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贫穷的症结(1/2)
“二爷爷,我们还需要您的支持,您可不能老啊。”赵铁柱和杜鹃笑道。
郑九龙对石头村里的景物和人都充满了好奇,一路上东张西望,看起来对什么都很感兴趣。
“郑大哥,你觉得我们村怎么样?”
“嗯,你们村不错,发展一下会更好。”
郑九龙已经做生意很久了,而且做的非常成功,现在他名下的几处产业都由职业经理人打理,只在每个月的月底向他做一次汇报,年底做一次总结就可以了。
所以,郑九龙一年的空闲时间很多,这也是他有时间到处去参观赌场的原因。
“我也觉得我们村有发展的潜力,郑大哥我带你去看看我们种的那块药材地吧?”
“走,看看去。”
几个人又浩浩荡荡来的药材地里。
第二茬药材已经收割完毕,地里都是还没有翻种的药材根茎。
几个留守的村民正在整理土地,看见赵铁柱几个人走过来,立刻停下手里的活,向赵铁柱靠拢过来。
“铁柱,你回来了,药材卖了吗?”
现在石头村的村民们都把赚钱的希望放在赵铁柱身上,看见赵铁柱就两眼放光,感觉就像看到了钱一样。
“卖了,卖了,
等杜鹃和会计算好账,就可以给大家发工资了。”
“呵呵,铁柱,你一回来大家就有钱赚,我们多亏你了。”
石头村村民现在看到赵铁柱就像是看到财神爷一样,就差把赵铁柱的照片供在家里,早晚上上三炷香了。
“新民哥,有钱大家一起赚,以后的日子会过得更好。”
郑九龙跟着赵铁柱在药材地里转了一圈,“铁柱,这块地是不错,可惜面积太小,你们要是想靠这片地发家致富,恐怕有点难度。”
“郑大哥,村里只有这片地是闲置的,其他的地村民都种着粮食和蔬菜,没有地可以用了。”
“村民们的地一年能产多少粮食和蔬菜?一年下来能赚多少钱?”
“我们村子一年下来,除去基本的生活开销,每家每户大概能赚一万块钱,不到两万块钱。”赵建国接话道。
“你们村的地利用效率太低了,产量低回报率自然也低,村民们赚不到钱是理所当然的。”
郑九龙一针见血的指出石头村贫穷的症结。
“郑大哥,我们村也和别的地方一样,村民面临老龄化的问题,大部分老人早就失去了种地的能力,剩下的年轻人缺乏资金和经验
,没有人组织,成了一盘散沙,即使出去打工,一年也赚不到什么钱。”
赵铁柱回家这半年,已经基本把石头村方方面面的情况摸透了。
正在他们讨论石头村现状时,一个小伙子呼哧带喘地从村里跑到地头儿上来。
“杜村,杜村,张会计让我来告诉你,县里来电话了,让你赶快回去接。”
“啊,知道了,我马上回去。”
“咱们看得也差不多了,都回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