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 > 红楼之林氏长兄 > 分节阅读 21

分节阅读 21(1/2)

目录

何放心,一切尽在不言中。

林沫是个相当狡猾的人狡猾到会利用自己妹妹的感情。诚如闻歌所说,三年孝满,一些正常的交际就该开始了,到那时候,自己的同窗同年、朝里头交好的清贵人家、包括一些孔家的旧交,需要交往的人家许多,他禁不住一个拉后腿的贾家。因而在孝满之前,他就得让妹妹自己远离了贾家。

先是同容嘉一起指出了贾宝玉的荒诞行事,回来的路上同妹妹说了些女孩儿名节的话,更是把妹妹的女先生叫来,嘱咐她平日里把那些女诫之类的书,找些现实的例子说了一遍,比如京城里头苏家的三姑娘,好端端的已经许了人家不去嫁,一定要给镇国公的小儿子当外室,把自己亲爹给气死了,苏家的其他女孩儿们都嫁不到好人家之类的,说的黛玉心惊肉跳。

这黛玉也是个有责任的,她记得林沫说过的自己代表林家女孩儿们的修养问题,自然要规范言行,这贾家如此荒诞,黛玉忍不住想,因着宝玉的缘故,听先生的意思,是不大瞧得上贾家的姐妹的,幸而这想法虽然一瞬既逝,但到底在心底扎了根。

又有那姑苏林家的老人在林沫的示意下特意把那些账册子翻给她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老爷的辛苦与难堪,说道后来倒是真情实意,一点也不因为林沫的嘱咐了,更是把黛玉气得太阳穴直跳,闻歌忙捡了宁神的药丸子给她吞下才好些。黛玉抓着闻歌的手哭道:“她们欺我也罢了,爹爹年近半百,他们何苦连爹爹也不放过”

及至黛玉已经对那荣国府心灰意冷了,林沫还不放心,买通了几个容家的下人说了些风言风语的叫紫鹃等听到,不外乎是自家二爷可不能跟荣国府扯上关系,不然仕途堪忧,林家大爷真可怜,好端端地状元及第,万一叫荣国府阻了路可怎么是好。

这黛玉自己是对那些争名逐利的事儿并不在意的,可是别人如果喜欢,她也不会觉得不对。更何况林沫先前就说过,好男儿志在青云,封妻荫子才是本色,更能庇佑一方百姓安宁。黛玉也是读过四书五经的人,自然明白哥哥的志向远大,心里也是略略支持的,既然哥哥志在此,外祖母家却要拖后腿她不是没想过容家的下人说胡话,可是荣国府的作为她也是看见了,观女眷言行可知一斑。如今又不是外祖父在家的时候,舅舅们的行径确实有些不着调,人家容家人也没说错。

到底是亲疏有别,既然自己在荣国府借住的那几年,父亲并不曾短了给荣国府的银钱,那些恩情也没有外祖母家里头人形容的那般深厚了。父兄为她考虑良多,黛玉也不是个认死理的人,这荣国府,能远则远

黛玉并不是知恩不图报的人,实在是林沫又整理出了好些恩人来父亲任上时帮过他大忙的京官、当年与母亲交好的贵妇人、父亲的哥哥的老师们自然由林沫亲自去道谢,但是恩师家的女眷们却要由黛玉做主送礼应酬。家里头伺候着她长大甚至是伺候着父亲长大的老人们也是要安抚的,他们被贾家的奴才们挤兑,黛玉心里也不好受,一忙二乱的,更是有了理由远了贾家。

林沫至此才放下心来。

许多年后,林沫位极人臣,主修律法国书、生财有道、体恤子民、修桥铺路兴修水利、整顿盐政药市,百姓称道,然则后世史书却差点把他归到权佞一类,则是与他行事乖张不择手段的作风有着关联,观其对素来宠爱的唯一的妹妹都能使用的心眼,可见一斑。

整个靖远侯府,在主子们心烦意乱,下人们心怀窃喜的情况下,迎来了新年。

容嘉早搬去了自己的府邸“又不是那些没皮没脸的,我不姓林,就算是亲表哥,住在这里像什么话呢,虽然不是容家的家主,但没有这么给父亲给容家丢脸的事儿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容家怎么样了呢。”虽然体恤他一个人过年未免孤单,但是为了容家林家两家的面子,林沫自然不会说叫他来自己家里头守岁这样的胡话来,只是叫奴才们多跑了几趟,送了些炮仗等玩意儿给他今年靖远侯还在孝期,自己家里头都不敢请戏班子什么的热闹宫里头赏赐了两盘子菜下来,他给祭过了父祖,才摆到桌上,又对黛玉悄悄嘱咐:“从宫里头大老远赏下来的,还祭过了父亲,早凉了,还不知道在皇家的菜桌上有没有被动过呢。图个意思,你别吃它。”

黛玉抿嘴一笑哥哥还真不是那些迂腐之人,怪有意思的。

只是却不知,宫里头这两盘菜,可在这京城官场里迎来了轩然大波。

这皇帝对自己父皇的儿子也就是兄弟们分封的事儿向来是打太极的,可是自己儿子们,却没那么拖泥带水了,还没过年呢,圣旨就发下去了且是发完了才给太上皇禀报,如今他是皇帝,儿子们封个亲王并不逾制,只是这么一来,他的兄弟们的亲王爵,看着就不是那么尊贵了,尤其是忠敬忠诚等王爷的嫡长子都给封了世子,唯独忠顺王,可算是丢尽了颜面。

三皇子水浮,中宫嫡长,皇帝朱笔一挥,封秦亲王。

这个秦王,可不是瞎封的。三殿下虽是嫡子,然则前年当差时手段委实毒了一些,做事也不留情面,不少宗亲权臣见之不喜,甚至皇帝都告诫过他,多像五弟学学,可是待得分封时,三皇子秦亲王,五皇子齐亲王,叫人忍不住浮想联翩。

因此皇家年宴,不少人就卯足了心思要看三殿下如何作为了,可是水浮却是提也没提皇室宗亲们,倒是夸了一番今年新进的士子主考官周翰林是他五弟的老丈人,他倒是卖了个好,提起新科们,不免想起上一科,三殿下笑道:“靖远侯的学问是顶好的。”

圣上大悦,赐了两盘菜,叫天使快马加鞭送到林家去。

由此可见,三殿下深得圣心,而靖远侯,则已经目的明确地站到了水浮的身后。

这让不少老臣嗤之以鼻,如今上皇身子康健,当今的皇位才坐了几年自己手上权势尚未收拢,就想着儿子了这林沫虽然已是侯爵,然而既没有实职,又没有权势,居然敢牵扯到这些事情里头来了到底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可是女眷们却不这么想。

后宫大宴,太后说起了年后,太上皇同皇帝要去祭拜孔子,太上皇有心要亲去曲阜祭过孔林,封禅泰山,皇帝担心他的身体给拦住了,这年后的孔孟大祭却是重中之重。

“祭拜孔孟这样的大事,我们这些人是没份瞧上一眼见识的,也不敢存这个心思。只是咱们家也是有不少姑奶奶在孔家的,可惜不能见了。”皇后道。

太后也道:“先头和惠大长公主,不是给了老褒圣侯,听说明年要回来京城上皇念叨了好些时候了,他亲眼看着长大的妹妹,可有几十年不见了”

皇后笑道:“可不是,和惠姑姑的小孙女儿,不是许给了靖远侯么靖远侯的孝期也快过了,姑姑疼惜孙女儿,特特地要过来送嫁,操持婚礼。”

太后听着皇后把靖远侯夸赞了一番,这才高兴。

女眷们回去同夫君们说起。却被嗤笑了一番。

“后宫不干前朝事太后皇后喜欢又如何更何况孔家虽是尊贵,到底没有人在朝堂里头,便是大长公主,也不过是纯圣太后的义女而已,同老圣人没有血缘的,如何比得上他的亲生儿子莫要一股脑地去讨好林家。惹了忠顺王爷不高兴,咱们家可就算到头了”理国公柳芳对自己的夫人如是说道。他本就是武官出身,斗大的字不识得一筐,族里头出了个进士都没怎么在意,对孔家也没有多少敬畏之意。

第 32 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