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 > 当废柴遭遇桃花九 > 分节阅读 113

分节阅读 113(1/2)

目录

,她很满意

上有政策,下必有对策。

就算四四同学小鼻子小眼睛的,但是她又不是愚忠盲从的类型,她自认一向是有原则,有道德,有追求,有反叛精神的四有穿越人士。

鲁讯说过的: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废柴觉得自己大抵也算一个马马虎虎的勇士,对于现实她一向是勇于面对的主要不面对不行,这真是伤不起

在西宁的日子大概是桃花九在雍正朝最幸福的时候了,一旦被解送回京,就要开始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了,废柴真心不希望那一天的到来。

都落败了就别折腾了呗,可这帮爷,主动非主动,主观非主观那都得继续折腾,折腾别人也折腾自己。

只可圈,不可杀。

这是老康留下的六字箴言,也是遗旨。

可这圈,也有圈的区别,四四都不用明旨让人收拾那帮兄弟,就有底下有眼色的官吏替他捅刀子,落井下石这码事官场上的人大多是熟练工种。

“主子,您在担心九爷吗”

废柴很是惊讶地瞄了鲁泰一眼,天要下红雨了这家伙竟然会主动谈及她家的桃花九。

“他是个不省心的。”这也算是实话,桃花九有时候在政治上挺不成熟小白的,都这步田地了也不晓得收敛一二,她看着都替他抽凉气。

“主子何不自己动手”

废柴瞪眼,丫,这是毛意思她木有虐夫的嗜好好不好。眉毛一挑,很不爽地朝鲁泰哼了一声,“你觉得这事我做得出来吗”那让老九情何以堪。

鲁泰低下了头,声音很轻,“奴才觉得九爷情愿你是那个操刀的人。”

“”是她当局者迷了吗鲁泰的话恍似一个炸雷在她脑中开花,某九如今越来越暴躁失控,是因为她没有了消息,仿佛从这世上消失的原因吗

是的,胤禟同学如今恨极了自家四哥。

从皇阿玛驾崩开始萍儿就没有了踪影,她曾是皇阿玛的近臣,知晓许多不为人知的内情,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应该是被“处置”了吧。可是,四哥怎么就没念念她当初对替他做过的事所以,某九恨,替自己媳妇叫屈。

他折腾,他暴躁,他逼着自家四哥也尽快“处置”了他自己,没有了萍儿,他觉得自己余下的人生毫无意义。

而废柴在鲁泰进言后,认真考虑了一下给某九补刀的实际操作性。

然后,在某个天气晴好的日子,她主动向雍正爷四四同学请缨去接由西宁押解递京的桃花九,而她知道半路某九就会被留到保定。

某四召见她的时候,只是扬了扬眉,“此时才去见他,不觉得太晚了吗”

“奴才觉得也许正当时。”没准这就是今生最后一面了。

某四在她跪安告退时,突然又来了句,“皇阿玛曾有遗命,可圈不可杀,朕记得的。”

废柴暗自腹诽:记得又如何,您还是容不下他们,他们最后还是个没下场,最可怜的就是八福晋,要强了一辈子,最后一条白绫,一把火把自己给交待了。

“郎萍,可圈不可杀,你也记住。”最后,某四的语气在“可圈不可杀”五个字上加重。

废柴很是不解地抬头瞄了某四一眼,暗自纠结,这是到底想传递个毛意思给她呢

呀呀个呸的,一个两个三个的都不考虑姐的脑容量有限,天天玩你猜我猜大家猜的智力闯关。爱谁谁,姐不管了。

“你可明白”

“奴才愚钝,不明白。”姐就是不明白啊,姐笨总可以了吧。

某四眼角狠狠抽了一下,他几乎都怀疑她是故意跟他唱对台戏了。

“圈,怎么圈,由谁圈,是有学问的。”最后,他只能这么说了,她要再扮迷糊,他也只能认为这是天意了,有些话他永远不可能明白说出的。

废柴脑子有点断电,似乎隐约有点点通悟,可是,这不科学啊四四同志可是小鼻子小眼睛到了极点的人,这都被人歌功颂德几百年了,他这冷不丁想改换既定形象,很崩溃懂不懂

“滚出去。”雍正彻底怒了,感觉自己热脸贴了冷屁股,永远不想再忆起今儿这事儿。

废柴淡定地退下了,爱气不气,气死活该

她回去收拾收拾就领着鲁泰离京了,她去接久别的桃花九。

莫名就想到了一句歌词:去接久别的情哥哥,远方凯旋归。

囧,真幻灭

而当胤禟同学看到以为早就灰飞烟灭的媳妇时那震惊可想而知,他整个人都是颤抖的,跟中风似的。

“萍儿”他是太过思念她而产生幻觉了吗

“爷,别来无恙。”

胤禟一把将人狠狠搂进怀中,一点不顾及身上的锁链可能会硌到她的细皮嫩肉。

废柴被硌得吡牙咧嘴,“唉,疼,爷,您轻点”

“你还活着,太好了,真的太好了”泪无声而落,颤动人心。

再失意落魄,九爷都不曾如此脆弱,郎侧福晋真的是被放在他心尖尖上的人啊,旁观者均如是感慨。

废柴笑了下,端详着某九的脸,忍不住叹了口气,“奴婢确实尚好,可爷就差了许多。”

某九松开她,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缚着的三条锁链,嘲讽地掀掀嘴角,“意料之中。”

废柴深感愧疚地低头,小小声地说:“奴婢恐怕是来补刀的,爷”

某九的手探到她面颊上,似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眸中含笑,神情泰然,“在你手中结束的话,这也算是皇上四哥对我这不肖的弟弟最大的恩赐了,”声音渐低,“荣幸之至。”

废柴突觉心酸,抬了下手,“把锁链去掉。”

“嗻。”

“爷,走吧,后面还有路要赶。”四四那个催命鬼啊,鄙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