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80

分节阅读 80(1/2)

目录

董卓的根基,只要陕县、潼关、函谷关这几处要害不受到威胁,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不需要太过担忧。

可适才董卓表现出来的,却是

李儒目光一转,落在朝班之末的某人身上,冷笑道:“卫令君还是速速回府看看吧,以儒想来,信使应该已经等候着了。”

“呃啊”一个年轻人先是一惊,继而脸色剧变。

大臣们也听出了李儒的话外之音,眼中都闪过了难以置信的神色,看起来,似乎是卫家出事了。

卫家控制的地盘,是很要害的一块地方,如果白波贼控制了那里,从华阴到陕县几百里的防线,就真的处处告急了,难怪董卓惊怒若此。

可问题是白波贼怎么可能做到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

震惊之下,众臣议论纷纷,连李儒和卫觊离开都没注意到,打断他们的,是一阵疯狂的笑声。笑声是从龙椅上传出来的,还带着童音,但笑声中的疯狂之意,却让人听得分外心惊

“哈哈哈哈,好,好大汉天下,还是有忠臣义士的,王司徒,你先前不是说过要招抚白波贼吗”刘协抬手一指王允,道:“现在朕准了,你找个人当使臣,封那几个贼酋做校尉,做将军,什么都好,朕都准了”

他站起身,笑声依然不绝:“自从出了个王鹏举,这天下啊,就不一样了,好,很好,朕今天很高兴,散朝罢。”

说罢,他摆驾回北宫去了。留下金銮殿上的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所以,这也能扯到王鹏举身上去太扯了吧而且,陛下突然的爆发,又算是怎么回事

无数的疑惑,搅得众臣头晕目眩,在这样的气氛下,新皇登基以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场朝会结束了。

然而,风波还远未到平息的一刻,而是愈演愈烈,力量会积聚在一起,酝酿成风暴,以不可阻挡的势头,爆发出来

第一零二章第一名将

随着朝会的结束,河东惊变的消息,很快就席卷了整个洛阳。

整个城市都骚动起来,因为董卓的迁都之议,本来遥远的河东,与洛阳人的命运已经变得息息相关了。

无论官宦人家,还是普通百姓,人们纷纷奔走,向各路神仙打探具体消息,又或讨论局势的演变。

无人不关注,无处不纷扰,本来如同一潭死水般的洛阳,泛起了阵阵涟漪。

不过,事情总有例外,东城永和里的一处宅院,此时就很清静。宅院不算大,也不算奢华,但明眼人一见之下,就知道这里住的不是普通人。

无论是装饰,还是摆设,都有匠心独运的味道,如果仔细品味,甚至能感受到阵阵肃杀之气,只有军阵中才能体会到的那种“啪”棋子落盘,发出了清脆的碰撞声。

“呵呵,义真,这盘棋,你败局已定了,还要继续挣扎吗这可不像是大汉第一名将的作风啊。”一把略带苍老,却雄浑有力的笑声响起。

“未到终盘,怎可断定输赢”对弈的老者不肯认输,笑道:“至于这大汉第一名将之说,某不敢拜领,原物奉还如今天下英豪辈出,风头最劲者,莫过于泰山王鹏举,袁本初、曹孟德亦是名头响亮,我这一把老骨头,又怎敢与世间英豪比肩”

“袁绍不过靠家世扬名,表面磊落,内心龌龊,哪里当得起英豪之称曹孟德素有雄才,行事也还算磊落,可毕竟是阉人之后,至于那王鹏举”

先前说话的老者口气极大,指点天下英雄,如若无物,只是说到王羽,他却沉吟起来,半晌,方才叹了口气:“看不透,看不透啊老夫生平阅人无数,就算是你皇甫义真,老夫也能评说个七八分,但王鹏举此人,实在让人难以捉摸,老夫亦是无可奈何啊。”

被称为皇甫义真的老者笑道:“连你朱公伟都琢磨不透,此子不是第一名将,又更有何人敢以此自居”说着,他也在棋盘上落下一子。

“名将,终究是要看战绩的”对弈的两名老者,正是汉末之初的两大名将,朱儁和皇甫嵩,朱儁称老友为当朝第一名将,虽有调侃之意,但与事实亦相去不远。

从黄巾之乱开始,到西凉诸胡反叛,北疆鲜卑、乌桓入寇,中平元年以来,大汉朝处处烽烟,无一刻安宁。

在一片哀鸿之中,无处不见皇甫嵩的身影,他扫平了颍川黄巾,进而平定汝南、陈国然后转战冀州,击破张梁的主力部队后来又在曲阳全歼张宝的残部,阵斩加上屠杀俘虏,共计十余万之众可以说,黄巾之乱的第一波大潮,就是被皇甫嵩一手扫平的。

其后,他又转战西凉,击破了以王国为的叛军,令其一蹶不振,稳定了三辅之地。这样的赫赫战功,被称为当朝第一名将,丝毫也不为过。

“那王鹏举用兵,好用奇谋,时常轻身而出,每一仗胜的都是极险,只要稍有差池,就是彻底败亡的局面。孟津之战,只消西凉军有几名猛将在,又或牛辅的胆魄稍大一点,能冷静应对虎牢之战,只要胡轸的脑子稍微清醒一点,局面都会迥然不同。”

朱儁摇摇头道:“他出道以来,虽然战无不胜,其实一直都没遇上真正的兵家高手,难免有胜之不武的感觉,若是真遇上了,兵行险招的路数被识破,恐怕离一败涂地也就不远了。此番他果然回转泰山还好,如果他真的转战南阳,恐怕”

“徐公卿吗他二人的确是将遇良才,若不是这一战有些不合时宜,战略目的也”皇甫嵩长叹一声,脸上却露出了悠然神往的神色:“老夫倒是很想知道,那一战的结果呢,如果能亲眼观战,那就再好不过了。”

“你啊,叫我怎么说你呢。”

朱儁指指老友,恨铁不成钢连叹数声,突然压低声音,急道:“义真,徐公卿也算是你的门生,如今董贼四面受敌,窘迫之极,正是取事之机。徐公卿手握重兵,若是能反戈一击,引兖州群雄西进,董贼又岂能抵挡你怎就”

“兖州群雄”

皇甫嵩苦笑道:“他们若是肯来,早就兵临城下了,何须公卿接应何况,公卿自有他的主张,老夫又没有张仪、苏秦的口才,哪能以区区言辞动之门生呵,他的兵法另有传承,与其说是拜入我门下,还不如说是相互切磋罢了。”

“另有传承到底”

“公伟你也无须再问。”皇甫嵩不愿多谈那尚未发生,他也不希望发生的一战,只是摆摆手,道:“真要在京中取事,又何须公卿之助眼下就是良机,只是没有居中主持之人罢了。”

“哦此话怎讲”朱儁眉头一皱。

“白波的动向很可疑,他们进攻卫家的时机挑的太巧了,妖法也好,黄巾力士也好,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赶在这个节骨眼上公伟,我就不信,你看不出这里面的玄虚”

“你是说”朱儁眼神一凝,俯身向前,连手里的棋子都扔到一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