禁卫面面相觑,抬眼间各自都是一脸懵。

想帮着邀功的那个禁卫瞬间意识到自己好心办了坏事,对十分失落的徐少浊相当不好意思,弯腰作揖赔笑请罪道:徐禁卫息怒!接下来半个月队里的加餐我都赔给你,饶了我这张贱嘴吧!

徐少浊幽幽看他一眼,说:谁要你的加餐,我要的是伤赶紧好,伤要是好了,现在跟着世子一块儿的,那就是我了。

他才是世子的贴身禁卫好不好。

王信白无语道:世子太耿直了,我快受不了他啦。

这话一发,徐少浊立刻就瞪眼了,急道:王公子,注意您的言辞!

王信白笑了笑,爱怜地看着徐少浊,轻声说:走,一块儿去刑堂吧,我知道世子想怎么罚你。

徐少浊怒:你懂什么!

不懂不懂。王信白觉得徐少浊真是又蠢又可爱,难怪这么讨世子喜欢。

嘴上安慰着徐少浊这小可怜,心里却又忍不住为燕燎着急。

唉!真的是太不会说话了!明明一腔的关心,心软的很,到嘴出来怎么就成了重话呢。

所以才没人喜欢他啊!

其实燕燎根本不是想惩罚徐少浊。但是徐少浊这性子,真正是莽撞至极,和上辈子比有过之而不及。

一想到上辈子徐少浊莽撞惨死的模样,燕燎怎么也不想这辈子再看他重蹈覆辙,他只是希望徐少浊能听话点,惜命一点。

等出了东阳关,正巧遇到了一队搜寻吴亥的人,打马过去的瞬间,燕燎忽然拉住马缰,停下来在马上看着跪在地上行礼的一干人。

想了想,燕燎吩咐说:回去告诉李潮,不用搜查吴亥了,各关口城门的把关的那些人,都撤了吧。

说完,又疾疾奔驰。

行至东阳关前长亭处的时候,燕燎仿佛又看到了几日前,吴亥在长亭外等他的情景。

他那时就觉得吴亥的气场似乎有些微变化,却没想到,这一变,就已经变得天翻地覆。

王信白推心置腹的一番话,燕燎也不是没有听到心里去,只是

只是。

只是觉得,确实有些对不起他。

若是吴亥没有伤害漠北的意思,若是吴亥真的恨自己,将来再相见时,便再堂堂正正地对峙吧,哪怕是沙场相见,又如何?

吴亥上辈子欠自己的,就当这十年他还清了。

边关一战,燕燎气势汹涌,率兵可谓所向披靡,无人能敌。

雪天本不利行军作战,不过漠北准备充足,打起资源捉襟见肘的部族联合,交战起来还算占些优势。

更让燕燎吃惊的是,最终打散部族联合的并非漠北,而是纳玛。

纳玛的三王子旦森在其中出了好大一把力,从内部把本就离心的部族又瓦解了一大半。

不仅如此,旦森派来使者,主动向漠北求和,说愿意签订协议,用草原良驹为条件,想要和漠北进行正常的商贸往来。

若是真如此,无疑是个良性循环,外贸交易总要比打仗好的多,且那些外族养的军马确实非常优良。

燕燎微讶,没想到当初一念之间的善意,在方山涧放了旦森的人一马,不仅仅救活了旦森一命,还带来了如此转机。

因此机遇,燕燎平定边境动荡仅用了五天时间。

待战事歇了,燕燎把善后留给其他人,自己率着禁卫回王城,却又遇到了意外

雪灾导致山路崩了,回城的路被堵住了。

得,没法回王城了。

眼见着天色快要黑了下去,燕燎问:这附近,有村庄人家吗?去借个宿吧。

禁卫查找之下,确实发现附近有人烟,面露喜色来报燕燎,世子,再山脚有几户人,做药郎生意的,大概可以去借宿。

燕燎也就带了两个禁卫,觉得借宿还是可以的,点了点头,让禁卫带路,往山脚人家去。

等燕燎骑着马去到山脚人家后,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竟然能在这遇到吴亥!

作者有话要说:小白痛心疾首:你俩十年间的纠葛,一旦被吴亥记恨,将来可有你受的!

颜料:不至于,我好歹也是重生的,真要开始打天下,很占优势的吧?(说着,颜料朝我投来怀疑的目光。

很久之后!颜料终于意识到,小白这所谓的有你受的,在某种程度上,居然说的一点也没错!!!

ps: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喧嚣,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出自白居易《中隐》。

留司官是太子宾客,属闲职,无权,无责,闲散,适意。

第31章 意外再逢

吴亥自离开王宫就来到了燕山脚下。

一来,他余毒未清, 首要事情是先找个地方把身体里的毒解决干净;二来, 燕世子就是派人追捕他, 也绝不会有人想到他压根就不急着离开漠北, 而是跑去了塞闭的深山老林里。

一切都在吴亥的预判中, 燕燎果然在边关事发后就撤下了追捕令。

吴亥本是打算就此离开的,可惜,也并非万事万物皆在掌控之中。

比如吴亥没想过自己会把这头蠢狼给带上,还是搞断了腿的狼。

药郎告诉吴亥, 这狼腿上的夹板是可以拆了, 但拆完夹板后几天是骨痂生长的重要时期,最好还是将其关着,别让它乱跑, 不然一不小心还得断。

真麻烦, 早知道就还给燕世子了。

再比如,吴亥没有预料到北境会雪患成灾。

深山里雪势比城镇要严重的多,中午药郎出门归来告诉吴亥,唯一的山路发生雪崩堵住了,这下就是想走也走不出去了。

如此一来,吴亥又加了些银子, 只有继续住下去,等山路通了再走。

谁知,还没等到山路清通,先等来了燕世子。

事情是这样的。傍晚时分药郎夫妇在后厨忙碌晚饭, 吴亥在前屋灯下看书,忽然听到门外有人敲门。

这种时候怎么会有人来敲门?

吴亥微微抬头,和药郎家年幼的儿子相视看了一眼。

小孩五六岁的年纪,食指放在唇前嘘了一声,极小声地说:可能是山崩把山里冬眠的熊吵醒了,熊很聪明的,会到人家前面学着人一样敲门。

吴亥才刚站起身,这初生牛犊不怕熊的小孩就已经跑到了门边,耳朵趴在柴门上听着,脆生生问:外面来的是人还是熊呀?

熊?敲门的禁卫一怔:大雪封山,是前来借宿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