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 > 扶一把大秦 > 分节阅读 153

分节阅读 153(1/2)

目录

d直言自己会吩咐这附近的亭长孙前给叔孙通在村落里找一个像样的落脚点。

并且他会定期在各个郡县之中搜集一些讲学内容满意的人,给予一定经济上的奖励,不然的话,还真就有不少像叔孙通这样的大儒有可能会饿着肚子讲学。

在叔孙通的千恩万谢中,嬴高离开了这个破旧的木屋,看着嬴高施施然离开的背影,叔孙通的眼里面满是热切,他知道,自己的春天就要来了。因为嬴高在离去的时候曾经有言,若是他能教习出日后能出入大秦朝堂上的能臣的话也有他的一份功绩。

叔孙通想了想,要是自己日后真的教导出了能够出入大秦朝堂的弟子的话,那还真就是一份不小的荣耀,到那个时候就算是自己依然在这里讲学,那自己的名声也肯定会传遍整个洛阳,甚至时候整个的三川郡的。

而最为重要的是,有着一颗相当聪明的头脑的叔孙通听出了嬴高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那就是他在这教习的这些个黔首的孩子,就和自己猜测的一样,是绝对有可能在大秦的朝堂上担任要职的,而自己要做的,就是把他们教导好而已,政策上面的事儿,人家当皇帝的都松了口了,那肯定就是啥问题都没有,你就放心干就完事了。

“君上,你为何不斩杀了这叔孙通,这厮当真是有些油嘴滑舌了。”

看了叔孙通的这一番表现,出来了的朱家都是连连摇头,心说自己这个老乡啊,真是给薛郡的人丢脸,在皇帝的面前竟然吓得连粑粑差一点都出来了。

“你可知人无完人的道理,叔孙通的确是一颗墙头草一般的人物,但若是我大秦政权稳固,他又怎会生出那投奔项梁的想法但这厮是个大儒,却是不假,我大秦经历了父亲之前的焚书之策,绝大部分的六国以及诸子百家的典籍尽皆焚毁,而这叔孙通竟然还有如此之多的儒家典籍,可见其对于儒学还是有些风骨的,而如今朕想要用的,就是他这样的人在各自学派上面的造诣和风骨,若是将这样的人等斩杀了,就算是百年之后,怕是我大秦也难以再现百年前百家争鸣之态势啊”

说到最后,嬴高深深的叹了口气,但显然,以叔孙通为代表的一大部分人,是他现在必须要倚重的,至于自己在后世所说的所谓文人的风骨,在这个时代可能会有,但是就算是有,那也是凤毛麟角一样的存在,因为这个时代,是个胜者为王的时代,不兴那个。

解决了叔孙通的事儿之后,嬴高真的就马不停蹄的返回到咸阳去了,因为在洛阳,他发现了自己新政里面的不尽人意之处,所以有些事儿,必须给他扼杀在萌芽之中。

不然的话,恐怕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又会因为自己的新政而成为传播反秦思想的乐土,那样的话,嬴高岂不是成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那一位了吗。

“君上,当真要如此吗”

三日后,咸阳宫里,萧何手里面拿着一册竹简,显然是刚刚看完,但他却皱着眉头看像嬴高,显然是对于这竹简里面的内容稍微有那么点疑虑。

“左相是否以为,若是将此令昭告下去,有些严苛了。”

坐在嬴高对面的萧何没有说话,但是显然,他的表情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了。

“此番前往洛阳,单单是这洛阳一县之中,就斩杀了三十人,洛阳乃是距离我大秦的中心如此之近的郡县,一载之前我又曾对洛阳的官吏进行了一番的更迭,左相以为,在关东的六国故地之上,情形会比洛阳更好”

“这”

虽然心里并不是十分认同,但是嬴高说出的话又让萧何没法反驳。

“三川有朕的外舅冯劫坐镇,陈郡有徐公,九江有王离将军,江东有陈婴,南海有扶苏兄长,这些郡中,左相不必担忧整治不严之事,至于北方的数郡,朕有意请左相亲自走一遭,不但要将讲学之人彻底清查一遭,一旦有反秦或是宣扬六国分裂思想者,即刻腰斩,再者,若是北方数郡之中有不作为的官吏,需得当众将其派往上郡修整长城,如此一来,朕的这条新政,才可真正在我大秦的领土中铺散开来。”

萧何的一部分担忧,嬴高自然也早就想到了,但是自己去一趟洛阳那就已经是极限了,咸阳还有一大堆的事儿等着自己决策呢,如今的大秦显然是还处在一个百废待兴的状态。

所以嬴高自己是绝对不能离开咸阳一路向北到韩国,燕国,赵国等国的故地上去的,那样的话,要不就是走马观花,要不就没有个半年回不来。除了自己之外,能让他完完全全信任并且有能耐把自己想要干的这个事儿干好的,也就只有萧何了。

嬴高的命令下完之后,萧何并没有立马就开始表决心,而是低着头沉思了起来。

嬴高也并没有去催他,因为他知道,萧何就单单走这一遭,折在他手里面的讲学之人估计没有五百也得有个二三百,而根据嬴高的估计,那些个不作为瞎作为的官吏也不会比这个数少多少的。

所以这一遭下来,估计萧何在大秦官场上或者是民间的名声就得稍微有点不那么好了。但是嬴高知道,萧何的顾虑其实也并不是自己名声的问题,而是嬴高这么做了之后,会不会真的像他想象的那样,在大秦形成这么个百家争鸣的同时还风清气正风气。

“萧何此番定不会辜负的君上的信任,不过此番前去,怕是会耽搁相当长的时间,途中所遇之事,皆是我与君上无法估计之事,故而何有一事相请”

再次此抬头的时候,萧何显然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这个活,他显然也是决心接了。

“此番前去,左相不论到了何处,皆与朕到了一般无二,左相做做出的决策,所斩杀的人,皆可以便宜行事,当左相出发之时,朕会写出一封诏书将此事诏令天下,左相不必有任何后顾之忧。”

跟萧何搭班子干活这么长时间了,对于萧何的心理,嬴高研究的还是相当的透彻的,他知道萧何心里想的是啥,也知道他这么想那可不是为了向嬴高要权力,而是没有这样的权力的话,嬴高想让他干的事儿他啊压根就干不下去。

最终,除了这么便宜行事之权外,嬴高还给了萧何五万精兵,由司马欣带着保护萧何的安全,这么个阵容代替皇帝去出巡北边的几个郡县,嬴高相信那肯定是足够了的。

“君上,就在你前往洛阳的这数日之间,扶苏公子的信件到了咸阳,今日我此来,本是想要将其呈递给君上。”

这个事儿说完了之后,萧何才想起来自己今天入宫的正事儿来,于是乎从自己的衣袖里面拿出来了一封书信,递给了嬴高。

这封书信的确是扶苏写给嬴高的,但是萧何却并没有像以往自己代理朝政时候那样先把他打开看看,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是一封扶苏写给嬴高的私人信件,而并非是那种上报紧急军情或者是重大事件的信件。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哥哥写给一个弟弟的家书,所以萧何并没有急于打开,也没有去催促嬴高,而是等到这一天嬴高几乎是把朝堂上面的事儿处理完了之后,才带着书信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