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2)
萧富为人爽直,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绝对不会假借看望的名义报复安义,暗地里给鲫鱼喂了毒。
这时郝医师来到了院子里,道:安夫人,我给安大人诊过了,安大人的风寒已经好了,但仍有浑身酸痛、头脑魂涨的症状,是因为中了毒。这毒发作的时日不短了,如果再任其拖延,安大人会有性命之忧。
宋婵道:郝大夫你快开一份解毒的方子。
郝医师为难道:鄙人只擅长治疗风寒这类常见的小病,解毒虽有涉猎,但停留在皮毛。鄙人只诊得出安大人是中了毒,但要解这毒
安曹氏道:郝大夫你只说有没有办法?
郝医师:以我的水平,只能延缓。
安桐道:延缓的方子,你先开着。
是,安公子。
安桐:娘,何惇大人那治风寒的方子在哪里?
安曹氏:在厨房煎药的仆从那里阿桐,你怀疑何大人的药方?
安桐道:因为我不相信萧富叔叔会给父亲下毒。
安桐去厨房取了那张药方,扫了一遍上面的提到的药材,但并没有发现有合在一起会产生毒性的药物。安曹氏、宋婵和郝医师也随他进了厨房,安曹氏道:阿桐,你不懂用药,能看出什么呢?快把这个给郝大夫看一看。
郝大夫道:近来安府的仆从到我的药铺里抓药,我早就留意过这份药方了,都是好药,安大人中毒不会是因为这个。
不是最好。
如果问题出在药方,安家就有□□烦了。何惇是朝廷要员,三府之一监察府的主部,要是他要谋害安义,想安义死,不管因为什么,总之有成千上万种方法可以达到目的,而且不需要确切的理由,只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就可以了。
安桐道:我去看看父亲。
安义卧病在床,宋琰站在旁边,两人的神色都很不好。
今天宋琰主要是来告诉安义,查了二十多天,蜀州确实查不到何惇所说的私盐贩子,让他可以不用查了,直接写文书给何惇复命。不料他在这边说,那边给安义把脉的郝医师竟诊断出安义中了毒。
宋琰当即问安义吃过什么安府里其他人没有吃过的东西,旁边守候的仆从说药汤和萧富送来的鲫鱼。
宋大人,您让一让。安桐道。他走到安义的床前,看他眼睛的颜色和舌头的颜色,还抬起父亲的手腕把脉。在场的人都看得瞠目结舌,这安大公子分明是一副内行的样子。要是安然在这里,肯定又会说哥哥乃苏瞳转世哥哥什么都懂。
前一世安桐在白隐寺炼丹,歪打正着研究出了很多毒药的门道。他不是医师,但制毒解毒他要比医师在行。
安义咳了几声:安桐你来干什么?
看父亲中的是什么毒?
你懂?
安桐简洁地答:懂。
不探不知道一探吓一跳,安义中的这毒,和安桐关系很大:这毒是他亲手炼出来的。当然,可能其他人也误打误撞或悉心钻研炼制过这种毒,此毒或许并非他的独门秘方,不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懂,懂就意味着可以解毒。
安桐道:我要纸和笔。
安曹氏点头示意宋婵取来安桐要的纸笔,安桐当着众人刷刷写出一串药名,交给郝医师,请他抓药送到安府。
郝医师拿着那方子左看右看,看不出个名堂。
安桐道:郝医师,不用看了,就按照这上面写的种类和剂量抓药就行。
安曹氏道:阿桐,这开不得玩笑。
安桐道:娘觉得儿子敢拿父亲的身体开玩笑?
郝医师欲走,宋琰想到什么似的拉住他,问安曹氏:安夫人,萧富送的鱼还有吗?
有的,在竹林里面的池子里养着。
郝大夫,你先去看看那些鲫鱼身上有没有异样。
安桐往门往走:我去看。
一直没说话的安义撑起了身子:安桐,郝大夫毕竟是医师,让郝大夫去。
除了躺在床上的安义,众人都跟去了竹林。竹林里的池子中游着剩下的五条鲫鱼,张叔捞了一条起来,交给郝医师。郝医师用银针试探,刺到鲫鱼的鳞片里面、口腔里面,银针变成了黑色。
郝医师把发黑的银针给众人看。
宋琰压抑着怒火:萧富真不是个人!
安桐这种和各类毒接触得多的人,知道银针试毒很不靠谱,但一时找不到证据反驳郝医师。无论如何他不相信萧富对父亲藏着杀心,思忖片刻道:宋大人,我觉得把这五条鲫鱼熬成汤,给人喝一阵子,观察观察再做定论。
宋琰不可思议地道:安桐,证据凿凿,为何不下结论?再说萧富和安大人怀有怨恨,借着鱼汤置人于死地,完全说得通你说把鱼熬成汤喝一阵子,这又像什么话,谁会喝?仆从也是一条命啊。
安桐道:我喝。
安曹氏脸色发白:阿桐,你在说什么?张叔,你去把这五条鱼处理了。
张叔正要动,安桐道:娘,我这样做,一来是希望大家相信萧富叔叔的为人,二来是希望大家相信我刚才写给郝大夫的解毒药方。
宋婵急道:要验毒,用牲畜和家禽都可以,为什么你要用自己冒险?
有些毒,用在人身上是一个样,用在动物身上是一个样。安桐道,娘,你也知道儿子不是鲁莽之人,做事有分寸。我不喝这汤,萧富叔叔就会被当做杀人犯处以极刑,我喝了,如果安然无恙,就能救萧富叔叔一条命。
一阵响亮的叫冤声打破了沉默:我没有下毒!安夫人,我没有下毒!
萧富喊得理直气壮,大跨步从安府前院一路嚷到了竹林。后面跟着他哼哧喘气的仆从原本是去押他的,但当萧富听说安府指责他下毒,二话不说便自己走了过来,来安府的欲望比去请他的那仆从还要迫切。
萧信也一脸沉重地跟在后面。
萧富环视了一番在场的人,道:安夫人,宋大人,安大公子,宋婵,我萧某行的端站得直,做不来下毒杀人的事情!对天发誓,问心无愧!
萧信也道:安夫人,宋大人,一定有误会。
尽管萧富只是一个市井中的普通人,但由于安桐和萧信小时候在同一个学堂念书,且交情很好,安曹氏邀请萧信在安府吃饭的时候,也会顺带邀请他唯一的亲人萧富。萧富性格爽朗,安义也因着孩子们的情谊和萧富成了朋友,两人的友谊无关地位也无关利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