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手上戴个小鱼塘 > 分节阅读 83

分节阅读 83(2/2)

目录

小木屋设计为两米长、一米五宽,也就是一张双人床的大小,以后可以放只一米二零宽的床垫,再摆一只茶几,或是直接在地板铺草席、防潮垫,或坐或躺,作为两个人的小空间,绰绰有余,还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起码,要比那些野营帐篷大很多。

有了大致的设计,李永就和宁小雪在网上寻找合适的材料。

搭建一座小木屋,看着挺简单的,甚至可以将小木屋当做是特殊形状的衣柜,或者木头箱子,用钉子将木板钉起来就行。

所需要的材料无非就是木材、钉子等等几样,倒也常见。

宁小雪就参考她同事装修房子的经验,列了个单子,先在网上看了看,对大概的价位心中有数。

然后就拉着李永跑到建材市场,现场比较样品,再进行选购。

钉子之类的小东西倒是好买,不费什么事情。

主要还是木料,实木的比较贵,强化木、复合板的价钱就比较便宜,甚至有很便宜的。

李永他们毕竟不是什么木匠,所以打算根据设计,购买现成的木柱,以及木板。

那就得考虑木板的外形是不是美观,是不是方便搭建。

逛了一整天,宁小雪才拍板买了一批实木、强化木,因为没有弄过,担心尺寸弄得不对,就在设计的基础上,都稍微多买了一点。

第二天货品送到家里,不巧让宋妮娜看到,她就疑惑地询问李永他们在折腾什么。

李永挠了挠头:“家里的小玩意太多,得给他们搭个窝。”

“那倒是”宋妮娜会意地点了点头,无暇多问,转身忙活去了。

沁春园二期在楼市的抢眼表现,很多开发商都对小区鱼塘产生了兴趣,宋妮娜这段日子忙得几乎脚不沾地,这也让李永他们有了充分的折腾空间。

材料备齐,准备开工,李永这才发现手上缺少工具,啥事也干不了。

第四部 结庐在人境

第八十四章 梦幻小屋下

更新时间 20091106 23:22:29 字数 2776

李永大学那会,挺喜欢看些哲学书籍,记得有位哲人曾经说过,现代社会,将人逐渐变成大生产中的一部分,从而丧失个体的存在。

过去的人种棉花、纺纱织布、缝制成衣,一个人就能完成这些事情,穿上完全是个人劳动成果的衣服。

而在现代工业化的体系中,一个人,可能只会完成其中的某一个环节,譬如,农民种棉花,纺纱女工纺纱,单独的人,已经没有能力独立完成这件事。

李永买了工具,将那些木料弄进水空间,准备要开工的时候,就发现小小一只木屋,工程还是挺浩大的,一个人很难完成。

宁小雪进不来,在外面也无法帮忙,小姑娘哼着小曲,抱着笔记本继续摆弄,脸上都是甜蜜的笑容。

李永待在水空间里,能够清楚地看到外面的情景,知道宁小雪正在设计更大的房子。

咬咬牙,他下定决心要将房子搭起来。

过去的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他也一定能够做到,李永给自己鼓劲。

水空间就是一个除了李永以外,再无人迹的地方,相当于是一片荒野。

李永觉得,他就是拓荒人,满腔豪情。

盖房子是个体力活,水空间只有李永一个人,全靠自力更生。

盖房子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地基,李永打算做个活动木屋,地基也就是地板。

李永琢磨了一会,发现小木屋的框架,说白了就是个木头箱子,这么一想,眼前豁然开朗。

找出两根一米六、两根两米二的方木头,两两相交,相交处都露出一点,然后钉成一个矩形的木框。

木框往地上一放,那就是小木屋底部的框架。

然后,就是往框架上安装四根两米左右的木柱,相当于木屋四条棱上的四根立柱。

立柱下面需要超出框架十厘米左右,作为支撑脚,让地板悬空,就好像衣柜下面,也会有露出脚撑一样。

因为要让底部框架悬空,李永费了好大的力气,换过好几种方法,才想到将框架立起来,然后钉上立柱。

立柱钉好以后,四只脚往地上一撑,大概的样子就出来了。

身在水空间,李永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

折腾了一会,他又给立柱的顶端钉了四根横木,于是,十二根木头就钉成了一个长方体的木框框。

长方体立在地上,用手一推,摇摇晃晃的,看着很不牢靠。

李永挠了挠头,拍了两张照片,跳出水空间先向宁小雪报喜。

李永负责造房子,宁小雪就揽下做饭的活,小姑娘系着围裙、嘴里哼着小曲,在锅台上忙活,小模样看着娇俏非常。

宁小雪看了照片,就挥着锅铲子夸赞:“李子,你太棒了。”

李永嘿嘿笑了笑:“看上去不错,还能摇晃,就跟摇摇椅似的。”

“墙面钉上板子,应该就不晃了吧”宁小雪甜甜地笑道。

“应该会好点,”李永想了想,突然把脸凑到宁小雪面前:“看在我这么辛苦的份上,给点奖励吧”

宁小雪俏脸一红,伸手推他:“我在做鱼汤呢,等会儿你多吃点就是。”

李永怏怏不乐地回到水空间,小姑娘的脸皮太薄,还是放不开。

化悲愤为力量,李永的效率大为提高,在仔细对框架进行校准以后,他又在长方体的八个角,两条边交叉的地方,钉上一块斜木板,构成一个三角形。

都说三角形的形态最稳定,钉好以后,长方体果然变得很牢固。

解决了摇晃的问题,接着就是以这个框架为基础,在每个侧面钉上两到三根立柱,使木屋能够得到的支撑更为牢固。

底面的长边上,每隔二十厘米左右,钉一根支撑木。

然后就是在支撑木和立柱上钉木板,只露出门和窗的位置。

这些事情,看着简单,却让李永忙得团团转。

一会儿测量长度,画出标记;一会儿举着木板,比比样子;然后才拿起小锯,小心将木板锯成合适的长度。

先将木板搭好,看看差不多,才用锤子敲入铁钉固定。

开始只敲入半截,直到全部钉好以后,发现没有问题,才彻底敲入。

事实上,几乎每块板子都曾经返工,尺寸不对、对齐没有做好、相互间的缝隙大了,贴合不牢靠,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全部都得返工,重新调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