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 > 寒门枭士 >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15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15(1/2)

目录

d路都踮着脚尖,偶然路过那间特殊的学房,目光匆匆一瞥,那一瞥中也饱含了对他们四人的同情,当然,个别人也会有一种幸灾乐祸。

房间里,姚鼎满瞪着血红的眼睛吼问王贵:“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上联是:明月松间照,下联是什么”

王贵吓得双股战栗,魂都快没了,哪里还想得起王维的诗句,这时,李延庆用脚踢了踢地上一块石头,又比划出一个撒尿的姿势,王贵眼睛一亮,就像捡到了宝一样,结结巴巴说:“清清泉石上流。”

姚鼎瞪了王贵半天,忽然回头用竹鞭劈头盖脸向李延庆抽去,之所以又换回竹鞭,是因为他的铁木戒尺在责打外孙岳飞时打断了,一时找不到适手的家伙。

“从现在开始,王摩诘的诗用隶书给我默三遍,默不完,谁也不准回去睡觉”

尽管姚鼎恨不得把一天掰成三天用,但童子会的时间还是终于来临了,这时,相州已进入隆冬时节,连下了两场大雪,天地间变成了白雪皑皑的世界,也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腊月初六,姚鼎破天荒地给他们放了一天假,让他们好好玩一玩,但四个人一睡就是一天一夜,连酷爱打雪仗的王贵也钻不出被窝了。

次日天刚亮,十几名孝和乡的乡绅聚集到学堂给他们四人送行,二十天的刻苦攻读使他们收获都很大,就王贵也能在他祖父面前一口气背出一百多首诗,令祖父王万豪骄傲得不行,逢人就夸他孙子有出息了。

甚至张保钧也暗暗懊悔,不该让自己孙子放弃,每天看见孙子张大啸装病偷懒不肯起床,他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李文佑代表众人鼓励他们一番,希望他们能为本乡增光,又取了一盘碎银子交给姚鼎,这是大家凑的一点心意,给他们在县里开销。

从前都是乡里四大家族垄断了名额,众乡绅也没有兴致来送行,但这次不一样,他们都从自己孩子那里听说了四人刻苦备战之事,使他们心中燃起了一线希望。

姚鼎却依旧黑着脸,在他看来,四人距离他的要求还差得远,李延庆还勉强可以,岳飞不行,其他两个更是草包,不能指望三甲,能获得第六他就心满意足了。

姚鼎让四个学子排成一排,给送行的众乡绅躬身作揖,这才上了马车,马车是王万豪提供,十分宽大结实,而且外面包了一层皮,下面有厚厚的地毯,寒冬时节坐在里面也比较暖和。

马车被隔成内外两间,姚鼎独自一人坐在前面打盹,而四个学子则坐在后面,他们直接坐在软和的地毯上,身上盖了一床厚厚的被子,他们却很兴奋,一路说个不停。

汤怀笑道:“去年四人只有我最小,今年却是我最大,真的有意思”

四人中汤怀九岁,岳飞和王贵都是八岁,李延庆只有六岁,不过他少年老成,骨架子又大,看起来和八九岁一样,没有人会想到他才六岁。

这时,前面传来姚鼎没精打采的声音,“别的学堂都是选十二三岁的学子,就我糊涂,选了你们几个,居然还有个六岁的,哎这次丢脸真要丢到家了。”

王贵和李延庆一吐舌头,两人都嘻嘻笑了起来。

四人中数岳飞最严肃,沉默寡言,也不喜欢胡闹,汤怀虽然话也不多,但做什么坏事都少不了他。

这时,岳飞问汤怀道:“阿汤,你去年参加了童子会,给大家说说怎么比试吧让我们心里也有数。”

汤怀想了想说:“去年一共比试了七天,前三天是打擂台,然后休息一天,第五天是考试,从天不亮开始,一直考到中午,然后第二天上午公布成绩。”

“公布什么成绩”李延庆问道。

“所有的成绩,擂台赛的成绩加上后面的考试成绩,成绩最高者获得今年魁首。”

说到这里,汤怀很沮丧道:“去年擂台赛,我们第一轮就被淘汰了,最后考试我们又排到最后,结果铩羽而归,当然,年年都一样。”

李延庆又好奇问道:“听说去年有一个学堂退赛了,是怎么回事”

汤怀摆摆手,让三人低下头,他压低声音道:“这里面明争暗斗,不择手段,去年汤北乡学堂本来是擂台赛第一,结果第二天集体腹泻,不得不退出童子会,羑里镇学堂便凭擂台赛第二,考试第一夺走了魁首,我们也破天荒的拿到第七名,大家都说,汤北乡学堂那天晚上不该在外面吃饭。”

众人心里都有点沉甸甸了,这时,王贵笑道:“说点轻松的吧夺得魁首有什么奖励”

“奖励嘛听说魁首是三百贯钱,第二是两百贯,第三得一百贯,后面就没有了。”

汤怀见王贵眼睛发亮,连忙道:“这钱不归自己,是给学堂的,补补漏雨的房子,修修大门桌椅之类。”

王贵顿时泄了气,“那我们有什么好处”

汤怀挠挠头,“个人的好处也有吧乡里会给奖励,但最让人期待的是魁首学子的名字能进县志,知县还会给每人佩戴一朵铜梅,得到神童的称号,好像还有什么”

旁边李延庆一本正经地补充了一句,“有钱人家还会千方百计把女儿嫁给你。”

四个孩子一起轰笑起来,在一片笑声中,马车压过雪地,迅速向县城驶去。

第二十四章 初到县城

马车缓缓进了县城,和外面田野一样,县城内也是白雪皑皑的世界,不过相对于乡村的冷清,县城内却多了几分热闹,家家户户都在准备新年,贴门符,挂兔头,做面蛇,酿屠苏酒,捣年糕,时值中午,家家户户房顶上白色的炊烟袅袅,新年的气氛已渐渐到来。

大街上是一群群正在玩耍的孩子,堆雪人、打雪仗,传来一片片欢笑声,一队头戴范阳帽、手执白蜡枪的壮城厢兵列队奔跑而过,还不少行人小心翼翼在已踩得稀烂的路上行走,生怕泥水溅脏了衣摆。

“哎真想下去堆个雪人。”王贵望着几个正在堆雪人的孩子羡慕道。

汤怀闭目养神,就像一个入定的道士,但听到王贵这句话,他忍不住向车窗外的大雪人瞟了一眼。

“五哥,那个雪人有点像你啊”王贵指着远处一个戴着和岳飞一样帽子的雪人嘻嘻笑道。

岳飞只是嗯了一声,却没抬头,他还在读本朝的十几篇佳作,尤其是王安石的名作,必须倒背如流,外祖父再三告诉他们,他们知县曾是王安石的学生。

王贵见岳飞不睬自己,只得低声嘟囔一句,“真是个小夫子”

李延庆趴在另一边窗前,出神地望着汤阴县城,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的大宋的城池,一切都令他感到新奇,但又那么熟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纽带,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几千年的人们融合在了一起。

“你们看见左面客栈前的那辆马车没有”

沉默了一路的师父姚鼎忽然开口了,几个人纷纷向李延庆这边窗口挤来,连岳飞也放下了功课,探头向车窗外张望。

“师父,是那辆黑色轮子的马车吗”王贵问道。

“就是那辆,出来那几个少年是卫南镇学堂的,和你们一样。”

众人都看见了,只见从马车里出来四个少年和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老者,还有个中年男子跑进跑出,给学子们安排住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