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战国大司马 > 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236

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236(1/2)

目录

d下山搦战”

“与秦军复战”

诸魏将神色微变,面面相觑。

“诸魏暂莫发言。”公孙竖压了压手示意道:“且听蒙师帅把话说完。”

在公孙竖的干涉下,似窦兴、魏青、郑奭等军司马并未立刻开口阐述自己心中的疑问,使蒙仲有足够的时间能逐步讲解自己的策略。

“或许有人会觉得,昨晚我军惨败,秦军士气如虹,此刻下山再找秦军搦战,实为不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秦军士气再高,终归昨晚厮杀了整整一宿,早已精疲力竭、饥肠辘辘,反观我军,虽早些时候撤入山中的士卒,已在我麾下士卒的安排下用过饭,并且也歇息了数个时辰,此消彼长,只要人数相近,我军未必不能战胜秦军。这是其一。

其二,我建议下山搦战,也并非急着要与秦军复战,我只要求逼迫秦军北撤,造成「秦军畏惧与我军在白昼间交锋」的事实,以此激励麾下的士卒,使军中的士气得以恢复,不至于认为秦军不可战胜。”

原来他是这个意图。

篝火旁的诸将心中顿时恍然。

“蒙师帅的意思是,以下山搦战的方式恐吓秦军,逼秦军后撤”窦兴微皱着眉头问道。

“正是。”

“那就是秦军不撤呢”

“秦军会撤的。”环视了一眼众将,蒙仲正色解释道:“诸位只要仔细琢磨,自然就能明白昨夜秦军夜袭我军一事,究竟是冒着怎样的风险稍有不慎,他这边未曾重创我军的主营,然其主营、包括新城,却反而会被韩军攻占。那么试问,秦军为何要动用这等凶险的计策答案只有一个,即他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用通常的方法来拼死抵挡,区区十余万秦军挡不住三十万魏韩联军,是故秦军兵行险招,换而言之,并非秦军希望使用那样凶险的计策,而是他们没有办法。而眼下,秦军已重创我军,原本不到一成的胜算,一夜之间就上升到五六成,七八成,试问在这种情况下,秦军究竟是否敢冲动为之,让一干筋疲力尽、饥肠辘辘的士卒与我军复战还是说,先暂时撤退,避我军锋芒”

这条理分明的一番分析,听得公孙竖与诸将们连连点头。

见此,蒙仲抱拳对公孙竖说道:“公孙军将,接下来的计策,在下亦略有思量,不过,请务必先组织军队下山搦战,逼迫秦军北撤,借此事使我军的将士恢复几分士气,倘若耽搁至山北的秦军填饱肚子,恢复体力,在下就没有多少把握了。”

“唔”公孙竖点点头,旋即沉声说道:“蒙仲,既然是你提出的策略,我便委任你全权负责。”说罢,他转头环视了一眼篝火旁的诸将,沉声又说道:“你等辅佐蒙仲,不可有异议”

说完之后,他可能是不放心,又补充了一句:“眼下乃是我仅存的六七万军队生死存亡之际,我不希望再有人因为私欲,而令出现更多的伤亡,甚至于令我军全军覆没。若谁对蒙仲的计策有何异议,当众可以提出;但倘若无有异议,则不得违抗若非蒙仲昨夜劝我退守伊阙山,我主营十六万大军,恐怕已在昨晚被秦军杀地片甲不留明白么”

“喏”

窦兴、魏青、费恢、郑奭、蔡午等军司马抱拳应命。

“很好”公孙竖满意地点点头,旋即正色说道:“好了,你们几人立刻去召集仍有斗志的士卒,我相信对于昨晚的战败,想必仍有不少士卒心存不甘,只要你等按照蒙师帅的嘱咐,将秦军描绘成「只敢背后偷袭、却不敢正面与我军交锋」的无耻之军,那些尚有余勇的士卒必然会听从号令蒙师帅,你留下。”

见公孙竖留下蒙仲,窦兴、魏青、费恢、郑奭等人都猜到公孙竖肯定是有什么话单独对蒙仲讲,因此很识趣地离去了。

看着这些位将领走远,蒙仲抱拳对公孙竖说道:“不知军将有何吩咐”

只见公孙竖疲倦的脸上挤出几分笑容,诚恳地说道:“蒙仲,其实犀武也好,老夫也好,都知道你的才华远不止于师帅,但犀武”说到这里,他稍稍一停顿,转口又接着说道:“眼下犀武不在,老夫知道其实你才是担任主帅的最佳人选,但我恐你不能服从,是故”

一听这话,蒙仲顿时就明白了。

其实方才他也稍稍有些纳闷,纳闷于公孙竖居然没有委任他以更高的军职,却自说自话取代了犀武的主帅之职,而眼下仔细一想,公孙竖这分明就是在给他铺路:倘若公孙竖方才推荐他出任主帅,底下肯定会有魏军不服;但倘若是公孙竖自领主帅之职,事事询问蒙仲,这跟蒙仲担任主帅,其实是没有多大区别的,更巧妙的是,公孙竖的威望足够高,足以激励剩下的魏军协心合力。

说白了,即当初在宋国逼阳时,宋太子戴武与他的合作方式。

可能是见蒙仲不说话,公孙竖会错了意,好言安抚道:“蒙仲,老夫知道以你的才华,屈居师帅之职未免屈才,待等你的计策顺利施行,在军中积累的些威望,老夫定然会在诸将面前推荐你为假帅”s:假帅,即代理主帅。

此时蒙仲已回过神来,连忙解释道:“公孙军将误会了,在下不是意思,在下方才只是想到了过去。当初我在宋国时,我宋国的太子戴武,亦是自领主帅之职,却将军权放任于我只要公孙军将能信赖在下,在下其实更倾向于公孙军将担任主帅,这样能更好地安抚士卒的心。”

“哦”

公孙竖闻言感觉有些不可思议,笑问道:“如此说来,蒙师帅毫不在意那个主帅的虚名”

蒙仲亦不过分谦逊,闻言平淡地笑道:“倘在下只是贪图名爵,在宋国时就能担任军司马之职,何必跑到魏国来屈就师帅一职至于眼下这场仗,只要公孙军将能信赖在下,在下定然会竭尽所能,挽回劣势。对于我而言,魏国赢得这场仗,至少能力保不败,这是在下唯一所求。”

“”

听完蒙仲这一番话,公孙竖感觉颇有些不可思议。

平心而论,他与蒙仲的相处时间也不多,无法判断蒙仲的这番话是否出自真心,但从蒙仲诚恳的态度来看,公孙竖最终还是选择相信。

点了点头,公孙竖郑重其事地说道:“既然如此,这件事就放一放再说蒙仲,我把剩余六七万魏卒的生死存亡,皆拜托给你了。”

听闻此言,蒙仲当即抱拳回应:“军将不,请假帅放心”

说罢,他转身朝着山下走去,然而还没走出几步,就被公孙竖又喊住了。

只见公孙竖看着回过头来的蒙仲,脸上露出几许复杂神色,欲言又止,良久他叹息道:“没事了,你去吧。”

“”

蒙仲默默地抱了抱拳,什么话都没有说便离开了。

他其实能猜到公孙竖最后究竟想说些什么,无非就是希望他想办法营救公孙喜。

说实话,倒也不是蒙仲厌恶公孙喜,不肯搭救,问题是这件事实在很困难。

公孙喜是什么人大名鼎鼎的「犀武」,魏国的名将,此番秦军好不容易抓到公孙喜,岂会轻易被他魏军夺回去

毫不夸张地说,就算是秦军被魏军击溃,那些秦国的士卒都会将公孙喜带到秦国的王都咸阳,由秦王嬴稷亲自发落。

而正是因为「救回公孙喜」这件事异常艰难,是故公孙竖方才犹豫了半晌,最终还是没有开口,免得给蒙仲增添更多的压力,毕竟当务之急,是让他们麾下六七万魏军重新振作起来,营救公孙喜这件事虽然重要,但与前者相比,也必须得延后。

在蒙仲下山的途中,陆续听到窦兴、魏青等军司马正在激励山上的败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