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1(1/2)
们只要用一个春秋笔法,那就会出现很大程度上的不一样。寻找历史的真像,揭开他们真实的目的这是很有必要的。
此时卫颜能够在这里否定,完全归咎于刘云当初的调查结果。这份调查结果当时看来是即费力又无用的东西,如今却是非常有用。
通知各班长负责好警戒,严防敌人晚上偷袭。
既然卫颜能够偷袭,张献忠自然也能。更何况这种战术自古便有。
此时张献忠既然想要以迷惑敌人的方法来让澳洲人放松警惕,那就必定是没有放弃攻打韶关的念头。
双方这样对峙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必须尽快解决掉张献忠,不过张部人马有十几万。单靠澳洲一个营的兵力恐怕不行,张献忠现在估计也在想办法攻城。
现在就看谁最先想出办法来,谁想出了就能笑道最后。
长期对峙是不可能的。张献忠的粮草不足,要想继续南下他就必须收集更多的粮草维持军队的稳定,要收集粮草就必然会攻打周边的县城和村庄。
等到这个时候,敌人兵力不集中,在一举出击是最为妥彻的方法。
卫颜将自己的方法告知于身边的参谋和军官,大家经过思索一会觉得这个方法不错,第三连队的人数虽然是一个营的规模,但几百人对抗十几万人绝对还是有些吃力,更何况对方可不是石器时代土著,他们是一群手握冷兵器时代的人,最重要的是对方手里也有火器。
张献忠的火器从哪来的不用想都知道,一定是郑家流入出来的,他们近一年从澳洲采购的26磅火炮数量众多,其中大部分流入到了辽东边军和后金的手中。
至于另一部分则是流入到了农民军手中,农民军买了炮不像后金那般富有会再次购买炮弹,而他们则是自己制作,用自己制作的土弹来填补,还别说真的能发射出来,就是性能有点不稳定威力也不大。
但是这样已经很好了,至少能省下一大笔钱来用到其他地方,招募士兵,购买主要的器械都是需要钱的。
经过着一场战,张献忠绝对会意识到火器的重要性,澳洲人能将他们打得一个措手不及很大的原因上就是用火炮的威力。
火炮的威力的确巨大,韶关的守军就依靠这些火炮的坚持了进一周的时间,要不是张献忠想出用消耗敌人弹药的方法,恐怕打到最后他都无法让韶关的守军胆颤。
掌握大量火器并且集中使用,的确在战场上的作用巨大,张献忠受此影响,立马将手底下的火炮和鸟铳都集中在了一起,学起了韶关守军和澳洲人方法开始进行操练。
这个转变让卫颜为之一振,看来蝴蝶翅膀的作用下,的确改变了许多事情,别说古人笨,古人可是聪明着呢,谁说他们就不擅长学习,人家学习起来不是人。
眼见张献忠都开始组建自己的火器部队了,卫颜也不能这么干坐着对峙,必须要有所行动才行,长期对此绝对不是办法。
所以他准备在来一次主动出击,以此正面迎击敌人,给予张献忠所部狠狠的打击,让其彻底失去进攻韶关的信心,并且撤军。
不过想要正面迎击肯定很难,城外估计都是张部的探子和细作,只要一出城估计就会让其知道自己的计划,但是不出城的话又对张献忠造成不了打击,两难之下,卫颜的参谋肖锐科给出了一个计谋,诱敌深入。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未完待续。。
第425章 诱敌深入
这个词听起来似乎有些耳熟,貌似经常在抗日神剧中都有见到过。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这句话恐怕只要看过延安保卫战的都知道。
韶关虽然在地里位置上是进入广东的门户,同时也是张献忠南下的必经之路,守住了这里,进入广东的通道将会被斩断,张献忠要想南下就必须舍近求远,如果是那样,估计他也就会放弃南下念头。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沈犹龙才会在这里进行布防,并且加强了保卫的能力,因为沈犹龙的关系,第三连队才会来到这里进行防守。
双方都是看中了韶关的重要性,所以才来这里进行布防。
但是有一个问题从最开始沈犹龙就没有想过,他的想法是防御,从来没有想过正面迎敌,或者将张献忠所部歼灭,要说两广的兵力加在一起也不低张部人马,可是沈犹龙毕竟是一个文人,讲究的防御政策。
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可以说是被动影响了第三连队,第三连队一开始就是受到了这种被动的影响进行防御政策,并没有想过正面迎敌。
直到现在肖锐科提出了诱敌深入,这个计策之后,大家才想到要如何解决敌人,而不是一味防守,防守只会不断加深疲惫,同时也会给对方创造进攻的机会。
诱敌深入,就必须第三连队撤出韶关城,但是这样做的风险系数也是有的,一旦撤出张献忠攻下韶关,要想在夺回来就难了,根据肖锐科的提议,
第三连队假意撤出韶关城,随后等待张献忠所部进攻,一旦发现对方进攻就配合城里的守军两面夹击。
不过这个计策风险系数太大。一旦城里的守军守不住也就意味着第三连队将会彻底机会夺回韶关。
所以在卫颜提出诱敌深入这个计谋给韶关的守军将领之后,对方的头就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一个劲的摇,就是不同意。
这澳洲人打战是厉害,可是你们也不用冒这么大的险吧,要知道对方可是有十几万人啊,即使你们占着武器的优势也不一定能够胜利。
张献忠的人马太多,根本不是诱敌深入就能解决的,韶关城几位将领一致劝说还是以防守为对策,只要坚持几个月敌方没有了粮草,那就是胜利了。
坚持到对方没有粮草。这种美好的想象也亏这些人能想的出来,张献忠可不是什么善茬,没有粮食他会到周边搜刮。
要是这么一支对峙下去,别说第三连队受不了会疲惫,恐怕这些守军也会。
不进攻就没有危机感,长期的对峙会给自己的心里自我安慰,一旦这种安慰形成就会放松警惕。
虽然在对峙的过程中双方都会产生这种心里因素,但人数众多的一方绝对是会占领绝对优势的。
这种前提下,第一连队可没有胜算。而且长期在这里防守将会让香港陷入到防备空虚状态,虽然没有人敢进攻香港,但是香港的驻军存在就是对几方势力的一种威慑。
所以不管怎么样,诱敌深入。还是怎么样都必须尽快解决张献忠这个麻烦,必须让对方离开韶关,前往其他地方。
明军将领的不同意,并没有有阻挡住卫颜他们的行动。他们是来支援韶关的,可是不受沈犹龙调遣,现在韶关城保住了他们也该回去了。所以卫颜提出要离开韶关。
韶关的守军将领们立马傻眼了,这就走了,张献忠还没走呢,可不能让澳洲人走了一旦澳洲人走了张献忠必定立马发动进攻,到时候别说城守不住,就是性命也得丢在这里。
“卫将军,您可不能走,这眼下韶关的危机还没有解决,您走了张献忠必然进攻韶关。”韶关城游击江之信一脸严肃的请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