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683(1/2)
d杀戮,三万金国大军被斩杀者达两万余人,最后拼死逃走者不足五百人,主将完颜希尹在突围时被宋军乱箭射杀。
副将郭药师心中绝望,他也同样走投无路,只得仰天长叹,在府中伏剑自杀。
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宋军也有近六千人的死伤,对相对于辉煌的胜利,这一点死伤并不算什么,宋军如期取得了燕山府战役的胜利,全面夺取了燕山以南的土地。
攻占燕京消息传来时,李延庆正在巡视陈州。
包括陈州、蔡州、颍州和颍昌府等在内的几个开封南部州府在金兵入侵中也饱受蹂躏。
不过比起河北这几个州府却又好得多,至少大部分村庄都有人居住,虽然很多人都逃走,但只要能返回家园,也能在短短几年内恢复元气。
李延庆沿着颍水东岸而行,陪同他视察的是新任陈州知事吕颐浩,吕颐浩在平息政变后被免去了相国之职,被勒令在家反省。
但他毕竟人脉深厚,而且能力也不错,更重要在抗金态度上他十分坚决,所以很快又重新入职,被任命为户部郎中,出任陈州知事,同时被任命的还有另一个前相国范宗尹,他出任海州知事。
如果他们在任上表现出色,那么几年后又能调入朝廷出任高官,毕竟资历已经足够了,但如果想重新入相,那就必须李延庆同意,相国的任免权是在李延庆手中。
吕颐浩指着远处一座村庄对李延庆道:“殿下,那是王各庄,也曾被金兵扫荡过,最惨时一百余户人家只剩下三户,现在开始有人家陆续回来了。”
李延庆之所以关注这座村子,是因为他一个亲兵的家在这里,他得知亲兵的父母从鄂州返回家乡,所以他也想亲自来看一看。
“走看看去。”
李延庆催马下了田埂,向数里外的村庄走去。
刚到村庄门口便听见了一阵犬吠,十几条细犬奔出,冲他们吠叫,几名士兵冲上去,将细犬赶开,李延庆这才走进了村庄,确实有不少人搬回来了,李延庆数了数,至少有十五户人家有了动静。
这时,村里的保正匆匆跑来,跪下行礼道:“小人王玉,是本村的保正,拜见摄政王殿下”
“请起不用太拘礼。”
这时,李延庆看见一个老者正在从车上搬下物品,便走进了院子,老者见进来很多人,不由一怔,“你们是”
保正连忙跑上前,附耳对老人低声说了两句,老人吓得脸色大变,连忙跪下磕头,“小老二不知是摄政王到来,有罪”
李延庆虚托一下,“老丈快快请起,如果不打扰的话,我们聊一聊。”
“不打扰不打扰请屋里坐。”
“就院子里吧大树下比较阴凉。”
老人连忙拿了几个凳子出来,又叫老伴烧水煮茶,李延庆笑问道:“请问老丈贵姓”
“免贵姓侯,本村人,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
“老丈是因为感情上舍不得故土,才迁回来吗”
老人叹了口气,“也是,但也不完全是”
“老丈不妨说说”李延庆着实有点兴趣了。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丽求援
老人笑道:“舍不得家乡当然是最重要的原因,故土难离嘛不过还有些原因也不容回避,朝廷免我们五年的税赋,南方却不免,当然还是回家合算,我家里好歹还有五十亩地呢”
旁边吕颐浩问道:“老丈在鄂州以何为生”
“当然是种粮,我也只会做这件事。”
“那老丈为什么不等种冬小麦时再过来,南方秋水稻应该还没有收获吧”
老者呵呵一笑:“所以我儿子一家还在鄂州,等秋收以后再回来,我回来是要种肥,土地荒了几年,不能马上种粮,我准备先种一茬豆,秋收后肥力如果恢复好,那就直接种冬小麦,如果还不行,只能再继续种豆,明年夏天种水稻。”
李延庆点点头,不愧是老农,考虑得非常现实,他沉吟一下问道:“老丈觉得朝廷在移民方面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呢”
老者有点为难,半晌道:“如果我说了,殿下别生气。”
李延庆笑了起来,“我不会生气,老丈只管说实话。”
老者这才道:“我觉得朝廷鼓励百姓们回家,但在细节上考虑得不周到。”
“比如呢能否举两个例子。”
“比如大家意见最大的两件事,我们怎么回来逃过去时,大家几乎都空着手跑去南方,可这两年家家户户都置办了家具,一些生活物品,如果丢掉太可惜,如果雇车船又太贵,大家负担不起,朝廷能不能定期派船只帮忙运输愿意回乡的百姓,相信很多人都是因为这个困难而无法回家。”
李延庆欣然道:“说得很好,是朝廷考虑不周,我回去就解决,老丈再说第二个例子。”
“第二件事其实也是很现实,我们回乡后都要面临复垦堆肥,至少一个季无法种植庄稼,那这段时间大家该怎么度过没有粮食也没有钱,这将近一年的青黄不接,大家都熬不过的,这也是大家的一个顾虑,朝廷不能只免税就不管了,还应该帮助大家度过这段困难时期。”
李延庆也赞同,说得太对了,这些细节确实是坐在朝房里的官员想不到的,应该去底层多走走,才能知道他们难处在哪里
这时,吕颐浩沉吟一下道:“关于帮助大家渡过青黄不接期,微臣倒有个想法。”
“你说说看”
“微臣觉得可以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来解决,比如兴修水利、疏通漕河、修补官道等等,他们通过为官府做事获得报酬,从而渡过这一年的空白期,官府还可以提供种子耕牛帮助他们解决耕种问题,这是第一,其次是成立互助组,比如十户人家一组,大家一起帮忙建房,一起耕地,人多力量大,很多一户人家难以解决的困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老者一拍大腿,“成立互助组这个办法好,一家人修房子,一个月也完不成,十家人一起动手,两三天就修好了,以工代赈我也支持,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修水利官道挣钱,最后水利官道修好了,得益还是自己。”
李延庆点点头,对吕颐浩道:“你可以用陈州为例子写一份详细报告交给知政堂,知政堂讨论后就可以通过施行。”
“微臣今天回去就写”
李延庆起身离去了,吕颐浩又陪李延庆视察了项城县,李延庆这才转道前往蔡州视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