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5(1/2)
线的如来神掌一战”
韦家辉犹豫了一下,说道:“不是我打击你,荣先生,这剧本虽然很新颖很不错,其内容比起如来神掌来也恍不多让,可是在人气方面却绝不是对方的对手,或许人们在看过十集二十集以后会喜欢上这部电视剧,但是那时候已经太晚了”
这里面韦家辉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故事的知名度
就算荣少亨这一次所想刚出来的故事有多么的奇特多么的吸引人,但是在知名度上却比不过如来神掌,而那些惯于见风使舵的广告商只会注重眼前的广告利益,根本不会等你把戏演深入了再投足足够的广告资金。所以说从目前的状况上来看,亚视就算真得开拍这部戏也不容乐观。
荣少亨点了点头,将目光瞅向旁边的徐小明:“你认为呢”
徐小明沉思了一下说道:“从理论上来说刚才韦总监所说的知名度的确是个很大的问题,但是人们都是喜欢好奇的动物,如来神掌演了二十几年,从系列电影,再到漫画,许多故事情节人们都耳闻能详,如今改编成电视剧对于他们来说虽有一定的期待,但是还不至于万众瞩目”顿了一下,理清思路又道:“所以我认为,我们如果要拍摄寻秦记的话,应该在拍摄当中针对对方的短处。做好完善的宣传工作,扬长避短,就能借势发挥,最后将我们的电视剧推销出去”
徐小明说了这么多其实就四个字“包装宣传”
聪明的人一听就明白,更何况荣少亨这样的精英,只见荣少亨哈哈一笑道:“徐总监这话说进了我的心坎里,不错,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包装和宣传寻秦记能不能一炮而红,亚视能不能真正的战胜无线,重写自己的收视神话,全都在此一举”
将目光从徐小明身上投到韦家辉身上,再从韦家辉身上转移回来,荣少亨笃定地说道:“我这个人从来不信命运,因为我认为命运可以自己创造,我这个人也从来不信天,因为我认为老天爷有时候不长眼睛,我只信自己,还有你们这帮同甘共苦的朋友无论前面的道路有多么的艰难,无论电视圈的争斗有多么的艰险,我荣少亨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打破所有的宿命,创造属于我们亚视的辉煌这一次寻秦记只是个契机,一个扭转局势,彻底打败无线的契机,如果这一仗我们输了,无所谓,只要有你们在,我们加把劲儿还能赢回来可是,如果我们赢了,”荣少亨目光炽烈无比地望着窗外,缓缓道:“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个崭新的大时代”
随着荣少亨话语落地,韦家辉众人只觉得心中热血沸腾,斗志激扬,思绪像窗外那明媚的骄阳一样,光芒四射
既然已经定下了所要拍摄的剧本,紧接着就是做好这部戏的包装和宣传。
对于寻秦记,荣少亨首先决定走以前亚视最威风的一部戏天蚕变的路子,将剧本改编成小说在玄霆星报上面连载。要知道当年亚视丽的凭借其拍摄的天蚕变打得无线落花流水,而根据这部电视剧改编成的小说也一度畅销,其作者黄鹰更是一越成为著名的武侠小说名家,每做一部新作都搞得洛阳纸贵。但是时移世易,如今到了1984年,武侠小说已经逐渐走向了衰落的趋势,金庸封闭,古龙逝世,出来一个温瑞安也支撑不了大局,因此许多武侠小说家纷纷改行当了编剧。黄鹰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当荣少亨找来黄鹰告知请他来代笔帮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枪手”,荣少亨出故事剧本现成的,黄莺埋头创作,版权归荣少亨所有,而荣少亨则要向黄鹰提供稿费。
处境较为落魄的黄鹰怎么也没有想到,肚子正饿,天上就掉下了大馅饼,对于荣少亨的邀请明显有些“受宠若惊”,试想,堂堂的玄霆大亨,亚视老板竟然亲自登门邀请自己代笔写小说,这是何等的荣幸啊当然,在这何等荣幸的背后,又是何等的高报酬啊因此立刻就拍案答应了此事。
在剧本改编成小说之余,荣少亨没有忘记在后世寻秦记不仅被拍成了电视剧还被改编成游戏和漫画,游戏先不去考虑,在漫画方面荣少亨可是得天独厚啊,有道是有资源不利用是傻瓜。于是荣少亨急忙联系玉朗国际集团,将剧本拿了过去,资源再利用,让黄玉郎按照剧本里面故事内容创作出精美的漫画来。
自从上次荣少亨和黄玉郎进行一番“深刻”的家谈以后,黄玉郎算是认识到了荣少亨的手段,也认识到了眼前的利益所在,心里面正急于表现,以显示自己的“真心诚意”,正好寻秦记给了他表现的机会,于是便拍胸口保证道:“放心吧,这件事儿就交给我处理,搞娱乐你在行,说起创作漫画,在香港我黄玉郎认第一没人敢认第二”
一部电视剧还没开拍,就先搞出了同名的小说还有漫画,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牛的事情了,所以香港各大媒体对此争相报道,一时间将亚视的寻秦记炒作的沸沸扬扬,许多人都不明白荣少亨葫芦里卖着什么药,更有人对荣少亨掀起如此剧烈的炒作风暴,深感怀疑寻秦记真有那么好吗
于是在各大媒体杂志还有报刊上面,大家都对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按照无线高层那边的话来说,“屁大的事儿,闹得满城风雨”
可是对于荣少亨来说,他只希望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既然包装和宣传已经做到了这一步,接下来荣少亨所要做的就是帮助这部电视剧确立强大的阵容。
首先是导演和监制。
导演荣少亨决定让素有“古装才子”之称的李兆华来担当。荣少亨选用他不仅仅是因为他拍摄过少女慈禧还有武则天等收视率较高的电视剧,而是因为李兆华的确很擅长这样的“戏说历史”题材或者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寻秦记本来就是在“戏说”一段虚构的并不存在的历史,从这一点上来看正好符合李兆华最擅长的拍摄手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