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赝品 > 分节阅读 64

分节阅读 64(1/2)

目录

我点了点头问道。

“自然是有了眉目。”七郎一提起正事。又变得意气风发起来。说话间就从怀里面掏出一张帛书来。摊到了桌子上。对我细细地讲起了他此行的收获。

这太湖之上,本来是闻名大江南北的渔米之乡。谁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却盘踞了一群水寇,不但隐然成了一个独立的小王国,还屡屡向周围几个州县进犯骚扰,颇弄了一些是非出来。

“这些水寇。却是分为两股。一股水寇的匪首乃是被人叫作麻秃子的麻九,此人是积年的大盗,官府发出海捕文书通揖了很久都没有将其抓捕归案,另一股水寇的首领却是神秘得很。只是听说是名年轻女子。被称作海龙女。”七郎向我慢慢介绍道。

“年轻女子”我沉吟起来,脑海中似乎浮现出什么来,但是又抓不住要点。

七郎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据我调查所得,这两股太湖水寇似乎并不太相和,虽然说是同处一湖之中,反倒有些隔阂。这麻九是流窜惯了的江洋大盗。行事狠毒,所过之处一向寸草不留,而那海龙女却不一样。不但律下甚严,就是附近的渔民们也时常得到她的济助,俨然是太湖之中的一个小朝廷般。”

我惊讶道,“这却有些奇了”

“还有更奇怪的那麻九在太湖中向来横行无阻,可是自从遇到海龙女后,似乎收敛了很多。算是井水不犯河永,依附于海龙女地渔民日重。就连附近的官府也没有办法,老百姓告状都不上衙门了,直接找上了海龙女,不过那海龙女的确有些能耐。凡是惹上她地人。只要在这太湖周围的,不拘远近,必定会落到她的手中。”七郎接着讲道,“我听人说。就连苏州城中的乡绅们。对她也很忌惮呢”

“水贼作到这个份儿上,也的确有些太嚣张了。难怪连皇帝也被她惊动了。”我若有所思地答道。“我们三个人分别执掌了苏州、常州和湖州的地方大权,要收拾这伙儿水贼只是迟早的事情。就是不知道。他们地身上还有没有牵连道什么。要知道。凡是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拉起山头的人,背后绝对不会没有后台地。怕只怕。到时候又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案子啊”

七郎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来。

我奇怪地看了七郎一眼,心中很是有些惊讶。

在我的印象当中,七郎一向是属于那种心直口快有话就讲的人。什么时候也学会玩深沉了呢这个变化很有意思哦。不过却也符合我们地利益。我可不希望自己一方的重要成员是个口无遮拦的粗人呢。

“海龙女嘿嘿有意思”我忽地笑了起来。

坐了一阵子,有衙役来报,收到信札一封。

我拆开那被火漆封得严严实实的信封一看,里面只有八个潇洒飘逸的大字,宛若就要脱纸飞去。“寒山古刹。桃花盛开。”

“什么意思”七郎扫了一眼,不明所以。挠了挠头傻傻地问道。

“没有什么意思。”我莞尔一笑道,“是老朋友到了今天晚上,我们就去一趟寒山寺,一起听听那发人深省地古寺钟声。”

“嫂子也一起去么”七郎问道。

“这件事情”我沉吟了一下道,“还是暂时不要让她知道为好。就说我们有公事要处理好了,我们府里的心腹家丁带上几个,其他的人一概不要惊动。”

“知道了我这就去安排一下”七郎虽然不知道我葫芦里面卖得是什么药,但还是很痛快地应承下来。

寒山寺是标准的小寺庙,和尚不过几十个。面积也仅有百十亩。不过住持和尚却很有名,据说是东南一带的大德高僧,年纪在六十多岁,法号称作慧远的。在一片苍茫的古寺中。我们见到了这位慧远禅师。

“阿弥陀佛杨大人一路远来。辛苦了”一位相貌清癯的老僧站在风中,双手合十为礼。

“本官来得卤莽,叨扰贵寺了。”我客气地回礼道。

“请大人入内殿,喝一杯鄙寺地茶水。请”慧远禅师将我们让了进去。

进了内殿后。里面的光线颇有些昏暗。只见一个人影远远地坐在那里。背对着我们,好似在观赏墙上的彩绘壁画。

听到我们进来的脚步声后,那人回头看了一眼。然后转过身来。笑呵呵地说道,“京师一别,已然数月有余。杨大人依然是春风得意步步高升啊倒是让老道儿为你的事情跑断了腿。如今总算可以撂下这副挑子了。”

“陈老祖”七郎看清了那人的面目。有些惊讶地低声喊道。

“让道长费心了,不过这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呢”我感谢了两句后问道,“东西都安排妥当了吗”

“老道亲自动手,所幸不辱使命。”陈抟捋一一下胡须。有些得意地答道。

“那就好啊”我有些踌躇地搓了搓手。然后答道。

早在动身来到江南之前,我就同陈抟商定了将武备真藏中的轻便物品转移过来,然后伺机脱手的主意。这一次他能够顺利地将东西运过来。实在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接下来我只要考虑如何将东西变卖出去获得最大的利润就可以了。

“几位施主且先用些斋饭吧”那慧远禅师走了过来。双手合十道。

“如此打扰贵寺,实在有些不好意思。”我回头对七郎吩咐道。“老七,你去取五百两银子。送到寺里面作香火钱。”

“多谢施主,这如何担当地起啊”老僧笑眯眯地谢道。

“和尚就不必与他客气了”旁边的陈抟插话道。“杨大人不但文名久著,人物风流,就连腰中地囊中也丰满得很呐。若是不给你放下些香火钱,倒显得不是他的作风了”

“道兄依然洒脱得很呀。如此老衲就愧受了。”慧远禅师不再推辞。

见我有些疑惑,陈抟就解释道,“慧远禅师与我是总角之交,只不过后来他作了和尚。我作了道士而已,虽然殊途,却是同归。”

“原来如此。”我点了点头,恍然大悟道。

看不出来,这老和尚居然也有八九十岁了。外貌上似乎不过六十多而已。兼且脸色红润如婴儿,脸颊丰润饱满,印堂油光可鉴,真的是修持有功呀。

“和尚跟道士怎么能算是殊途同归起码看上去。一个有头发。一个没头发呀更不消说他们是各念各地经了”七郎在一旁小声嘀咕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