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篡清 > 分节阅读 165

分节阅读 165(2/2)

目录

可惜的是,北洋当事中人,看出这是风暴酝酿前夜不详宁静的人实在不多,至少和他眉来眼去的人没有丁汝昌自从在年前来了一封信之后,到现在就当没发生这种事儿一样也许这些日子的宁静,让他这个水师提督也心存侥幸,以为自己判断失误了吧。毕竟和徐一凡打交道,实在是太过冒险,太过不理智的事情。谁都知道,太后老佛爷万寿之后,就是徐爵爷完蛋之日。再说了,到底是北洋这座靠山可靠,还是这支小小禁卫军可靠

徐一凡现在就泡在温泉里面,头上顶着一块毛巾,懒洋洋的不想也不动。旁边的石头上面,还放着一杯冰镇的现榨苹果汁,温泉热气儿一激,杯子外壁水珠不断的滚落。

说起来,他实在不够铁血和清教徒。老婆不少,也有点喜欢享受。可是现在大清上下,对一个好领导者的要求其实很低。能做事,少贪一点就可以。

徐一凡毫无疑问能做事,白手起家拉扯起这么一个蒸蒸日上的团体那是什么本事至于贪污养禁卫军,全是他在望外掏钱想贪污也没这个机会啊,还得整天眼睛亮晶晶地向外找钱呢。

一天忙碌下来,他耳朵里面还嗡嗡的呢。那帮参谋军官加上德国顾问争了个不可开交。大家都在判断日本什么时候动手是最有利的。德国顾问认为是任何时候动手,经过近代化训练的日本陆军都可以将淮军主力打垮他们还有个同胞梅克尔少校参与了一手打造近代日本陆军的过程呢,中方的参谋军官们却意见不一。各种情报传来,日本陆军还没有开始正式动员,也没有集中成野战兵团。哪怕现在开始,恐怕等登陆朝鲜。谋求会战。都要到冬季去了。在这么冷的朝鲜冬天。主力会战能展开么大家都倾向于,很有可能要翻过年去了

所有人都盯着日本陆军,只有楚万里的意见个别。他的意见是,在朝鲜两万五六千淮军陆师,已经是案板上面的肉。近代化民族军队,对这种只是装备了火器地旧式军队,编制,战术,斗志,战斗力无一例外全面胜出。哪怕动员不充分也是遥遥领先唯一可关注的要点就在于日本海军的动员。只要海军动员了,就是战事已经迫在眉睫

只要掌握了海权,孤悬于朝鲜南部的淮军精锐主力就是瓮中之鳖了。日军可以自由来去,随意变幻战略打击方向。而淮军精锐主力为之一空之后,什么后果大家都明白。

可是一直到现在,关于日本海军的战略情报还没送过来李大雄初步着手经营的战略情报网,对日本经济的情报掌握不用说了,行家里手。就是陆军也还行,高层机密情报搞不到,但是陆军动员情况掌握还是绰绰有余地。日本陆军都是乡土兵团。要是动员,那是瞒不住人的,要动员必须要战时编制,战时编制就必须征发预备役军人。看哪个地方征发预备役军人的红信封多了,就知道日本在动员哪个兵团

可海军就不一样啦,都是常备兵,满编制。军港警备也严密,更别说渗透到海军高层了

徐一凡苦恼的皱着眉毛,将头缩到了水底下,咕嘟嘟的吐出了一阵气泡。

这个时机要把握好啊他必须要提早疏散他那一堆家当有些动作,也必须要把握好时机进行,早了迟了都不可以。这个信号,到底什么时候能发出来呢

“中堂,这是聂军门的折子上面注了火急”

杨士骧捧着一叠公文,正跟在李鸿章转悠。在李鸿章的签押房内,还拥着一堆人,正听着老头子指手画脚的分派任务。

“进京报效地银子装箱了没有别以为银子到了就算完,要进各个门,门包使费都得预备足了稍微一个不对,就是我李鸿章没脸二百万银子报效,就得三十万门包来配,咱们再打宽一点儿,宁愿多,不敢少”

“护卫地军队准备好,要最雄壮的,哪怕抽我的戈什哈也成啊为什么不打票子汇过去你猪脑子啊太后不就要地这个各地督抚朝京师的体面这个时候,万万不能有一点让老佛爷不顺心的地方”

“水师要修理费,要补送弹药这个时候来添什么乱熬了这么久了,九十九拜都拜完,这一哆嗦就忍不过去了日本那头,我李鸿章还没死,一个眼睛还盯着呢一切等万寿之后再说现在一切报销都停”

好容易等李老爷子精神头十足的分派完了,杨士骧才将公文递上。这段日子,杨士骧也过得有些小心翼翼的。在徐一凡那里栽了一个大跟头,就算回来李鸿章对他一切依旧,但是他总觉得没脸。虽然还掌着营务处,他也知道自己威信大不如前,不少人背后传他的笑话儿。所以公事也管得少了,李鸿章那里也跑得少了,只是帮点北洋预备万寿,钱物调动的忙。

这些日子,他反而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徐一凡这样做。到底为什么呢表面上潇洒自若的撒手不管朝鲜那边地公事,其实背地里一直没放松搜集那边的消息。这次聂士成送了好处,特意请他将折子直接转递到老中堂面前,要不然,中堂现在忙着万寿的事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儿看呢。这折子也和他一直考虑的问题暗合,所以毫不停留的就马上送来了。

李鸿章忙完,精神头有点使过头了。坐在那里有点犯晕。瞧着杨士骧捧着现在朝鲜奉军提督聂士成的折子。心里实在有点不想看。却不过杨士骧的面子。终于懒洋洋的接了过来,打开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当下就哼了一声:“添乱”

杨士骧早就知道这个折子地内容。上面地词句甚至都背得出来,聂士成一个武夫,居然也有这样的眼光对聂士成的激赏,也是他将这折子亲手转上的原因。

“我军本奉命平韩乱,驻扎日久。疲玩不堪。更兼饷乏,军心不振。以数万北洋虎贲孤悬于韩地,水师转运馈送,犹嫌不足。陆师既不振,水师且无备。倭人窥伺韩我已久,一旦有事,恐有标下等不忍言之事

韩境之内,徐一凡一军足以镇抚。我或

目录
返回顶部