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发个微信到地府 > 分节阅读 55

分节阅读 55(2/2)

目录

白无常说,控神蛊只有寻常人头发丝儿四分之一的粗细,而且是透明的,若是混在血玉髓中,极难发现。

但是,顷刻之间,洛寒就从中迅速夹起了一个东西。这东西,细若游丝,肉眼难辨。

而且,竟然还不只是一只,洛寒一脸从这里面夹出了五六只,放在显微镜下。他并不能确定,里面还有没有了,不过,那都不重要了。

在显微镜下,控神蛊的狰狞面孔,被无限的放大。

他们在不断的蠕动,露出尖锐的牙齿,面孔如同妖魔一样恐怖。

“这是什么东西”看到这样的东西,所有人都觉得不同寻常。

“控神蛊”洛寒面凝重的说出三个字。

他们都摸不着头脑。唯独幻狐的面狂变,他好像不相信一样,有看了一遍,才有些是失神道:“没错,就是它,和古籍上面的描述一模一样”

“既然你认识,就和他们说说。”洛寒转过身去,不再看这些东西,或许,此刻,他一定是在想着,如何杀戮

而幻狐,则是长话短说,对众人讲述着关乎控神蛊的种种可怕,在历史上,曾经似乎也有过那么一段黑暗时期

众人听完,饶是他们都是龙魂之中的高手,也是极为的震惊,这简直就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阴谋,恐怖到令人窒息。

这时候,洛寒转过身来道:“我再告诉你们,岛川集团知道吗这东西就是他们弄出来的,得到了血玉珊瑚,更得到了培育控神蛊的秘方”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番外篇 白无常

白无常,本是阳间一名叫陈和的男子,因为爱上了财主的女儿,便投身到财主家做长工。可陈和的真诚并没有得到财主女儿的欢心,却赢得了一名丫鬟的喜爱。

一天夜里,财主家忽然来了几个强盗,意图侵犯财主的女儿。陈和为了救她和强盗打了起来,最后被强盗抓住了。强盗让他亲手杀了财主的女儿,不然就把财主家的人统统杀死。就在陈和犹豫的时候,那个爱上他的丫鬟拿刀杀死了财主的女儿。

强盗走了,陈和万念俱灰,撞墙而死。

陈和死后,被地府封为白无常,意为人生无常,世事无常。那个丫鬟则幻化为哭丧棒,生生世世伴他左右。

有一年清明时节,白无常公干路过一地,见一妇女带着两个孩儿在一座坟前哭拜,很是伤心;又见一个老头在不远处摇头叹气,很同情。白无常向老头打听,才知这妇人有天大的冤枉。

原来这妇人姓陈,是一富商的三女儿。这富商颇有家财,就是子运不佳,只生了三个女儿,三女儿还是个麻子脸。母亲见三女儿因出天花染成此病,很是自责,对三女儿特别疼爱,去年才死去。

陈家有个伙计叫敖大,表面老实,心中很有心计,他盘算,陈三小姐是个麻子,有钱人家的公子肯定不会要她,不如把她勾引作为老婆,等他父亲一死,这万贯家财不就属于自己了

那陈三小姐说了多门亲事,都因那麻子脸,哪家都不要。她见敖大身强力壮,又逗父亲喜欢,两人眉来眼去,不久就私自成了鸳鸯。过了几个月,陈三小姐肚子就渐渐大了。陈三小姐的父亲只好把敖大作了上门女婿。敖大真正成了女婿之后,岳父提他当了总管,家里大小事都由他管。渐渐,敖大对岳父就不那么恭顺,在外头又是酗酒又是嫖女人;回家来,陈三小姐规劝他,还把陈三小姐羞辱一番。陈老爷就得病气死了。敖大日嫖夜赌越是厉害。

白无常听了老头所讲,心中火起,决定要教训敖大,给陈三小姐指一条求生之路。

他跟随陈三小姐回家。正好有个赌徒来收赌债,陈三小姐一看正是敖大手笔,只好付了他一百两银子。那赌徒见家中无人,抱着陈三小姐要施无礼,突然被人打了三个耳光。陈三小姐推开赌徒,逃进里屋,插了门,心里实在想不过气,拿了绳子要上吊。她吊一根绳子断一根绳子,心中好觉奇怪,白无常弄开门,抱着她的两个孩子进了屋。陈三小姐见白无常笑嘻嘻的很和善,也不惧怕。

白无常说:“何必轻生,不如你收拾家中所剩钱财另走他乡,两个孩子还要你抚养成人呢”陈三小姐听了白无常的话,带着两个孩子走了。等陈三小姐走后,陈家四间店铺同时起火烧了起来。那敖大正在春香院里抱女,抽大烟,等他赶回家,家业全都烧了个精光。

黑白无常二爷属于道教,但是不论是道教徒还是佛教徒都信仰这两位神,不过,佛庙中供奉最多。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番外篇二阎王传说

我国古代原本没有关于阎王的观念,佛教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阎王作为地狱主神的信仰才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中文“阎王”是从梵语中音译过来的词汇阎魔罗阇的简称,本意是“捆绑”,具体意思是捆绑有罪的人,也译作“阎罗王”、“阎魔王”、“琰魔”等等。在古代印度神话中,阎王是管理阴间的神,印度现存最古老的诗集梨俱吠陀中已经有关于阎王的传说。而阎王观念的形成可能要更早,来源也不止一个,实际上阎王在古印度有很多版本不同的传说。佛教创立后,沿用了阎王的观念,认为阎王是管理地狱的神。关于阎王的信仰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统相互影响,演变出具有汉化彩的阎王观念:十殿阎罗。也叫阎罗王、阎王、阎王爷。

阎罗王是民间传说中阴间的主宰,掌管人的生死和轮回。在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里面,人死后是要去阴间报到,接受阎王的审判。生前行善者,可升天堂,享富贵,生前作恶者,会受惩罚,下地狱。中国佛教中,又有十殿阎罗之说。十殿阎罗是中国佛教所说的十个主管地狱的阎王的总称,这一说法始于唐末。分别是:秦广王、初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变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五道转轮王。此十王分别居于地狱的十殿之上,因称此十殿阎王。

阎罗王与奈河的传说

“奈河”,是佛教所说的地狱中的河名。宣室志第四卷对此有所记载:“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地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因河上有桥,故名“奈河桥”。桥险窄光滑,有日游神、夜游神日夜把守。桥下血河里虫蛇满布,波涛翻滚,腥风扑面。恶人鬼魂堕入河中,就好似西游记第十回中的描写:“铜蛇铁狗任争餐,永堕奈河无出路”。不由让人想到阴间奈河的恐怖。

阎罗王被迷信是鬼世界的审判主,诸鬼中的大王。梵语中的另一译名“双”,据说是因阎王兄妹两人共同统管鬼世界之故。兄阎王治男鬼,妹阎王治女鬼,是统管女鬼的“女王”。但中国佛教僧人对信徒绝对不提这个“女头头”,这是因为“女人”在佛教中地位低微,惟恐女人在佛教中起“革命”。“双世”意为阎王自身苦乐并受,自身难保。“遮止”意为阎王令人不再造恶,予以遮止。“静息”意为罪人听王示语,便知己罪而静息。“平等”意为业镜平等,其罪自能彰显。玄应音义二十一:“焰摩”或作阎摩,声之转也,旧云阎罗,又云阎摩罗。此言缚,或言双世也,谓苦乐并受,故云双世,即鬼官总司也,又作夜磨卢迦,亦作阎摩罗社。阎摩,此云双,罗社,此云王,兄及妹,皆作地狱王,兄治男事,妹理女事,故曰“双王”。

阎王原来是古印度神话中管理阴间的天王,在梨俱吠陀中即已出现,佛教沿用这一说法,称阎王为管理地狱的魔王,据问地狱经载,阎王从前是毗沙国的国王,在与维陀始生王的战争中因兵力不敌而立誓,愿为地狱之主。他手下的十八大臣率领所属百万众共同立誓,共治地狱罪人。十八臣就是后来的十八地狱之小王,百万之众即后来地狱的众多狱卒。阎王所住的宫殿位于阎浮提洲南二铁城山外,纵广六千由旬。另据禁度三味经,阎王治下有五官,鲜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