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影城大亨 > 分节阅读 803

分节阅读 803(1/2)

目录

且对亚洲电影一向抱有偏见,要想吸引他们的眼球,就必须搞出一些震撼他们的东西来。如今好莱坞最时尚最流行的东西是什么无疑就是电脑特技

所以荣少亨一心一一地在原先购买好莱坞电脑制作的基础上发展香港的原创特技效果。在这之前,虽然香港某部分电影公司也蛮重视特效的,比如蜀山以及林正英一系列的鬼片一眉道长里的特效便运用得相当不错。不过,大家好象都忽略了这得从最基本的来培养,而是直接从国外请特效师来做。

唯一稍有远景意识的新艺城都只是请了外国特效师来,然后派自己人去偷学。其他的也罢,计算机特效这些专业性非常强的玩意岂是偷学就能学到的,怨不得直到九十年代终结者2和侏罗纪公园的威力出现之后,香港才诞生了电脑特效。

不过,荣少亨与他们不同,除了肯花大笔资金购买好莱坞那边先进的仪器外,还非常重点地开始培养自己本土的“电脑特技人才”,这其中最牛叉,也最让荣少亨满意的就是靠着一部力王脱颖而出成为香港“b级片”教父的一代怪杰蓝乃才

其实从一开始“收编”蓝乃才,在荣少亨的眼里,其价值绝对不在于导演才能上。

事实上,蓝乃材的导演才能不是非常跟得上时代潮流,不过,总还是有自己的奇诡风格,非常适合执导奇幻题材影片。这个蓝乃材绝对是香港被埋没的若干电影天才之一,是香港的特效大师级人物。

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特效大师,据说此人的特效制作能力是完全自学得到的,八十年代若干奇幻类影片里的特效场面都离不开这个人。最典型的就是老猫,此人将片中猫狗大战一场戏拍得远比好莱坞利用高科技特效制作的猫狗大战要强上十倍,完全真实的效果,绝对惨烈的打斗,就连萧然看了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香港历史上最残暴最血腥最暴力的影片力王就是导演兼编剧的,荣少亨真的无法想象在如今港片的这般环境之下,像如此的逼真特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如今在荣少亨的旗下,蓝乃才颇受重视,虽然产片量不多,票房也是很凄惨,大多数都是一些很“变态”的片子,甚至有部分公司的人投诉他拍戏像是在搞研究,花了大把的钱,拍出来的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投诉蓝乃才的人中就有陈百祥,王晶等人,因为在他们看来蓝乃才简直就是一个“怪胎”,整天搞什么妖魔鬼怪的特型构造,却不好好拍戏。但是由于荣少亨的支持和放任,让大家对与蓝乃才的“口诛笔伐”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丝毫不能对他伤筋动骨。

有付出总有回报,现在拍摄英雄荣少亨就把这个“怪胎”彻底地挖了出来将其放在某后搞特技。对于人生放一个人来自己身边“偷师学艺”,那些随着好莱坞特技装备过来的美国人不以为然,心说,这可都是高科技呀,你能学会吗可是让他们随即惊掉大牙的是蓝乃才那神乎其神的超级模仿能力和创造力,第一天蓝乃才上班问东问西,那些好莱坞特技人就教了他一些原理,第二天蓝乃才很不客气地开始操作实践,大家嗤之以鼻,认为他在瞎胡闹,可适当看完他在电脑上捣鼓出的草图以后,那帮洋鬼子彻底傻了眼。当即对荣少亨说:“你们地有了他,就不要我们地干活”由此可见蓝乃才此人的牛叉程度。

正是由于蓝乃才这样一帮本土香港特技人员的努力奋斗,日以继夜的努力,英雄这部戏的特技场面才做得完美无瑕令人震撼。比如“箭雨”一幕,比如“剑劈水滴”,又比如“枫叶大战”林林总总将无与伦比的特技效果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而此时此刻人们才发觉荣少亨努力培养蓝乃才是多么的物有所值人尽其用。

如今英雄大获成功,引爆亚洲走红好莱坞,让第一部纯粹的华语大片扬眉吐气,让无数怀揣梦想的华语电影人兴奋不已。面对这样的成功,黄百鸣当然会第一时间通知远在英伦的荣少亨报喜了。

荣少亨这段时间忙着拿铁锤砸开英伦娱乐圈的大门,倒还真就忽视了香港这边的情况其实这也说明了荣少亨对黄百鸣等人的信任。所以当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惊讶就是惊喜。

但是就在荣少亨无比惊喜的时候,他又从黄百鸣口中得到一个很不爽的消息,那就是号称“拍戏慢过蜗牛”的王家卫花费了公司一大笔钱捣鼓出一部文艺片东邪西毒,此片上映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失败上映第一天整个电影院一共才上座了十三人,其中还有三人是此片的摄影师,场记,还有王家卫本人按照票价十元来计算,也就是说此片上映首日总票房为100元

对于如此惨痛的失败,王家卫反倒不痛不痒,大言不惭说什么:艺术就是少数人才能欣赏得动的东西。

黄百鸣则是没了语言,对这位“墨镜王”真是打也不是骂也不是,没了办法。最后只好把这个很憋气的消息也告诉了远在英伦的荣少亨,纸包不住火,这样失败的消息早晚会传到他耳朵里的。幸好,先在荣少亨吃了一颗惊喜丸,希望这颗苦药他能顶着。

面对收到的这个“100票房”的消息,荣少亨真是有些哭笑不得,人啊,有时候还真得认命,就好象唐伯虎点秋香里星仔说的“人生大起大落太快了”

随着黄百鸣报来的这个“100票房”的噩耗外,还有王家卫的一帮好哥们帮助王家卫说情的一封信,上面无外乎大谈艺术的价值,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区别,还有王家卫这样的人多么地稀缺,大家愿意为了王家卫减轻罪过做出任何的承诺,大有“有福一同享有难一同当”的豪情壮志。其中王家卫最要好的铁哥们刘镇伟说得最为恳切。把王家卫夸成了不应该生于这个时代的艺术奇葩,把他拍出的电影夸成后现代主义的折射,认为具有极大的研究和人文价值可惜就是没有票房价值,荣少亨语。

对于东邪西毒票房的失败,荣少亨其实并不怎么在乎,为啥,因为他明白王家卫这类片就没几个能赚钱的不过在国际电影节上反倒能拿个奖什么的,原因也很简单,越是高深莫测,高深到连国际评委都看不懂的电影,就越可能获得这些评委的青睐这都是惯例了。

所以荣少亨刚给香港那边回了一个电话,很好地安慰了一下脸皮比城墙还厚,拍戏比蜗牛还慢的“墨镜王”,告诉他:艺术的道路是曲折的,票房的道路是坎坷的,艺术与票房就像鱼与熊掌,两者不可兼得,有时候选择艺术就要把票房抛到一边,正所谓葵花宝典所写的那样“欲学神功,必先自宫”总要失去一样东西,才能得到另外一样东西。

另外说一点,其实荣少亨对于所谓的艺术也没什么特别高深的鉴赏能力,比如他就不知道这部王家卫的东邪西毒从头到尾究竟在说啥当年他看这部戏的时候没听几句就晕了。

黄药师:“虽然我很喜欢她,但是我不想让她知道,因为我明白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

欧阳峰:“很多年之后,我有个绰号叫做西毒,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忌妒,我不会介意他人怎样看我,我只不过不想别人比我更开心。”

说的人津津有味,听的人索然无趣。到了后来东邪西毒出了一个终极版,荣少亨更是不忍再看,只怀念“香蕉那个巴拉”的东成西就。

“对了,东成西就我怎么把这部戏给忘了”荣少亨猛拍大腿说道。“当年这部戏可是刘镇伟帮助王家卫减少损失的奇兵呀自己何不把它拍出来,也算是物尽其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