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7(1/2)
无威胁
“这就好”拿过桌边的伏特加,日盖达也痛快了喝了两口。
在俄国居奏年,又是在这么寒冷的天气下,日盖达虽然是个捷克人,但也开始喜欢起像伏特加这样的烈酒了。
尤其是现在这样的天气,像伏特加这样的烈酒更是御寒的良品。
在痛饮了一会后,两个人双双告辞,只等着高尔察克驾临的那一天。
就在两个人还在痛饮伏特加的时候,高尔察克也带着已经清理过的队伍继续向着伊尔库茨克继续前进着。
为了不让日盖达等人发现不对劲的地方,高尔察克甚至让被俘的捷克电报员继续用原有的电报方式向日盖达传递“一切安好”的讯息。
毕竟要是一直维持着的消息,突然连续几天中断,只剩下高尔察克的电报还在往伊尔库茨克发的话,就算日盖达他们的脑子已经被伏特加酒给喝糊涂了,也会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的。
而在队伍不断前行的情况下,高尔察克的心中却毫无紧张感。
毕竟双方的实力差距着实太大,只要事先就看破日盖达等人的阴谋,就算漫长的行军中他的白军在怎么被削弱,至少失败的可能还是没有的。
不过
“中国人到底为什么会提醒我呢”
这就是高尔察克依然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对他而言,日盖达和他的捷克军团只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更何况队伍里的捷克部队也已经被他清理的差不多了。
真正让高尔察克紧张的,还是后方的苏俄红军和比邻的中国人。
尤其是比邻的中国人,苏俄的布尔什维克虽然对他恨之入骨,但是想要追上来至少需要等到天气转暖因为他把沿途能炸的铁路全都炸了,现在伏龙芝想要追上来的话就只能用一双腿。
因此对高尔察克来讲,现在最危险的就是中国人。
尤其是在这群中国人一直都惦念着他那一千多吨黄金的时候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还算是顺利。
只是
“等到我料理了捷克人的叛乱后中国人究竟会用什么办法来夺走黄金”
“将军,伊尔库茨克已经到了”
就在高尔察克还在猜想着的时候,内阁总理b佩佩利亚耶夫走了过来道。
听到b佩佩利亚耶夫的话,高尔察克暂时放下了思绪,起身对佩佩利亚耶夫道。
“走,让我们去教训一下那些不知好歹的捷克人吧”
“是”
中国人的问题,还是等解决了捷克人后再去想吧
走出车厢的时候,高尔察克如此想道。
“将军”
站在高尔察克的面前,日盖达一脸的微笑,就如心里什么都没想过一样,而在他身边的谢苗诺夫,相较之下在演技上就要差了许多了。
不过这也难怪,毕竟谢苗诺夫是个哥萨克,让一个哥萨克人去演戏实在是太为难他了。
好在高尔察克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到是让日盖达和谢苗诺夫都松了一口气。
其实日盖达和谢苗诺夫还是很紧张的,毕竟和高尔察克一起进城的白军,就算去除了属于日盖达的捷克军团也一样有十多万人。是捷克军团全部总数的五倍左右,这点就算加上谢苗诺夫的哥萨克也一样。
在发动叛乱的时候,要是一个没弄好,恐怕他们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然而
对黄金的贪婪,和对离开俄国的渴求最后还是压倒了一切
“带着黄金回到捷克”
这已经是日盖达等捷克人的共同心愿。
虽然日盖达的演技不错,但是谢苗诺夫脸上的不自然还是暴露了一切,不过高尔察克就好象没有注意到一样,只是和日盖达谈笑着。
等到笑了一会后,高尔察克才侧身对日盖达道。
“对了,等到把我交给列宁后,你们准备通过什么途径离开俄国”
“”
冷场。
一瞬间,在场几乎所有归属于日盖达一边的人都被吓住了。
就在日盖达和谢苗诺夫反应过来,准备从腰上拔出手枪的时候,高尔察克已经拔出早已准备好的手枪,用五颗子弹送日盖达和谢苗诺夫上了西天。
就好象开始的钟声一样,在日盖达和谢苗诺夫倒地的瞬间,那些早就做好准备的白卫军官兵对着城内的捷克军团和哥萨克叛逆猛烈开火。
战斗,开始了
由于事情太过突然,所以在高尔察克亲手杀死了日盖达和谢苗诺夫后,还没等城内的叛军反应过来,高尔察克本人已经在卫队的护送下离开了现场。
稍后,叛军们面临的,只有白卫军的枪弹。
由于措手不及,再加上数量不如白卫军以及日盖达指挥者都已经死掉的关系,在白卫军的攻势下叛军节节败退,很快就不得不退出了伊尔库茨克城。
在叛军败退出了伊尔库茨克城后,高尔察克并没有放弃对叛军的穷追猛打,很快就派出了差不多三万人的部队对叛军进行追击。
在白卫军的追击下,残余的叛军最后只有小部分逃入了西伯利亚,剩下的大部分都被白卫军俘获不过,在寒冷的西伯利亚,或许变成高尔察克的俘虏也好过逃跑吧
在彻底清理干净了捷克人和哥萨克的叛军后,高尔察克重新组织了一次入城仪式,并且在伊尔库茨克城重新成立了临时政府,而伊尔库茨克城也成为了新的临时首都。
虽然伊尔库茨克的人口只有十万多,但不管怎么说,伊尔库茨克也算是稍具规模的一座城市,而且现在的高尔察克也没法在讲究那么多了。
历史上的伊尔库茨克,1900年的人口不足5万,由于没有足够的数据,所以在这个1919年末,就设定成10万人了。
虽然伊尔库茨克的人口只有十万多一些,不过高尔察克带来的五十多万人口还是很快就充实了这座城市。
当然,盛大的入城式,多少也洗清了高尔察克刚来到城市时发生的那场战斗的硝烟
只是在进行入城式的时候,高尔察克总觉得有些不对劲的地方。然而要他说出哪里不对劲,他却也说不清楚
“算了,不管怎么说,先通过电报向各国传达一下消息再说吧,只要确立了临时政府的地位,就算中国人想要做些什么也要顾忌一些”
这么想着,高尔察克看向了一旁的佩佩利亚耶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