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6(1/2)
是由于自身薄弱的工业
于是没办法,日本人也只好用买这么一种手段了。
只不过和英国不同,日本可没有英国那么丰厚的家底,毕竟日本不像英国一样殖民地遍布全世界。而且1938年也就是昭和13年日本政府的岁入也不过三十五亿九千多万日元的样子总是要有个对比,所以书中国家的一些数据都取自史实资料。这个三十五亿九千万的资料出自日本财务省的官方网站,除非日本人在自己的官网上造价,不然这个资料绝对真实可信
而既然是买的话,那渠道自然就只有作为好邻居的中国和半好不好的美国了。可惜这件事上作为好邻居的中国,却连一个友情价也没给,最后就连日本首相上门亲自拜访也一样,气的日本人大骂“落井下石”却也没办法。
只是在怎么大骂也没用,毕竟战争还是要打的,而且眼见在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上的军事行动顺利,日本人也是心热不已,毕竟这些地方要全都占下了,可比日本的现有领土还要大上几倍,更别提在后面还有一个澳大利亚了。
所以就算国社政府在武器的价格上开了一个黑心价,但日本人还是决定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买装备和物资的钱给弄出来虽说现在的中南半岛其实就是日本人替中国打的
只是说实话,就日本的那点家底,就算真的是砸锅卖铁估计也砸不出多少钱来,何况这种事情日本人经常做,的确是弄不出来什么东西了。
好在严光还需要日本人替自己去打仗,所以也没真的将路给封死了,所以最后还是留了条生路给日本人。
“你们可以用物资来换,用物资来换武器”
不过既然是用物资换的话,简单的1:1显然是不够的,毕竟严光也需要养活国内的工人,所以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资本家为了利润,会卖出吊死他们自己的绳子,咳,不对,这个是列宁说的,我要说的是,为了300的利润率,资本家可以冒着上断头台的危险”
“所以,你们只要给我300的物资就可以了简单点讲,就是用三倍的物资来换”
不要说三倍了,对日本那个穷乡僻壤来说,就是1:1也是承受不了的,不过最后日本人还真想出了个办法,或者说是严光替他想好的。
那就是动员占领区的土著居民,让他们开采、挖掘当地的资源,然后直接送到中国去换装备,这样一来也省去了将资源运回本土后冶炼和制造的麻烦。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日本人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一时期国防军的装备的确要比日军强的多,但是一件18式冲锋枪就能让日本人口水很久了。
而且严光贩卖的不只是一般武器,在严光的商架上,小到手枪子弹,到到航空母舰都是明码标价的,只要你出的起钱
说到底,严光毕竟希望日本能站在对抗美国的第一线,而单凭日本本身的实力,去做不到这个地步的
另外在向日本出售军火这件事情,严光也不怕反遭蛇咬,虽说最后向日本宣战是绝对的,不过现在严光正在大漠里研究一个能够“一锤定音”的绝密武器,虽说第一次弄这种东西,什么时候能出来还是件为知的事,但至少在日本战败前扔上两三颗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就算到时候情况在坏,有这种武器也可以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tgt
第四百二十章 攻占叙利亚
tgt第四百二十章 攻占叙利亚
“这群该死的,趁火打劫的中国人”
当日本人用一整船的资源还来了不到半船的军火后,当船只驶离港口的时候,一个日本人站在甲板上破口大骂道。
没办法,毕竟日本人实在是穷惯了,一下子出了这么多的血,他们不心疼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国防军的装备的确很好,尤其是一些装备在性能上要胜出日本本国的装备一筹到几筹的话,日本人根本不会同意这种用资源换装备的模式当然还有一点,那就是日本人的工业基础说到底还是薄弱了一些,就算给他们再多的资源也无法有效的进行转换,所以就算用这种方式看起来日本人要赔一些,但最后日本还是咬咬牙换了。
当然,换的只是多出来的那些资源,那些在能力之内的还是运回了本土,由本土的工厂进行加工和制造,毕竟就算用换的比较省事,但是国内的工人也是需要工作的。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
这些换的资源不是自己的
没错,的确这些资源都是从日军现在的占领地开采的,可问题是根据日本和国社政府的协议,当日军占领了南洋群岛和澳大利亚后,中南半岛和印度还有朝鲜、台湾将会交给国社政府进行处理。
而目前日军的进展顺利,在历史上太平洋战争初期被日本人称作“马来之虎”的山下奉文,曾经用55天的时间就攻占了整个马来半岛,拿下新加坡并且俘获里面的十二万英、印士兵也仅用了两周的时间
虽说因为日本人的对手是英国人和法国人还有荷兰人,在未来还很有可能包括美国人,所以日本人并没有像历史上来一个“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神论,但是依照目前的进度,日本人却很有理由相信在半年后功上澳大利亚本土。
尤其是在没有将大量的军力消耗在中国,还有像历史上那样将几十万关东军留在东北防备苏联的情况下,日本人能够调用的兵力十分的多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日本人看来现在占有的中南半岛很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就交给中国,既然用不了多久就要将这些土地交给中国,那日本人在这些土地上压榨起来自然是十分厉害。
占领区的土著居民刚刚还在庆祝着法国人的失败,那边日本人就已经开始拿枪逼着他们到矿场里去劳动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现在的生活可比在法国人手下苦多了。
日本人这么做自然会让当地土著产生抵触甚至进而反抗,不过日本人也不在意,反正也不是自己的地方,就算弄的再乱也不心疼。
也因为这个原因,日本人在当地的开采效率十分的高,因为他们完全不需要考虑未来,未来是国社政府需要考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