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4(1/2)
能赚带到钱,说明这个的节目无疑是成功的,大众都肯为“地狱厨房”买帐。其实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先有观众,才会有买主。
如今荣少亨所想的很简单,中国作为世界有名的美食大国,素有八大菜系之称,与鬼佬们的西式大餐比起来,绝对是精彩得多。如此一个好的美食选秀节目,如果让香港这个东方美食之地来举办,一定会更加的事半功倍
“请相信我,这个节目一定会火的。香港作为美食大都会,这有着先天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能稍加利用,就能将这挡节目做好,并且能帮助香港宣传旅游事业,我相信,等节目的效果一出来,香港政府也会扶持的,到时候我们就会省却很多的麻烦,只需要大收广告费就行了”荣少亨说完这些手段和细节,看了看韦家辉,又道:“死马当作活马医,先拍几期出来看看效果吧,我保证,这个美食选秀节目一放出去的话,绝对会让很多人成为我们英语频道的忠实观众的。”
“那好吧,我等下回去就安排。”韦家辉无奈的答应了,因为现在确实到了“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关头了,试试也无妨,最多再花点钱罢了。
“不要这么没底气嘛,所谓实践出真知到时候英文频道一火爆,我报准你能美滋滋的睡大觉”荣少亨笑了一句又道,“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战地记者这一点,你多招收点记者,将他们派遣到中东去,哪里的新闻每天都有大把,但是我们现在却总是拿不到最先的消息,这一点你得和abc学习一下,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女记者就不要了,因为我怕她们一去就被那些家伙侵犯了,同时呢,男记者去的时候要为他们买上保险,事先也要说明危险性,愿意去的就去,不愿意去的,那就算了”荣少亨说着思虑了一下,然后又道:“当然,要是有办法的话,苏联境内也多派遣一点,照片带不出来就用卫星无线电,把声音传回来,总之就是,我们要塑造一种形象,一种哪里有重大事件,哪里就有我们电视台的记者的形象,让所有的人都养成打开电视就看我们英语频道的习惯,而我们的口号就是:真的力量,就在亚视”
“绝,真得很绝呀”韦家辉好半天才清醒过来,然后一把就将荣少亨抱住了,兴奋的吼道:“你小子简直就是天生的传媒材料啊这一点真的无敌了,哈哈。”
“算了,这些都是需要时间来办的,现在我就说一件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吧”荣少亨拍了拍老搭档的肩膀,将他按在椅子上才说道:“目前最主要的就是要获得金像奖的转播权,但是转播权一向都被无线电视台垄断,而金像奖主席吴思远又是邵大亨的门人,你说,我们想要虎口夺食容易么”
“不容易。”韦家辉回答的很诚恳,“既然金像奖的力度这么大,无线是绝不会轻易放手的”
“很对,所以我们面临的挑战很严峻,如果不能获得金像奖转播权,那么刚才所说的所谈的,就都是空中楼阁,毫无意义”
“那我们怎么做不如直接找到金像奖协会,要求转播权公开投标”韦家辉决然道。
“good好主意,公开投标,价高者得呵呵金像奖本来就属于非获利组织,每次举办还需要影协拨款,如果我们要求公平竞争,待价而沽的话,他们也无话可说”荣少亨一拳擂在桌子上。
“那还说什么,就这么办,我这就去找金像奖组委会”
“不,这样力度还不够,吴思远是个非常固执又念旧情的人,就算我们提出这样的要求,他也可能压下不报,到了最后发笑的还是无线那伙人。”
“那怎么办眼睁睁看着他们把转播权拱手相让给无线”
“当然不”荣少亨嘴角勾勒一丝笑意,“我们需要找更强大的势力来压迫他们,逼得他们乖乖就范”
“你说的强大势力是”
荣少亨微微一笑:“我们最最亲爱的港督大人”
香港无线电视城演播大厅,此时正在进行着劲歌热舞的火辣演出。
一个体型健美,样貌俊朗的男子正在倾情演唱自己的歌曲,他就是无线电视台今年通过劲歌金曲发掘出来的人才黎明。
作为无线新星的黎明知道这个机会得来不易,因此十分的珍惜,每每在登台表演的时候,就都非常的卖力。伴舞女郎们围绕着他,宛若众星捧月般,光芒四射
黎明是北京人,他出生的时间和他的名字没有关系,因为他出生的时间不是黎明,而是中午。
黎明的父亲是印尼华侨。五十年代,海外许多热血青年纷纷返回国内报效祖国,黎明的父亲随着这股潮流来到首都北京读大学。他在这里结识了一位北京姑娘,两人相爱成婚,于是有了黎明。黎明出生之时,正赶上“文化大”十年浩劫开始,海外归来的人及其家属日子越来越不好过。黎明出生后不久,父亲便设法去了香港工作,把年轻的妻子和黎明留在了北京。黎明在北京只生活了四年,1970年,他随母亲前往香港和父亲团聚。
初到香港,黎明一家十分贫寒,加上语言不通,与人交流都十分困难。全家只有父亲会说粤语。那时家中常有这种情况出现为父的一字一句地教母子二人学说粤语。
幼年的时期,黎明时分的顽皮,不时发生老师上门向家长告状的事情,黎明12岁时,父亲经商有成,家境逐渐宽裕。小学毕业以后,李明进入公学读书,后来迷恋足球,差点成了足球运动员,不过最后还是去了英国留学。
在英国读书的几年,对黎明的成长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英国以寄宿学校历史悠久,管理严格著名。黎明形容那段日子为“军训”,除了衣服鞋袜,床铺被褥要自己打点,还得严格遵守学校名目繁多的规章制度。黎明也感激英国使他培养成了做事讲效率,既不打马虎眼又行动迅速的特点,而且懂得了平等平权,与人交往不卑不亢。
但是黎明难以适应因果湿冷多雾的气候,他从小鼻子便有着过敏的毛病,到英国后经常发作。1985年他从英国返回香港度假,也打算治一治鼻子,没想到这一次回香港,使他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