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 > 重生农家好日子 > 分节阅读 34

分节阅读 34(1/2)

目录

神振奋,齐齐笑道,“他老哥俩是不是后悔不迭啦”

“屁的后悔。他们在村子说三哥不仁义呢,害他们遭了大罪了。幸好没死在路上,要不然让三哥偿命。好像三哥的爸爸为此还和和宏广两家吵了架。谁输谁赢我妈也没说。”

“呀呸臭不要脸的,我们顾着同村的面子没往家里提,结果人家心里倒把咱们恨上了”杨天友气道,“等下我就把他俩干的好事给我爷爷说,让他好生宣扬宣扬。”

钱生友微笑,“你迟了一点。我们解释的信估计家里都已经收到了。我妈妈那个嘴巴,估计这下全村全镇人都知道了。”

大家又乐起来。

赵仁虎领情,“两位哥哥,你们写信帮我谢谢婶子。还有,我爸那里就不用送礼了,咱们兄弟间的感情,送礼太见外了。关键是送的礼还不是进了我老娘继兄弟的嘴,我可不乐意。”

赵家的家事,大家就不好插言了。

陈伟犹豫了一下,才道:“老三,有句话,我也不知当说不当说。”

赵仁虎笑了笑,“能说就说,不能说就不说。”

“是这样,咱们几个就我是外村的。我妈妈的娘家不是和刘娟家隔不远吗。我妈妈回娘家看望我外婆,听了一耳朵,好像是你爸爸去闹过刘娟几次。这个事,也不知你知不知道。”

赵仁虎脸色一沉,“具体细节你妈妈有没有说”

“她也就听了一耳朵,辨不了真假。听一听就算了,反正我们隔十万八千里,也管不到家里的事。”

第七十六章 父子

刘娟果然要静心读书,并且也不再去村上挣工分。

治下的人懒没有问题,日子过好过坏没有问题,大问题就是不能因为懒把人给饿死了。现在不是饥荒年代,而是和平年代,若因为懒惰而饿死了村民,村干部那是难辞其咎。

就因为必须照顾老幼,生产队才会做出直接扣刘博的工分补贴老父幼妹的事来。因为这个事,刘博一家颇多怨言,但又无可奈何。

现在的情况是老父幼妹完全撂膀子不干活了,这样下去总不能让儿子一家全全供给他俩吧。村干部再也坐不住了,登门拜访,询问刘老头到底要做何。

刘老头卖了十来天珠子,很是看好此物钱景,他颇有底气地道:“刘娟要读书上学,平时还要做家务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她委实没功夫帮村上干活。”

村干部忍不住道:“以前不是边上学边挣工分吗也没耽搁。而且她已经十三岁了,其实读不读书也没所谓。要是解放前,娃都已经有了。都要嫁人的年纪,这还读书啊。读再多书那还不是外家之人,你得考虑考虑儿子的想法。”

刘老头直言不讳,“我可没钱给她读书。有人要供她读,不要她干活,我有什么办法。总不能扣着人家的钱,来养儿子一家吧。我可做不出这种事。”

村干部惊讶地道:“怎么,谣言还是真的还有这好事”

刘老头也不要脸了,反正靠都靠上了,难道要说自己有钱养女儿读书吗,儿子一家不把房顶给掀了。

“街上铺子送了三间,银钱若干,三百五百每月皆寄钱,又从广东寄来了仿珍珠给我做生意。我已经在镇上开了几天铺子,生意还过得去,所以以后回村的日子就少了。”

刘老头越说,村干部越难以置信,“不是没摆酒过名路吗,这就给房给钱了”这样的聘礼是不是太多了,他咋没有这样一个好女婿。

刘老头光棍地说:“他要给,难道咱还不要退回去吗就是想退也不在家,人家在遥远的广东新加坡上班呢。”

村干部捧着受惊的小心肝,喃喃道:“新加坡,是哪里,哪个国这是发了大财吗”

刘老头不理他,他可没义务回答这种问题。

两父女急匆匆地收拾着行李。

村干部站了站,又道:“你们这是要搬家”

刘老头有些不耐烦,“刘娟已经转到镇上小学读书了。我们要搬镇上住,以后可能鲜少回来。恩,也多谢你走一趟,关心老百姓疾苦。等我发了财,请你们吃饭。”

刘博下工回来和村干部撞个正着,他低声道:“我爸爸咋说啊。

村干部翻翻白眼,“以后还是莫嫌刘娟了,有你们哥嫂后悔的日子。”甩袖子走人。如果不是刘博两口子吹耳边风,他何至于跑这一趟,遭受满心的心灵创伤。

狗ri的药罐罐刘老头,似乎要拽起来了。

刘老头两父女三两下收拾好了行李,借了个板车,合力推出来。

刘博万分惊讶,“爸爸,你们这是要去哪儿不在家里住了吗”

刘老头呛声道:“我搬走了,就没人要你补超支款,不正好如了你的意吗两口子天天嫌我们,我们搬走,省得碍眼”今天村干部为什么来,打量他不知晓吗。

“爸”刘博噎住,“总得告诉我,搬到哪儿去吧。”

“搬天上去”

刘娟无语望天,老爸和老哥只要在一处,没有一回不吵个天翻地覆,这回已经算平和的。

刘博也不想说话了,盯着两父女渐行渐远。

私心里他老早就希望能甩开这两个大包袱了,如今正好。

蒙小琼跑得气喘吁吁,“爸爸呢,在哪里我有事问他。”

刘博没好气地道:“带着小妹不知搬哪里去了。这下如你的意了,天天在我耳朵骂我爸我妹拖累你,这下大家都省心。”

“啊搬走了肯定搬到镇上去了。”

刘博道:“你咋知道搬镇上去了”

蒙小琼双手拍大腿啪啪响,“你还不知道呢吧。小妹竟然真的收了三间铺子。听说都摆上东西在卖钱了。哎哟喂,我的好妹子哟,你要搬走,也等嫂子送送你呀。”

刘博把着蒙小琼的肩膀,“说清楚,什么铺子”

蒙小琼冷笑,“你爸爸也真可笑,解放前怕土匪炮弹,大城市搬小城市,小城市搬镇上,镇上也怕,直接搬乡卡卡了。这回找了个能干的女婿,又要往镇上搬。来回折腾,也不嫌累得慌。还不是你那好妹妹,谁知道哪里浪出个好女婿,平白送房给钱,这下两父女更加不得认你这个儿子了。”

“难道流言竟是真的”

“八九不离十吧。刘书记老婆亲口摆的,还能有假吗穷了就剐你,富了就离你,刘博,人家这是要不认你呀。”

刘博脸色异常难看,嘴唇蠕动半天,才道:“想摆脱我,没门儿把超支款补给我,这么多年的补贴还给我先他只有我这一个儿子,难道还能让女儿给他养老送终不成你放心,我爸那个孙子迷,跑不掉。”

蒙小琼想想也是,有俩儿子在手,刘老头还能翻天不成,照样得把挣的钱交出来。

刘老头可没空管孙子,自己都应顾不暇,哪来的心思管孙子。

刘娟转学很顺利,托一个熟人,交点钱就成了。关键是英语老师不好找,镇上似乎只有中学的某某老师才会英语。

刘老头才不重视读书,如果不是怕好女婿飞了,他才懒得培养女儿读书。儿子都没读书,女儿读那么多书干撒。外家之人,读了书也便宜了别人。不过赵仁虎这小子倒机灵,还知道自己花钱培养媳妇。

刘老头四十多岁的大男人,还学走串珠走线,也是为难了他。不过比起去地里劳动,比起去外面风餐露宿投机倒把,这个事就那么微不足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