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时光之心 > 分节阅读 214

分节阅读 214(1/2)

目录

十五天才开始进行云州全境的动员,所有的部队将一个个的准时抵达预定地点,吃饭、休息,然后继续行军,再按照预定顺序进入西凌,在进行不超过一个半月的高强友连续作战之后达到完全作战目标,然后接手地方防务的部队和民政官员陆续进驻,在最短时间内巩固住在镇北军司取得的战果,然后主战部队除去驻防部队之外就全线离开。整个行动总计时间不超过三个月,在这三个月里,几乎每支投入作战的部队都要不停的运动、作战而事先周密的准备、精心设计的欺瞒加上留驻云州的部队在这几个月里不停的进行各种佯动,还有短得让人来不及组织大规模攻势的时间,如果能顺利实施,等到周边的那些对手们,尤其是北辽西路军准备好发动攻势,他们会发观,所有部队已经回到出发的位置,他们仓促准备的攻势已经失去了意义。

而当叶韬说完之后,他也承认,实际上这种作战方法和先前血麒军第一次出击的时候应付的童炳文所部攻占郇山关之后进行的行动非常类似,的确也存在将爆发式作战打成相持作战的可能,但在那之前和之后的各种军事行动却完全不同。而在场的这些人无不都是军事指挥方面的行家里手,立刻就被这种有些冒险有些疯狂的念头吸引住了。这样的一次作战的确要冒相当的风脸,如果陷入相持作战,即便有孙波屏不断的拖镇北军司的后腿,还是会让事情很麻烦。到时候由于春南的攻势,西凌内部倒是不太可能抽调足够的兵力来作战,但北辽西路军方面就不一定了。虽然和高森旗达成了协议,但叶韬毫不怀疑,一旦发现有便宜可占,高家一定是会毫不犹豫的发动攻击的。

第三集第288章 云州大变脸

在叶韬说完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在场诸位大佬的一致的支持和期待之后,他也就意识到了,自己一定要尽快赶回云州。云州的确可以在叶韬不在的情况下顺利运转好几个月,但不能一直这样下去的。无论如何,叶韬都是现在治理整个云州的云州经略府的灵魂。

在丹阳又呆了两天,和太子谈玮明见了一面聊了聊,又和在丹阳生括的戴家族人聚了聚之后,叶韬就踏上了返回云州的路。这也让云州经略府上下的官员终于松了口气,尤其是忙得不行的柳青,终于看到了在丰姿重新做事之后,自己工作量大幅下降的美好前景。对叶韬所说的那样的作战计划,目前叶韬身边可是没有人能提供什么参考意见的,可这却是全面检验云州恢复情况的一个机会。这种复杂、精密的计划,一旦能够顺利运转起来,那有份参与这种事情的策划的人都会与有荣焉。而为了让云州在作战时能够更顺利一点,谈晓培也给了十分实际的援助:一个营的兵力。

这可不是随便什么三千多人的兵力,而是这些年陆续从血麒军,并且还都是血麒军重器械营退役的军官、士官和士兵,行过重新秘密征幕、捏合起来的一个全新的重器械营。这三千多人一直被放在将山堡的序列里,归在谈家族兵的开销里。至于昂贵的装备,尤其是产量有限的各种瞄准用具,更是花了不少心思。其实,如果叶韬真的想知道这支部队的存在,他一定能做到,虽然重型器械如投石车、神臂弓之类的东西叶氏工坊的产量减少,逐步分给了国内的其他世族的工坊,但那些用来观察计算弹道的瞄准用具却没有任何一家工坊能接下来,还全部是叶氏工坊原厂出品。而多出的一个营的用具销售,这种数字不算小了,但叶韬显然是太忙了。

在要进行持续的攻击作战的时候,一个重器械营能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云州现在自己的重器械营虽然装备什么的都到位了,训练也进行得有模有样,可问题是总是差了那么一股子的味道。而这个完全由老兵组成的重器械营中,有三分之一以上参加过云州战役,知道那种靠着重步兵顶着攻击,几乎完全靠重器械营和长弓营进行杀伤,一层层将战线推展出去,几乎在大地上留下一条焦黑血腥的印痕的绥远之战。而有过那样的经历之后,他们对于重器械营的定位的看法,在作战中的自信和豪气,都完全不同了。

在进入云州之后,随着不断向北行进,只离开了几个月的云州却让叶韬很有些焕然一新的感觉。

由于云州的天气比起南方总体要冷上一些,叶韬回程的时候至少也算是仲秋了。在其他地方,这多数都是略显得有些萧条的时节,可在云州,却能看到来来往柱的旅人、络绎不绝的商队和最让人感到亲切的正在为建设云州出力的百姓。

云州前瞻性强得让人无法理解的植树造林政策正在坚定的施行。在主要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在城市的主要干道两侧种植行道树,砍伐树林要按照砍一颗补两颗的比例补种,有些地方经过农牧局专家评估,如果确定了不适合种植粮食和其他作物,则会考虑进行退耕作业很多政策虽然都有民政局的官吏们讲解,但除了少数措施之外,并不强制进行,而是将这些任务发给云州境内那许多个荣军农场和荣军牧场来执行。而两个月前,第一个荣军林场也建立了起来。

有组织的军营生产体系在谈玮馨的亲自过问下,能够发挥出的能量让人惊叹不已,而谈玮馨却已经在这些产业里埋下了将来进行集体所有化改造的种子。而官营的这些农场、牧场、林场和相关的作坊,由于有为数不少的老军人、尤其是伤残军人需要赡养,相比于私营的商家来说,也没什么成本优势。在植树造林方面接经略府的任务,甚至还要分拨出原本就不算太宽裕的人手。但这部分算是准官营的产业,不但要和许多的商家在同一水平线上竟争,甚至还在现出了非常强势的特点:质量。

荣军农场出品的各种农产品,不管是原科、粮食还是加工产品,在各个环节上那是一丝不苟,绝对经得起挑剔,荣军农场所属的作坊制作的皮具等等物件,也是从原料环节就开始层层把关。甚至于这几个月里,已经出现了农场牧场的特质化倾向,这些官营的作坊居然也有了品牌效应。比如在两侧装饰性铜钉上打上了阿拉伯数字51的那种马鞍,就是来自于五十一荣军农场的皮具作坊,现在比起其他马鞍来就是贵上了三成,而那种作工也的确是精细入微,充分考虑了骑手的各种需要。

在行进那些繁忙的大街,经过一些市场的时候,也经常能看到十九农场的燕麦饼、二十二农场的奶酪饼、十七农场的香黄马肉干等等东西叶韬立刻就想到,必然是谈玮馨在这些日子里对荣军农牧场系统动了手脚了。有时候,一些小小的点子、提示,加上一些恰如其分的鼓励,能够发挥的作用是惊人的。

而品牌这种概念最早由叶韬的叶氏工坊开始玩,形成了相互独立的产品系列,到了现在,已经因为叶氏工坊的榜样而形成了这个时空里的品牌群落。虽然绝大部分品牌还只是口碑式的经营,说不上品牌文化和品牌管理之类的任何概念,却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了。但在谈玮馨私下进行的一项数据分析中却显示,有品牌或者有初步的品牌意识的商品和商家在整个云州的商税贡献里,已经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