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篡清 > 分节阅读 219

分节阅读 219(2/2)

目录

伊东亨佑中将将目标通报全舰队之后,本来就已经士气满满的联合舰队将士,更是志满意得得不可一世。各舰纷纷升起辞气骄狂的信号旗,表示拜受大命。

“突入清国京师门户,必死战而后已。”

“联合舰队武威,冠盖全清国”

“一弹一中,必不虚发。”

“帝国武运,如日初升,清人血水,染红大海”

而伊东亨佑中将,却看着一艘艘浮动的钢铁樯橹,在桥立号旗舰的船尾游廊上,沉默不语。一站,就是长久的不动。

副官轻轻走了过来,低声道:“大山岩军司令官伯爵阁下,行前亲书于司令官阁下,由通报船送至,阁下”

伊东亨佑静静的招了招手,让副官将书信呈上,借着船尾汽灯地光芒,展开默读。

“阁下想必已知,陆军征清第一军已覆没于朝鲜,山县大将,川上中将,野津中将等,相继成神。八百万神明所居之日出之土,诚危急存亡之秋。以少兵临大国,除速战速决之外,别无他策。

吾等有幸,帝国奋起较老大清国,先行一步。大和民族,上下一心,虽小而坚。清国虽大,然以数百万昏聩之旗人,御数万万汉民,焉能振作,教以振奋民族凝聚精气,以至开化方今世界,自法皇拿破仑以来,民族觉醒浪潮,沛然而莫可御。欲开化者,民气必先勃然,不移之道也。

我神国万世一系,单一民族国家,幸也。清国以小御大,明智之士,已可料见无鼎革之变,必无开化之理。以日本举国击貌似庞然大物之清国,虽云孟浪,却实有必胜之道。

清国水陆可战之师破后,清国必求和而后已。十万海陆将士,为此目标,肝脑涂地,六千万国民,为此目标,勤劳奉仕。

孰料大国必有士存,清国不过二百余年,与民气之士,虽摧折之,奴役之。然则中国已存越三千年矣朝鲜之徐一凡,竟然能练精兵,鼓士气,一战而破我征清第一军

若清国得此鼓舞,虽败不降,缠斗始终。以帝国之国力,不败而败。吾等毕生心血,付诸流水崛起之梦,莫非黄梁

当今之际,唯有奋战。望阁下炮震直隶海口,辅以海兵上陆摧折之。征清第三军,必将大破山东。鄙人于辽南,已存不归之念,当为诸君死死抵挡必将回师之徐一凡所部。吾人始终确信,清国当道,绝无死战到底之意志

阁下舰队,当无以鄙人,无以鄙人统辖之征清第二军为念。断然突入扫荡之,摧毁之,镇慑之

帝国孤处海隅,百代气运,值此今日,唯有一搏。谨祝阁下武运长久。”

陆军在这个局面,似乎也开窍了啊

伊东默默的收起了这封私信,信上龙飞凤舞,一手漂亮的草书,从头到尾,全是汉字。

最后的决战,就要到来了啊

这场决战,将会在数个战场同时展开,惨烈壮丽得难以想象。这也是两个帝国之间,赌上未来百年气运的决战他伊东生而有幸,能为这场战事尽自己最大地努力。

无论如何,他相信帝国将赢得最后的胜利。因为日本已经赌上一切,清国人却绝对不会赌上一切不管是李鸿章,还是徐一凡,他们都是在单独战斗

第四卷 不一样的甲午 ㊣第五十九章誓师㊣

吱呀一声,安州城由一个军储仓库临时改建的军事监狱的门被轻轻打开。

屋子里面蜷曲着的三个人一下被惊动,阳光从门口射进来,其中两个人眯着眼睛,一手遮光,同时在尽力的朝门口看,看进来的是什么人。只有一个穿着皮面袍子的人物,动也不动的在冰冷的炕上躺着,望也不朝外望一眼。

这里囚着的三个人,自然是叶志超、卫汝贵、杨士骧他们三人,盛军那些败退下来的军官,大多也投入了这个军事监狱当中。安州在激战的时候不用说了,除了卫兵不减,连送食物的人都经常忘记过来。这些家伙又要忍饥挨冻,又要提心吊胆担心安州城破,他们被日本鬼子一勺烩了,当真不是人过的日子。有些年轻力壮的淮军军官还试图炸监,袁世凯布置的禁卫军狱卒也对他们没什么客气的,拿刺刀真是硬穿啊,当即就干挺了两个,剩下都没人敢动,只是老老实实的苦熬日子。

安州保住,徐一凡杀到,至少亡于战火的害怕没有了。徐一凡一时也没来料理他们。估计也要请旨呢。一切照着法定程序来,就没什么好怕地。杨士骧在呢,追究深了,李中堂不会说话大清的事情,只要拖下来,拿钱出来,无事不可了。当初怕的就是徐一凡一来就料理了他们,推一个乱军当中身亡什么的,两人都明白,徐一凡是恨绝了他们。一晃十几天过去,看来徐一凡也是不会下黑手啦估计朝廷正在向徐一凡要人。回京师严办呢

自庆再一次得保生天的叶志超和卫汝贵又开始盘算。现在这么瞧,罪名肯定是躲不过了。这官儿只怕再也别当了,就算想当一个富家翁,估计也为难,那么多钱财上下左右拿出去打点,差不多才能买一个仅以身免。两员淮军大将对望长叹,心里都在算一切事了自己还能剩下多少银子。卫汝贵乐观一点,估计还能剩下五万家产,叶志超较为悲观,觉得有三万就不错了。两人相对唏嘘。赌咒发誓大家伙儿一起回到淮地归根故土,闲来无事窜窜门儿,把酒话桑麻,两家子弟如果有谁想今后再去做官的,老爷子先打断狗腿再说。

监中生涯,杨士骧对他们的谈话,竟然是一句也没插言,每天只是在凉炕上呆呆躺着。叶卫二人,也懒得再巴结,都打定心思不当官儿了,还有什么好说的没这小子,他们说不定早就在国内了狱卒送来食物,两人争抢大嚼,好几次一点儿都没留给杨士骧。而杨士骧就冷眼看着,忍饿而已。

一会儿忐忑不安,一会儿自我宽慰,再加上一个呆若木鸡的杨士骧。苦候这么久,今天好歹算是有了动静

徐一凡大步走进了监狱,他今天军服笔挺,还披上了行军用挡风雨的斗篷,精神抖擞。马刺叮当。几名戈什哈以溥仰陈德带头。都端着步枪,紧紧的跟在他的身后。门开之后。徐一凡目光一扫,就看见滚得和脏猪一样地两位淮军大将,还有在炕上高卧的杨士骧。

徐一凡笑道:“杨大人,好兴致啊海东之地,杀得人头滚滚,而先生还能坦腹高卧,名士气度,不减初见分毫”

杨士骧动也不动,叶志超和卫汝贵总算看清了徐一凡的面目,当初在李中堂的公廨大家伙儿算是有一面之缘的。当时徐一凡不过是个无拳无勇,只背着一个二百五名号的小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