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04(1/2)
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苏维埃参战”马丽华已经说完了自己的观点,会意的张宇适时的反问一句,然后便等着马丽华的答案。
“这我还不能完全肯定,美德两国海军的首次交锋就是一场事关重大的海战,其结果目前来看还很难肯定,虽然吕特晏斯的德国海军作战舰队屡经战阵经验丰富,可毕竟和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交锋是航母作战为主,双方会将这场海战演绎成什么样的一个结果,我们很难做出预料。”
“德国海军一旦胜利了,那么大英帝国本土防御战只能失利,德国将很快解决英国问题,然后与意大利一起完成非洲战略,同时也将处理苏联问题,德意志的战车将会把战火蔓延至更多的地方。”
“相反,如果是美国胜利了,那么德国海军将不得不做出战略调整,整个德国的战争策略都将有所改变,至少他们会更加迫不及待的解决英伦战事问题,让英国的灭亡成为既定事实,让只有战舰不能登陆上岛的美国海军大失所望,要想彻底扭转战争局面,只能等待美国陆军一起发起不列颠登陆战,可到那个时候,估计德国海军又重整旗鼓了,毕竟纳粹德国自身造船实力不错,又得到了荷兰、比利时、法国等国家的船舶工业。”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惨胜,双方都没能在战术上彻底击败对手,却都因为损失惨重而不得不撤出战场,在重新舔好伤口之前,都不敢轻易接触。这样一种情况是最为棘手的,当然也是美国人和英国人最怕的,真要是这样,英国人的灭亡是必然的,而他们要想挣脱纳粹魔爪,就必须要等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恢复之后,与美国陆军一道杀回欧洲,到那个时候,他们的战争形势将更为艰难”
马丽华一口气说了三种情况,但无论从那一种情况来看,德国海军都处于利好的位置,不是因为他们握有战争的主动权,而是目前整个战争的天平都是偏向于他们,反倒是美国人最为尴尬,海战要是不打,那么就对不起苦苦挣扎中的英国盟友,要是打了,他们就算是取胜,也最多是给坚持中的英国送去一些物资和少部分兵力,根本没法改变德国陆军在英格兰岛上的主动权,而要是败了,那就更惨了,除非美国从太平洋舰队中抽调兵力快速补充至大西洋舰队以供再战,否则美国人要想杀回欧洲拯救英国,那就更需要时间了,可他们此时此刻最匮乏的就是时间,因为英国人根本就撑不住了。
“或许,美英两国已经意识到自己的不利局面,所以都很卖力的想要劝说苏联加入同盟国,在德国的后备来上一刀,就算这一刀子下去不能给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带来致命的伤害,也可以牵制住许多的德国军事力量和战争资源,如此以来,落在美英两国身上的压力也就相对的小得多。”
“可斯大林并不愚蠢,苏联红军经过了大清洗后战斗力很成问题,连芬兰都搞不定,就更加不用说已经号称是世界第二的德国陆军了,所以斯大林才是最有耐心的观望者,他等待的就是德国陷入战争泥潭的契机,否则,给他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加入同盟国,虽然他和希特勒都很清楚,两人之间的账迟早都会算一算。”
张宇沉默了,他知道斯大林这个大胡子心里会是在想些什么,这个骄傲而又固执的死老头,一辈子就没做过什么对不起他自己的事儿,尽想着占好处,苏联要加入战团不是不可以,主观原因自然是美英两国给的筹码太低,让斯大林觉得对苏联的利益不大,而且客观原因,自然是想要看一看美德两国的海战结果会是什么样子,要真是美国海军胜利了,德国人可就要为英格兰岛的战事焦头烂额了,而这就是他的机会来临了,不过就算是美国海军败了,美英两国也就更加不遗余力的讨好自己了,因为苏联可是一只站在德意志战车背后的巨大的北极熊,光是地理位置的优势都能让他恬不知耻的伸手向美英两国要武器和资金援助。
“看来,这战争迷雾,还是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海战来驱除,只要雾气没了,未来才能看得清楚”
第二五一掌不爽的情人节
第二五一掌不爽的情人节
格林威治时间的1945年2月14日,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公元270年,罗马帝国出现严重的国家危机,贵族阶级为维护其统治,残暴镇压民众和基督教徒。一位名叫瓦伦丁的教徒被捕入狱,这小子在监狱中不甘寂寞,竟然感动了典狱长的女儿,两人爱意顿生、情意绵绵,虽然最终他被执行死刑,但他光明磊落的心迹和对典狱长女儿深深眷恋被基督教徒们奉为高尚正义和纯洁爱情的象征,于是乎,2月14日竟然成了一个西方国家情人专属的节日,俗称“情人节”。
1945年的情人节,显然整个欧洲包括北美洲在内,今天并不是一个好日子。
纳粹德国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其入侵波兰、挪威、瑞典,接着横扫西欧各国之时,就已经让无数少女的情郎战死沙场,尚未出嫁的她们就成了活寡妇,好在欧洲大陆的战争已经停止了很久,重新觅得真爱的她们,或许还能够过上一个较为踏实的情人节,但英伦三岛上的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男男女女们想要过一个浪漫的情人节,已经成了一个奢侈的梦想。
2月13日深夜,参与伦敦战役的德国陆军连续奋战数天,终于控制住了伦敦三分之二的城区,伤亡惨重的英军活动区域被严重压缩,食物、弹药、药品等物资的匮乏,让他们的战斗力不得不大打折扣,而且德军非常明晰英军的防守策略,所以他们的城市作战中,特别强调的就是“破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